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方式探索
時間:2022-02-26 11:22:00
導語: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方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高職擴招學生組成比較復雜、學生基礎較差等問題,從改變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方式入手,嘗試尋找適合相關專業高職擴招學生的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方法,通過加強理實一體化教學、項目式教學以及改變課程考核方式來達到課程授課目的。
關鍵詞:高職擴招;理實一體化教學;項目化教學;考核方式
2019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擴招100萬”,此項政策體現出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重視,高職擴招給渴望走進大學校門、渴望提升個人價值的勞動者提供一個接受高等教育、掌握一項職業技能的機會,同時還可以化解部分院校生源緊張的矛盾[1],因此如何做好擴招人員的教學組織、課程教學問題顯得更加重要。電工技術課程是電類專業和非電類理工科相關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2],對于相關專業后續課程的學習非常關鍵,同時本課程對于擴招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所以本文針對如何做好相關專業高職擴招人員的電工技術課程教學進行探索。
1擴招學生現狀
1.1學生來源較為復雜。擴招生源主要是具有陜西戶籍,高中、初中畢業生或者具有同等學歷的人員,重點是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簡稱為“四類人員”,根據目前第一次和第二次擴招的情況來看,“四類人員”是本次擴招的主體,占到錄取新生的60%以上,其余的是應屆或者往屆初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人員,學生總體組成比較復雜,課程教學實施難度較大。1.2學生基礎較差。擴招學生整體文化課的基礎較差,尤其是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個人學習能力有待提高,而電工技術這門課程對于學生的物理、數學等課程基礎有一定的要求,從而也導致課程開展有一定困難。
2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索
2.1加強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電工技術課程理論知識多,需要將復雜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的授課方式是先進行理論課教學,實踐課在理論教學結束后進行,在部分學校理論和實踐由不同的教師在進行教學,導致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聯系不夠緊密,由于擴招生源基礎較差,面對大量枯燥的理論知識往往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所以針對擴招學生的教學要加強理實一體化教學,必須要構建一體化教學內容、開發一體化教材、培養理實一體化教師、建設理實一體化教學場所[3],將大量內容豐富、編排合理、操作性強的實踐操作環節引入到課程教學當中去,授課地點從傳統的理論教室變為理實一體化的實訓室,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通過一個個的實驗來驗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同時在動手操作過程當中提高專業技能,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2.2促進課程項目化教學。將電工技術課程內容按照不同的項目進行編排,避免傳統教材先講直流電,后講交流電最后講低壓電器的傳統模式,根據電工行業的工作情境,設計課程項目內容,將全書比如設計家庭照明線路的安裝項目,通過項目把傳統教學內容當中電路的組成、交流電路的三要素,常用低壓電器等傳統教學內不同章節的內容串聯在一起,通過項目的設置在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向老師提問,以項目和每個項目下面的若干任務組成全書知識體系。2.3轉變課程考核方式。目前大部分學校電工技術課程的考核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日常教學過程當中的考勤、作業上交、課堂表現等環節,另一部分是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兩部分的比例為4∶6,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并不適用于高職擴招的學生,所以要轉變課程考核方式,突出對實踐操作環節的考核比重,設計合理的考核內容,根據不同的內容規定相應的時間,監考老師采用現場打分的方式,對于團隊合作的項目要針對每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同表現分別打分,對于課程考核不通過的學生給予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不通過必須參加下一級學生的課程教學。
3總結
高職擴招百萬是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四類人”迅速轉變角色,從普通勞動者轉變為新形勢下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大政策,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改變可以促進擴招人員逐步了解專業知識,為下一步更好地掌握專業核心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甘玉華,黃勇明,楊勇.高職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9(22):113-114.
[2]李鎖牢,崔慧娟,黨世宏.電工技術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索[J].科技展望,2015(16).
[3]庒漢清.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項目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作者:朱晨 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幼兒聲樂學習現狀與教學策略
- 下一篇:試論汽車運用技術中高職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