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學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2-11 10:19:06
導語:電磁學課堂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緒論
物理教學分為理論與實驗兩個部分,兩方面需要一起發展、一起進步,才會促進學科教學不斷完善。物理教學必須將實踐、理論兩個方面結合起來,物理學習中有許多理論、概念、規律就是在實驗中發現、認證的。電磁學是物理教學中必須學習的內容,電磁學研究電、磁以及電磁之間的相互關系,學習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逐漸產生畏難情緒,不愿意去學習與思考,逐漸影響教學質量。在以往的很長的教學時間里,電磁學教學模式都比較傳統,一般來說采取的是傳統的講授法,一張黑板一支筆,一張嘴巴講到底,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被動的聽,機械的接受知識,唯書本與教師是從,忽略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是遠遠不足的。在這樣的背景下,若是想要在課堂教學中推進演示實驗,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演示實驗具有趣味性、知識性、實踐性與示范性,對提升學生的理解與動手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教學不再局限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概念、規律、公式的推導,也逐漸引入物理視頻動畫,代替事物進行演示實驗的操作,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理解概念與含義。在物理教學中引入演示實驗,是非常重要的。鑒于電磁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要有效利用演示實驗,將實驗與教學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的提升。
二、研究意義
物理是一門觀察與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學習中的概念、公式等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因此,物理實驗教學成為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傳統意義上的物理教學實驗分為探究性與演示性實驗,二者主要的區別就是實驗目的是不同的,探究性實驗要求學生參與實驗的設計與操作,加強學生對實驗的設計能力與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演示性實驗,更多的是在解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公式的時候,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實驗,這類實驗要求實驗具有可操作性已經具有明顯的實驗現象,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物理的理解。當前物理課堂教學對實驗教學這一塊的教學模式依然是十分單一的,往往僅僅注重課堂教學,不注重實驗教學,這與學校不重視實驗教學有關,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物理實驗的本質作用,還有一些教師將物理實驗作為訓練課或者技能課,這也是不可取的。演示實驗作為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將理論講解與演示實驗結合起來,將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與想象展現出來,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物理學習的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三、演示實驗在電磁學教學中的應用
電磁學教學從教學內容、研究對象上來說,都具有挑戰性,電磁學的概念更加抽象,規律更加深奧,相關的物理現象也是更加復雜的,這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觀上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傳統的電磁學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被動接受,這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其實還是存在許多弊端的。因此,在電磁學教學改革中,引入演示實驗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針對電磁學教學,我認為需要從以下三個部分進行。(1)電學演示實驗的作用。電學是電磁學教學的重要分支,電學本身包含的難點并不是很多,但是電學是電磁學的基礎,電學的學習對整個電磁學具有關鍵作用,在學習電學的時候,學生對電磁學還沒有形成特定的認知,還沒有形成特定的思維,在理解電磁學的時候往往呈現出一定的主觀性、片面性、表面性,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采取避雷針演示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尖端放電現象,幫助學生更快速的理解知識,加深學生對電學知識的理解。(2)磁學演示實驗的作用。磁學在電磁學教學中占據的比例比較大,磁學的難度比電學更大,在實際教學中受到的挑戰也會更加多,在實際教學中,安倍力演示實驗的引用,學生很快就明白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是如何受力的,然后進行深一步的講解與討論。(3)電磁學演示實驗的作用。縱觀電磁學的發展歷史,在該現象被發現與研究之后,本來應該是兩個獨立的學科:電學與磁學,后來逐漸融合發展,成為一個群體。因此,電磁學研究是是電與磁之間的關系與作用。演示實驗的引用,可以將電磁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展示出來。
四、演示實驗在電磁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演示實驗對物理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與電磁學教學具體內容,將演示實驗有效的運用到電磁學中去,以期將物理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認為,演示實驗在電磁學中的運用,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一)低成本設計演示實驗。結合多年來的教學,以及教學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我認為很多演示實驗問題,低成本的演示實驗就可以解決。教師在教材提供的實驗的基礎上,做一些補充的小實驗,豐富實驗內容。例如,用舊燈泡和香煙鉛箔等做成簡單的電器,制作出來的成品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產品驗電器有著大致的作用。主要的做法是將一直廢舊燈泡的底部切掉修開瓶口,讓燈泡燈口立在桌面上,用鑷子將燈絲彎成“L”型,從香煙包裝紙上取出兩片鋁箔,掛到燈口上,做成兩個簡單的驗電器,用來做實驗非常方便,在說明導體在靜電場中受力的時候,可以利用橡皮泥,將兩塊金屬板分別黏在兩個絕緣底座上,兩塊板彼此平行,用導線將兩板與起電機正負極相連,形成電場,然后用乒乓球包裹上鋁箔紙作為導體,將球懸掛在兩板之間,來回迅速的轉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中類似的實驗還是比較多的,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創新實驗,增強效果。在設計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內容,大膽的對實驗進行改造,提升實驗的直觀效果。例如,在學習渦流熱效應實驗的時候。一般電磁學教材都是以變壓器鐵芯發熱來說明渦流熱效應,但是由于變壓器中有銅損與鐵損,在變壓器發熱的時候,溫度上升較慢,雖然能夠說明原理,但是展示想過并不是十分理想。根據感應爐的原理,可以設計一個直觀展示渦流效應的演示器,找一個絕緣圓筒,在其周圍纏繞漆包線,做成螺線管,將一些鐵絲插入螺線管中做鐵芯,在螺線管上端平面放置一個裝有涼水的搪瓷杯,約六七分鐘以后,杯中的水沸騰了,學生對渦流加熱更深刻的印象。這個實驗制作容易,成本也較低,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三)電荷流向實驗。原來采用的實驗,需要使用兩個驗電器,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用金屬球的傳遞來說明電荷流向,在這個實驗中,電荷傳遞瞬間就完成了,學生看到的只是開始與結束的狀態。假如利用演示實驗,學生可以看到電荷是如何傳遞的,,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可以利用一根棉線,用水沾濕后,用絕緣體將其搭在兩驗電金屬球上,就可以看到原先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箔張角逐漸減少。因此,演示實驗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非常有利。在大量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演示實驗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物理知識,運用演示實驗,將理論生動形象、直觀簡單的展示給學生,讓物理更好的理解物理現象,讓學生感受到電磁學離自己很近,并不是遙遠的、遙不可及的事情,逐漸改善教學效果。演示實驗化抽象為具體,將難以理解的概念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物理教學中,需要充分的運用演示實驗,加強學生與知識、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來勁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加喜歡物理學習。
參考文獻:
[1]吳漢宗.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幾種教學方法[J].物理與工程,2011,21(3).
[2]張宇,孫凱霞.談物理教學中的演示實驗[J].大學物理實驗,1998,(1).
[3]高金嶺.大學物理互動式探究型教學模式的探討[J].物理與工程,2010,20(6).
[4]袁敏,陳新蓮,梁志霞.電磁學教學中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36).
作者:車張澤 單位:山西省大同大學
- 上一篇:情景劇在法學課堂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