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與《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教學的融合
時間:2022-09-13 08:43:43
導語:微課與《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教學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傳統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內容
(1)缺乏基礎知識鋪墊,影響教學效果。《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內容包括發動機的性能指標、換氣過程、燃料燃燒、汽油機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柴油機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發動機特性、車用發動機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排放與噪聲以及新型汽車動力裝置等方面。學習該課程,需要以工程熱力學和流體力學知識為基礎,但實際中學生的工程熱力學和流體力學等課程基礎知識不牢,在學習過程中分析發動機內部燃燒機理時較為吃力,教學效果較差。(2)教學內容多而滯后,影響教學質量。《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內容涉及多個專業課程,如汽車構造課程、工程熱力學課程和流體力學課程等,內容多,主線不突出。汽車發動機原理是以發動機的性能指標為研究對象,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上,不能很好地圍繞發動機性能分析及措施這一主線展開。另外,教材內容存在滯后性,如現動機的一些最新技術涉及較少,不能把握汽車發動機科技發展的現狀和前沿。
1.2教學方式
(1)教學方式傳統,難以改善教學效果。在信息科技發展的今天,許多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及教學方式方法已經應用到現代教學中,課堂教學方式已由過去的黑板變為現在的PPT模式。但教學方法的實質有待改變,目前仍然集中在老師講、學生聽的一種單向灌輸模式,學生容易精力不集中、犯困。如《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理論多而復雜,涉及相關汽車構造、工程熱力學等內容,傳統的灌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2)教學方法單一,難以提高教學質量。課程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參與到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該課程存在“內容多、理解難和記憶難”的問題,在教學中方法單一,學生對發動機基本原理的理解不深。如發動機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過程是發動機原理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在授課中如果單一地講解發動機燃燒過程,學生難以理解車用發動機的燃燒過程和燃燒內部機理,同時對燃燒特性缺乏清晰和形象的理解,因而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2微課與課程教學的融合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而開展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包含課例、教學設計和總結復習等教學資源,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具備教學時間短、重點突出和容量小等新特點。微課是除了課堂教學外的補充資源,學生可以隨時理解知識點的精講,同時豐富獲取知識的方法。如今的課程教學模式主要集中于PPT模式的講解和應用,課程講解枯燥單調,復雜的知識點在教學實施中難以被理解或理解不透徹,而學生應用能力低。微課因“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分解復雜的知識點,動態的視頻可以成為課程教學中很好的調味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微課與課程教學的融合,可以服務和提升教師的“教”,更能促進和發展學生的“學”。
2.1將微課作為引導資源,構建生動教學情境
在微課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加上相關的教學設計、輔助資源等構成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一種真實的參與感。如《汽車發動機原理》課程教學中,發動機換氣損失一節講解中,可采用一段發動機換氣過程的動畫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產生一種真實可見的情境感觸。
2.2將微課作為示范資源,為課程教學注入新鮮活力
微課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核心知識講解和過程演示等,可以再現教師的講授細節,學生能快速地掌握知識點,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創造思維的培養,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如汽油機混合氣的形成與燃燒一節,教師可事先錄制一段關于汽油機的結構和混合氣形成過程的微課,上課時讓學生按照微課中講解的重點理解。微課的內容雖然單一,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一般只會涉及一個知識點,學生在課程教學中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所教的內容。
2.3將微課與傳統教學資源整合,實現不同步教學
由于某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微課容量小,方便學習,可以根據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和復習訓練資料等資源調整教學安排。通過微課與傳統教學資源的整合,實現不同步教學,彌補傳統教學帶來的缺陷和不足,可以使用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隨時學習,滿足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對不同學習層次的需求。如講解汽油機混合氣形成與燃燒過程中,以汽油機結構為基礎知識點、汽油機混合氣形成與燃燒作為特色微型課為主(15min以內),學生將對燃燒有清晰和更形象的理解,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接受。
3結束語
分析《汽車發動機原理》傳統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不足,對微課在課程教學中的融合進行研究。實踐證明,引入微課教學后,學生消極聽課現象大幅下降,認真聽講并積極思考的學生比例明顯增多。可以看出微課是當前高校大學生進行個性化、自主化學習的一種有效資源。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在課程教學中融合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
作者:彭才望 周菊林 石毅新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工學院
- 上一篇:“精準扶貧決戰三年”實施意見
- 下一篇:擁軍優屬個人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