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質教育與大學語文課程教學

時間:2022-06-10 11:00:15

導語:人文素質教育與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素質教育與大學語文課程教學

一、關于人文和人文教育

我們已經知道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正面的一部分,那么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我們所說的人文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活動等渠道和方式將人文精神轉化為人的品格素質,全方位的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簡而言之,人文教育就是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學語文教育是素質教育工程大系統中的子系統,在大學語文教育中突出人文性是培養我國高校學生高尚的品德和獨立個性的重要途徑。

二、大學語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的教育長期以來都實行分科制度,高中階段劃分為文、理科,理科重視學生的理解、邏輯思維的培養,即使是屬于人文學科的文科都只注重記憶、概括、總結等智力因素的培養,連最具人文性的語文教育都注重寫作、修辭、語言等枯燥的訓練,而興趣、意志、態度和情感等非智力的因素遭到忽視。學生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和情感,淪為應試的工具。除了學校的應試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同樣的重視智育、忽視情感。我國大多數家長對孩子采取溺愛的態度,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幾乎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缺少必要的情感和價值教育。這使得我國許多專業人才的知識面狹隘,對本專業以外的知識缺乏基本的應有的認知,更是忽視了社會、倫理和文化教育等重大問題。重視人文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迫在眉睫。在這個新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民族精髓已經被遺忘,許多國人盲目追求舶來之物,覺得只要是外國的和進口的都是最好的,而將我們中華名民族自己的瑰寶拋在腦后。讓國人認同自己的文化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傳唱經典也成為了社會大眾和各大中小學和高校廣泛參與的活動。語文教育更多的向我們展示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盡管大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已經基本成型,但這并不代表它不可塑造,我們大學的教師應當通過大學語文這門課程,貫徹執行大學語文人文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精神文化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三、如何實現大學語文人文教育

(一)教育內容

雖然《大學語文》課程都配套有專用的教材,但是教材僅僅是一個參考工具書,語文教學不是對著課本生搬硬套。并且大學生已經具有很強的閱讀和自學的能力,對于教材上的內容完全不必像中學教育那樣逐字逐句的講解,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適當的增加相應的內容,以此來實現大學語文教育的人文性。1.健康的教育內容。前段時間大學校園發生的“復旦毒殺案”“中南大學命案”等等震驚全國,網絡上流行起“謝舍友不殺之恩”的流行語,這些受過高等教育教育卻又知法犯法的大學生的行為,不正是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引起的嗎?所以,大學語文課堂里的內容首先應當是正確的、恰當的、健康的。應該能夠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養成獨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質。2.廣泛的教育內容。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知識教育,他可以成為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為和諧發展的人?!边@樣也正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群體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大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不應單單是文學方面的,優秀的語文教學應當包攬文學、政治、歷史和經濟等多方面的知識。并且,大學語文教育已經沒有了應試的憂慮,所以教師可以較為自由安排課堂內容,讓學生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這樣的教育內容不僅能讓學生學習語文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能讓學生了解到更多其他方面的常識。3.引人入勝的教育內容。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了興趣才會學習的更加認真和深刻。而且,大學課堂相對于中學課堂更崇尚學術自由,所以我們大學語文人文教育的內容除了要健康和范圍寬廣之外,還要求我們課堂的內容豐富,有趣,足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求知的欲望,讓他們能心系課堂,集中精力學習。

(二)教育要求

首先,注重教與學的互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性。語文課堂不應是呆板的,單單老師講,即使老師講的如何的投入如何的慷慨激昂,都不是評價課程成功的標準。一堂成功的課,除了教還有學,除了教育者還有接受者。教師在課前就應當及時的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想要了解的知識,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教學內容。上課時更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比如應盡量多讓學生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和理解。其次,大學語文人文教育應當教會學生成為一個有個性的人。在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和教師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給他們更多的嘗試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個性。第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語文是人文學科的核心學科,大學語文這門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人文性的學科,這就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向善的意識。語文教師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培養學生幸福快樂的意識、成功和奉獻的意識、對行為負責的意識、民主法治和公正的意識、民族本位的愛國意識、全球視野中的環保意識。

最后,要讓學生成一個有境界的人,我們的大學語文人文教育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語文中美的或者美與丑的對比去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品質。

作者:秦嶺 單位:西安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