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學課程線上教學實踐探索

時間:2022-09-22 11:45:53

導語:腫瘤學課程線上教學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腫瘤學課程線上教學實踐探索

摘要:在2020年COVID-19疫情防控期間,基于防控疫情需要及遵循教育主管部門有關指示精神,蚌埠醫學院臨床教學部采用線上教學模式對在校本科生進行理論授課。基于前期線上教學實踐,對腫瘤課程線上教學準備、教案設計、教程管理及教學效果評估等進行總結與分析,以期為后續線上醫學理論教學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COVID-19;線上教學;教學改革

基于病毒肺炎(COVID-19)[1]疫情防控形勢,教育部下達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2],旨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障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蚌埠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遵循有關指示精神,積極動員,認真部署,統籌安排,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并要求各個教研室力爭達到“教學形式改變,教學質量不降”的目標。線上教學是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措施,但針對線上教學,如授課平臺如何選擇,教學內容如何安排,教學方案如何設計,教學質量如何把控等系列問題急需解決。為有效應對線上教學的新挑戰,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學教研室組織相關專家和任教教師,經過多次研討,積極調整教學思維,探索新型教學模式,重新規劃教學過程,在教學準備、教案設計及教學效果分析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腫瘤學課程線上教學的實踐和思考作一總結,旨在為后續線上醫學理論教學提供參考和依據。

1教學準備

1.1教學團隊組成。線上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青年教師對使用網絡備課、制作課件、編輯腳本、互動交流等更容易接受,高年資教師對教學內容取舍、教學方法運用更有經驗。為保證教學質量,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提高線上教學效果,腫瘤學科成立了老中青結合的教學團隊,齊心協力,確保線上教學等質同效。1.2教學方案設計。線上教學較傳統授課雖形式上發生改變,但重心未變,仍為“教”與“學”。教學形式的改變,勢必也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規劃(圖1)。因時間緊迫,教學團隊組織全體教學人員積極開展集體備課,對教學任務進行分解,并提煉教學知識點。把傳統大課教學內容分解為課前,課中和課后3部分。課前在校園網超星平臺上傳視頻資源、教學資源,設置課程任務點等;制作更符合網絡教學要求的PPT,錄制手術視頻;課后作業和拓展資料,審閱學生作業及答疑等。1.3教學平臺選擇。為順利進行網絡教學,對學習通、QQ會議、騰訊課堂、釘釘、雨課堂等授課平臺進行比較(表1),模擬授課,充分做好云端課堂教學準備。經調試運行,大部分同學反饋網絡情況較好,可以閱讀和收看上傳資料,參與直播互動,極少數同學存在網絡信號不佳情況。

2教學過程管理

2.1建立教學模式。在線教學需要人、平臺、工具一起合作完成,因此要充分了解平臺和工具的具體應用功能。各授課平臺均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經前期對平臺的速度、視頻和聲音的清晰度、師生互動功能、下載回放功能、自動簽到功能等分析比較,同時考慮到高校開學時間相對集中,大量平臺用戶同步使用,服務器容量所限帶來的風險,教研室決定選擇“學習通+騰訊課堂”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利用學習通簽到、資料推送、測試、作業和學生管理功能,錯峰使用教學資源。利用騰訊課堂演示授課PPT,結合平臺的答題板、舉手發言連麥互動、討論區留言互動等功能,及時了解學生聽課狀態和參與度,拉進師生距離。學習通和騰訊課堂相配合可優勢互補。腫瘤學教學第一次直播授課學習通簽到學生155人(班級156人),出勤率為99.4%(一位同學未按要求及時簽到)。每次課前公布學生學習通課程任務點完成(預習)情況,并統計作業完成情況,課后查看騰訊課堂歷史記錄,了解學生出勤情況、聽課時長,以督促學生學習。連續運行3周,除第一天出現網絡卡頓現象,此后學生反映過程流暢,效果良好。2.2融入思政教育。授課教師對學生思想言行和未來職業的認知均可產生較大影響,[3],精神進課堂是對任課教師提出的新時代要求[4]。基于此,腫瘤學課程授課教師結合時代背景,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融入思政教育內容。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是安徽省肺炎集中收治省級定點醫院,全院醫護員工積極參與抗擊COVID-19的疫情工作,為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通過榜樣的力量,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職業價值引導。將思政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學生學習醫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2.3督查教學過程。為更好保證教學質量,學校規定授課教研室提前上傳授課教師、授課內容和時間、授課平臺、授課方式等。院級督導組、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秘書等均通過鏈接進入課堂,實時監控教學過程,監測教學網絡問題和學生出勤情況。教學課堂設在哪,臨床教學督導組就跟進到哪,力爭做到“形式改變,質量不降”。同時從學生角度及以教學管理者身份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獲取多方面的實時反饋,保障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腫瘤學教學實行大班教學,每個班級人數超過150人,在線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通過介紹宮頸癌病例,以患者的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教學設計環環相扣,課堂趣味濃厚,同學們輕松掌握了課堂重點。團隊成員互相學習借鑒網絡教學經驗,組織推薦優秀案例觀摩,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運行及高質量教學效果的實現。

3評估教學質量

教育部對在線教育提出了9條指導意見[2],其中特別強調要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為切實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教學團隊及時收集整理教學反饋,通過大數據整合分析,總結學生的意見與建議。通過查閱學習通測試后臺數據,統計出學生答題及格率為96.5%,其中65%的同學達到優秀,表明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實現“教”與“學”的有效結合。對開課后個別學習進度較慢、不能按期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及時關注,詳細了解原因,督促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形成“點對點”閉環管理。

4小結

線上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不是簡單的把課堂搬上網[5]。新的教學模式對很多教師、學生和教學管理者來說都是新生事物,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學生雖不受地域、時間限制,可以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但師生互動和情感維系方面較傳統課堂弱。教學管理部門不能將傳統教學管理方法簡單地移植到在線教學,應積極鼓勵教學管理方法的創新。線上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操作性強的實驗課不適宜線上教學,課程結束后如何進行考核等也需要認真思考。

參考文獻:

[1]ZHUN,ZHANGD,WANGW,etal.Anovelcorona-virusfrompatientswithpneumoniainChina,2019[J].NEnglJMed,2020,382(8):727-733.

[2]教育部應對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OL].2020.

[3]張發政.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4):1-5.

[4]岳漢景,常峰峰.精神進課堂對思政課教師的要求[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9):64-66.

[5]鄔大光.教育技術演進的回顧與思考:基于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線教學的視角[J].中國高等教育,2020,4:1-6,11.

作者:劉紅麗 李燕華 張媛 劉靜 單位: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