會計前沿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06 06:14:34
導語:會計前沿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筆者認為,《會計前沿》課程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理念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相對穩定的《會計前沿》課程教學活動的框架和程序,其核心要素包括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二、會計學本科生《會計前沿》課程教學模式的比較分析
(一)課程設置
表1所示,《會計前沿》課程名稱都有所不同,課程性質均為專業選修課,其學分數為2。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實踐活動的預期效果。如表2所示,《會計前沿》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通過教師理論授課,幫助學生加深對會計發展理論的認識與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通過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關注會計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不斷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通過學生自主式學習,不斷強化學生獨立思考與發現問題的能力等。
(三)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包括課程所涉及的專業領域以及核心問題等。《會計前沿》不同于《會計理論》課程,《會計理論》課程主要講授會計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知識,而《會計前沿》課程重點關注會計學科最新發展動態,即會計發展理論。如表3所示,《會計前沿》及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和寧波大學的經驗值得借鑒。筆者認為,《會計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會計學科前沿研究方法;(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s);(3)國際審計準則;(4)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5)商譽會計;(6)盈余管理;(7)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8)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等。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達成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我國大學常用教學方法包括系統講授法、自學指導法、討論法、實驗演示法、實習指導法、研究指導法等,而新型大學教學方法包括發現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微型教學法、掌握學習法、學導式教學法、合同教學法、個性化討論法等。如表4所示,《會計前沿》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理論授課、專題講座、自主學習和課堂討論等。其中寧波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的教學方法比較靈活,值得借鑒。
(五)考核方式
如表5所示,《會計前沿》課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時考勤、課堂提問和期末考核等。
三、會計學本科生《會計前沿》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路徑
(一)豐富教學內容
《會計前沿》屬于會計學本科生的專業選修課,它主要講授會計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其目的在于擴寬專業視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濃厚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論研究水平。筆者認為,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會計前沿》課程可考慮“動靜結合”。這里“靜”是指對于會計學科發展的基本問題,包括會計學科前沿研究方法、會計準則國際比較,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等,其教學內容應保持相對穩定,并以教師主講為主。“動”是指對于會計學科發展的特殊問題,包括商譽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責任會計等,這一部分教學內容可以師生協商,靈活處理,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二)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創新是教學模式優化的關鍵。《會計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安排具有動靜結合的特性。教學內容不同,其教學方法也應體現差異。如前分析,《會計前沿》課程的教學方法包括理論授課、課堂提問、專題講座、自主學習和小組發言等。對于會計學科發展基本問題的教學,包括會計學科前沿研究方法、會計準則國際比較等,教師可采用理論授課和課堂提問等教學方法,而對于會計學科發展特殊問題的教學,其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包括專題講座、自主學習和小組發言等,師生可以互動,以順利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三)改進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屬于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它對于課程教學具有引導、約束與激勵作用。合理選用考核方式,它對于提升《會計前沿》課程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教師教學效果的考核,可以采用同行專家考評、學生打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其方式包括平時考勤、課堂提問、小組發言以及期末考核等,其中平時考勤、課堂提問和期末考核可由任課教師獨立完成,對于小組發言,可以師生共同評分。
作者:宋夏云單位:南京大學商學院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 上一篇:綜合性課程教學論文
- 下一篇:課堂教學下的課程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