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角度談會計職業教育

時間:2022-12-18 09:47:15

導語:哲學角度談會計職業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哲學角度談會計職業教育

摘要:本文將應用邏輯思維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哲學心理學等哲學思維,淺談現代高等職業會計教育在時代變遷中產生的“自愿降級”、“學生技能水平與工作經驗不匹配”、“如何改變學生的單純思維方式”三大問題,并提出一些個人教育觀點和解決辦法。

關鍵詞:哲學;會計教育;自愿降級;應試教育;單純思維方式

2014年,筆者任職的學校正式經上級部門批準升級本科學院。2016年,第一個財會相關本科專業財務管理正式招生,2017年會計專業開始正式招生。兩年財會專業本科平均錄取人數近千人,在學院招生專業名列前茅。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都提出相同的問題:“企業真的需要這么多會計人員嗎?”很多學生以這個問題為借口在學習過程中松懈怠惰。但是從哲學角度去探究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就是一種學生的畸形觀點。社會的容納力,誰也沒有辦法正式估量,個人認為,會計專業大學生關注的正確問題應該是這樣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會計人才?”筆者曾經與很多學習懈怠的學生交流,結果都不如人意。比如問學生“如果你不認真學習,那么以后你如何參加工作?”大多數學生很輕松的給出了一個答案:“轉行”。從哲學角度分析,筆者認為,這個答案實際意義上應該稱為“降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是各行業的中堅人才,在工作過程中必須利用特定的工作技能,在職業崗位中位于中上層,缺乏工作技能,從事社會工作的過程中,只能滿足基礎類的、不需要特別技能的崗位需求,這不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也不是參加高等教育的目標。“自愿降級”,是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會計技能教育面臨的第一問題。

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被叫停之后,很多會計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都轉而去參加很多其他會計類證書考試,從簡單的助理會計師國家職稱考試到注冊會計師考試,報考人數都有大幅度增加。對于會計教育從業機構和教育者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現象。但是在這個現象背后,筆者認為,應試教育一直存在的問題更加凸顯出來。以最低層次的助理會計師職稱考試來說,本身職稱考試是國家為了檢驗社會工作者能力而設置的技術考試,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參加此類考試,各地方財政局也大開綠燈,會計教育工作者也極力支持鼓勵學生參與考試。但是從哲學心理學角度來講,通過考試的在校大學生越來越多,這些持證者缺乏工作經驗,會導致用人單位對證書含金量的把握不精確,長期下去難免導致證書作用降低,那助理會計師證書是否會被等同于原來的會計從業資格證?那這樣的話,并沒有降低會計從業的門檻,而是提高了會計類專業的學生進入專業工作的基礎要求,不利于會計職業教育的發展。學生技能水平與工作經驗不匹配,這是會計技能教育面臨的第二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曾經跟學生強調過財務的危機觀、全局觀等思維方式。但是很多學生的思維方式只能被形容為“天真”、“單純”。天真形容的,是一個人喜歡以好的觀點、樂觀的思想看待問題,而單純,是形容人思考問題時太過簡單,思維單一。高層次的財務思維,是基于復雜思維的基礎上的,天真思維和單純思維都不適合一名高層財務管理者。但是接觸到爆炸信息成長起來的現代青少年,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思維方式卻令人驚異地變得越來越單純。危機性思維和天真思維的矛盾暫且不講。在筆者看來,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會計以及相關類專業的基礎工作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大范圍替代,財會工作在未來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當然,基礎類工作崗位并不會消失,因為基礎類知識仍然是高技術工種的地基,無法跳過。但是不可避免的,財會基礎崗位的低收入是否會一直延續下去,或者出現收入增長水平過慢,甚至出現更大的問題,影響高校學生的專業選擇?而因此導致的從業人員大幅度減少,是否會影響到選拔高層的人才基數,進而影響到人才質量呢?那么,高校教育是否要開始考慮幫助學生快速跳過低收入階段呢?但是快速跳過低收入階段,進入財會管理工作崗位,需要從業人員具備多個學科之間的邏輯聯系能力,不光是會計核算,還需要具備稅務、法律、管理、經濟等很多知識學科的混合邏輯思維,這對于思維方式越來越單純的學生是否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如何改變學生的單純思維方式,這是會計技能教育的第三問題,同時筆者也認為這是最關鍵的問題。

對于上述的三個問題,筆者認為在現階段,并不需要復雜、高水平的解決方法。利用一些基礎的方法,就能夠收獲非常大的效果。首先針對學生“自愿降級”的問題,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維教育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積極發揮高校班主任、輔導員、心理指導老師、思政類任課教師的思維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簡單但是正確的邏輯思維,認識到參加高校教育,應當以學習技能為主要目標,以技能水平作為自己參加工作的主要支持。不斷利用班會、討論會各種形式鞭策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全體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簡單方法,重視提高教學效率,加強學生對技能學習的信心。會計基礎技能難度并不高,很多學生放棄學習主要是因為思想原因而不是因為學習難度,樹立學習信心、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生核算等基礎技能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針對學生技能水平與工作經驗不匹配的問題,很多高等職業學校強調學生的實踐課程,筆者認為,除了綜合實踐課程,大多數會計實踐類課程對學生的工作經驗提升并沒有太大的幫助。筆者建議,在高校學習階段,高等院校應當積極安排學生利用假期參與實體企業財會工作,或者把參與實體企業財會工作列入正常教學年度的教學工作日程中,使會計類專業學生在校工作期間有效積累核算工作經驗。在此過程中,校企聯合教育應當被高校高度重視。大多數企業在提供實地工作的實習機會時,只愿意提供少量崗位,因為會計實習會涉及到企業財務信息及部分的商業機密,沒有辦法滿足高校在校大學生的實習崗位數量需求。但是如果采用學生自行實習的方法,很多學生會采用舞弊的手段。所以,學校應當積極與企業聯系合作,以求能夠采用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作為學生實踐基礎資料,這樣能夠以較少的企業數量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幫助學生積累綜合會計工作經驗。最后,針對改變學生財務思維單純的問題,筆者認為,各級高校應當不吝惜資金投入,引入綜合性實訓系統進行學科綜合實操教學,在潛意識中直接轉變學生的財務思維,加強學生對于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應用,同時筆者也對會計模擬商圈系統的設計公司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綜合實踐系統應當設計得稍微簡單一些。現有實踐系統多數都是單一類的,綜合實踐系統在操作的過程中都比較復雜,操作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實務操作,不能滿足各種的技能水平層次的學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在資金較為缺乏,無法引入綜合實踐系統的高等院校,筆者也建議財會類教師進行科目輪換教學,不要只教一門課程,教師先熟悉各種財會相關知識,學會靈活在課堂上進行各門課程的聯系教學,帶動學生的思維進行轉變。時代在飛速發展,會計教育也應當緊隨時代的步伐,不斷思考在整體教育過程中已經出現、或者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性強的解決辦法,不斷進步,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燕.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教學改革的探討.現代經濟信息,2015年5期.

[2]梁燕瑜.淺談財務會計課程實踐性教學.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年11期.

作者:李如玉 單位:廣東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