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網頁設計課程教學
時間:2022-07-27 03:50:06
導語:淺談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在“互聯網+”背景下,以電子商務專業的網頁設計課程為例,就其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解決策略,即加強細節處理和用戶需求分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代碼規范訓練,提高書寫質量。
關鍵詞:課程教學;情境設計;網頁設計
網頁設計是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基礎和核心課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技術開發課程。該課程教學目標是在基于Dreamweaver軟件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HTML超文本標識語言、CSS+DIV技術和JavaScript腳本語言,此外,還需要學生掌握網站建設的相關技術知識,以實現網頁設計與商務平臺應用的有機結合。
一、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學生課堂實際情況,在本專業的課程教學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單項設計項目不注意細節,效果不盡如人意
為了能讓學生學好網頁設計課程,教師一般會先設計一些學生容易掌握的演示項目,如Dreamweaver網頁開發的功能,創建超鏈接、制作表單頁面、創建和管理站點、制作表格頁面、制作導航、CSS+DIV布局網站等,但是學生卻不注意細節。如教師會在課后布置一個單項設計項目,明確要求用到某些知識點,但將學生的完成結果與教師的完成結果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學生的完成結果由于不捉摸細節,粗枝大葉,導致交上來的作業看不到想要的效果,致使專業知識教學成效不盡如人意。
(二)綜合設計項目需求分析不清楚
在網站建設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掌握建立網站的基本技能,包括進行用戶需求分析,分析網站由哪些用戶使用、用戶習慣和類型等來確定網站主題;其次設計網站的最初結構,設計首頁和其他頁面跳轉的結構層級、設計網站LOGO、制作導航、圖文排版、按鈕等。但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不進行需求分析,沒有用戶至上理念,或對客戶要求拋之腦后,不明確客戶要求,或對客戶要求形成錯誤認識,而憑主觀意識開展設計等。需求是整個網站的起點,學生設計出不符合用戶要求的網站,將會對其后續工作的開展造成不良影響。
(三)代碼編寫規范性不強,維護不方便
教師在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中通過代碼編寫進行示范,但學生片面地認為這比C語言程序設計簡單,學習過程中不認真,認為自己一定能記得住;當教師要求學生設計單項項目或提供完備操作流程時,學生也認為太過簡單。但當學生實際面對不提供操作流程的綜合性項目時,則往往無從著手,不知道某段代碼會顯示什么東西,哪些代碼可以用鼠標操作代替。由于代碼編寫的規范性不強,導致網站后期維護極不方便。
二、提高網頁設計課程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加強細節處理和用戶需求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企業網頁進行高度仿真,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企業員工,讓其置身于真實的職業情境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小組中由組長分配人員進行需求分析、數據庫設計、詳細設計等,并組織小組人員一起討論。每個小組要有一個完整的管理項目過程,包括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出什么等。通過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在項目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助、討論、查資料等,培養學生如何分解任務,如何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如何處理細節問題等職業技能。
(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不要過多地講解理論知識,也不要全盤輔導實踐,應在布置任務后做適當的引導,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在一些技術群和專業論壇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差異,教師應加強監督和管理工作,并適當推薦給學生一些好的專業論壇或好的文章讓他們參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為其將來從事網頁設計工作打下基礎。
(三)加強代碼規范訓練,提高書寫質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將每一個知識點都用代碼規范地寫出來,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于一些教學難點,如如何用CSS樣式來美化圖片等,也要求學生用代碼記憶,以提高其學習效率。
三、結語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問題相應地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上進行加強,將學生帶入網頁設計的世界,并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蔣桂蓮 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鄧禮全,李逸平,胡霞.CDIO項目教學法在網頁設計中的實踐[J].電子商務,2016(9):91-92.
[2]彭珊珊.翻轉課堂模式在“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實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6(19):157.
[3]孫重巧,吳勇剛.基于工作過程的《網頁設計》課程項目教學改革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23):111-112.
[4]逯杉楠.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1):226-227.
- 上一篇: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探討
- 下一篇:裝配式技術與基礎課程教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