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實驗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8-19 10:28:36
導語:特色實驗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筑材料高速發展中,建筑材料這種傳統建筑專業主干課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教師將特色實驗引入建筑材料課程教學中,利用多樣的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育成果,培養學生對于建筑材料研究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特色實驗;建筑材料;課堂教學
特色實驗教學是教學改革不斷推進背景下誕生的新型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大高校的建筑材料課程紛紛進行改革,探索將特色實驗融入課堂教學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將分析當前建筑材料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將特色實驗應用于課程教學的具體措施。
1當前建筑材料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建筑材料課是教學難度比較高的教學科目,這是因為建筑材料課程所包含的教學內容過于繁雜,學生需要認識和理解的建筑材料類型多且雜,不同的建筑材料之間的個體性狀差異較大,不便于記憶和理解。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難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不論是老師的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都不能令人滿意。1.1實驗內容老套,缺乏新鮮感。現在的建筑材料課程教學大綱上的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對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進行實踐探究。水泥和混凝土確實是我國目前建筑材料行業中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兩類建材,但是這些項目在教材中所占據的比重過大,實驗內容過于陳舊和老套。1.2實踐內容僵化。目前的實驗教學內容基本圍繞著教材大綱上的某個理論或概念展開,學生進行實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證明該理論或概念的正確性。這限制了學生的實驗內容,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難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拓展內容,不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和理論轉化能力。1.3實驗周期過長。由于國家的相關規定,想要測試構件的強度,就必須養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就導致了實驗的周期過長。當實驗周期過長時,學生就會漸漸忘記實驗內容,影響實驗的連貫性,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度的學習。這種問題會呈現在學生的實驗總結上,降低了學生實驗總結的質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實踐研究能力。1.4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由于學校安排的課程較少,教師安排課堂教學實驗的時間較為緊湊。如果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教授大量的實驗知識,教師們不得不選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對學生們進行單方面的知識灌輸。這樣雖然教師及時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但是學生們由于在課堂上缺乏自主性,逐漸失去了學習的熱情。1.5考試模式不健全。我國高校目前的實驗考核模式絕大部分選擇做實驗,以遞交實驗報告的形式來評判和考核實驗內容。學校對學生實驗內容的考核模式只有實驗報告一種,不利于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一篇實驗報告對于不同學生來說有著不同的限制程度,許多學生的發揮都會受到限制,從而降低了考核的公平性。
2將特色實驗應用于課程教學的具體措施
2.1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服務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和學習為根本目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有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特色實驗教育思想理念相違背。因此,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最后再由學生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整個實驗的全過程都保持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2.2延長實驗室的可使用時間。鑒于學生實驗操作周期較長的特點,教師應該延長實驗室的開放時間,給學生提供便利的實驗資源,從而降低過長的實驗周期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不利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開放的實驗室資源較少,學生在課堂上結束實驗后難以找到自主實驗的時間,學生在課后難以找到鞏固記憶和知識的方式,進而降低學習效率。因此,開放實驗室資源有利于學生增加參與實驗的次數,幫助學生鞏固學習的知識,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2.3整合各項教學資源。學校受經費不足的影響,難以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實驗室建設。因此,教師必須要在實驗中幫助學生整合各項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資源的可利用效率。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進行實驗的機會,來讓學生參與一些基礎實驗設備和材料的生產,從而節約資金,幫助學校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2.4優化考核制度。原有的考核制度以學生的實驗論文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不利于公平考核,也不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學校應該優化考核制度,在參考實驗報告考核的基礎上,增加實驗具體操作內容的答辯流程,確保學生實驗報告的真實性,也有利于展現學生綜合素質。
3結語
學校必須認識到當前存在的各種缺陷,將特色實驗教學思想融合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福海,靳賀松,胡丁涵,馮志華,王奕彬,李固華.國際化趨勢下建筑材料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8(5):118-124.
[2]張晨霞,孫武斌,王秀花.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建筑材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5):193-194.
[3]楊帆.高職建筑材料課程個性化教學法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7(5):58-60.
[4]張新然.《建筑材料》課程教學中中職數學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7(1):257.
作者:劉翠華 何 雄 單位: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
- 上一篇:墻體材料及節能建筑保溫技術研究
- 下一篇:醫院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維護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