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共同課教學與新媒體融合探索
時間:2022-12-18 09:49:17
導語:鋼琴共同課教學與新媒體融合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素質化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樂器教育逐漸成為素質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即為鋼琴共同課教學,其并不是針對鋼琴專業學生而開展的教學課程,而是針對全體學生為培養其鋼琴藝術素養而增設的,進而有利于全面提升鋼琴共同課教學效率和質量,并且在此基礎上新媒體技術手段也開始進一步融合其中,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成效。本文主要對鋼琴共同課教育和新媒體融合的創新展開深入的研究探索。
[關鍵詞]鋼琴共同課;新媒體融合;創新探索
改革開放以來,鋼琴作為西方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逐漸滲透到我國教育之中,在與古典樂器產生美妙激烈碰撞融合后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強烈喜愛,并且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媒體也相應地在音樂事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教學中的鋼琴共同課與新媒體有效融合在一起就勢在必行,需要相關教育機構給予充分關注和重視,從而全面提升學校素質教育水平。
一、鋼琴共同課與新媒體融合的重要性及特點分析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可知,鋼琴共同課并不是針對某個或是某些學生開展的教育課程,其存在意義也不是對鋼琴專業學生進行培養,而是針對廣大喜愛音樂的人開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旨在有效提升其審美水平和綜合素養。然而基于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卻并沒有達到這一目標,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對鋼琴共同課的標準要求也越來越高,進而導致逐漸出現了以下現象:面對藝術形式多樣的社會現狀,鋼琴聽覺存在特點逐漸遭到淡化,與其他藝術相較而言稍顯單一,如電影、舞臺及歌劇等,再加上古典音樂在社會發展背景下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因而也會致使鋼琴藝術明顯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上述種種情況的出現都為鋼琴共同課和新媒體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機,推動鋼琴由古典形式演奏逐漸向綜合藝術演奏方向過渡,從而充分發揮出鋼琴教育存在的優勢。新媒體通常指的是以網絡、手機等新興工具為主的利用率情況,其具有以下突出性特點:多元化、可選擇性及多層次等,新媒體的出現能為具體行業提供其所具體需要的信息資料和功能幫助,如基于鋼琴共同課教學角度來說,學生在課下或休閑時間就可以利用新媒體展開有效學習,借此來全面提升其鋼琴審美水平和鑒賞水平。同時新媒體所呈現的信息資料也屬于多層次結構,與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標準要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進而便于學生迅速找到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也徹底解決了以往存在的課堂統一性不足等問題。除此之外,新媒體網絡所存在的可選擇性也能極大開闊學生認知視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二、新媒體在鋼琴共同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在鋼琴共同課教學中應用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幻燈片放映設備的使用狀態,由于該種教學形式投入使用時間較短且重視力度不夠,導致鋼琴共同課教學的幻燈片設備存在某種明顯問題,根本無法正常運行,即使其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如何有效把控燈光調節等也都屬于重大難題,由于舞臺燈光往往只有一個,如果將其關閉觀眾就會無法看清舞臺演奏,但如果將燈光打開那么幻燈片又無法看清,致使新媒體放映教學達不到理想效果。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不僅要求鋼琴演奏者能夠認真集中注意力在鋼琴上,還要在保證幻燈片設備全部處于正常狀態的基礎上通過追光燈的使用來對鋼琴表演人員進行照射,并將舞臺上的其他燈光全部關閉,以此來有效配合幻燈片的播放,徹底解決鋼琴聲音和畫面之間存在的矛盾。由此可以了解到,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鋼琴共同課設立目標并不是為了重點培養鋼琴專業學生,而是要針對廣大音樂鋼琴喜愛者展開高水平高素養音樂的傳播熏陶,從而有效提升其審美水平和欣賞能力,實現鋼琴共同課和新媒體融合的最佳成效。
三、關于鋼琴共同課和新媒體融合的創新探索研究
(一)深入探索新媒體教學內在含義。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將鋼琴共同課教學和新媒體技術有效融合在一起,不但能徹底脫離以往傳統教學思想觀念存在的約束,還能逐漸形成一種充分滿足素質化教育要求、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創新型教育理念。這就需要學校等教育機構能夠針對新媒體內涵展開更深層次的研究探索,合理改善自身傳統教育方式和手段,進而提出一種科學化的鋼琴共同課創新教學模式,并且能在創新型思想觀念的引導下,針對全校教育人員展開定期培訓教育,讓其充分做到與時俱進,有效提升自身對新媒體教育的實際操作熟練度。另外,還可定期組織教職人員進行適當交流溝通,積極分享自身對于新媒體教學的豐富經驗,全面總結鋼琴共同課教學中新媒體應用的技巧所在,如教師可將每節課堂整理成視頻形式傳送給每一位學生,這樣一來不但能為其隨時觀看學習提供極大便利性,還能有效節省學校大量的教學資源。同時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下,相應app軟件和手機的廣泛使用也為鋼琴共同課教學帶來了一定便利,學生完全可以獨立下載與鋼琴教學有關的軟件,通過休閑時間來自行學習,在充分滿足學生求知欲望的基礎上大力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二)有效整合學校教學資源。若想實現新媒體在鋼琴共同課教學中的徹底融合,必定離不開學校內部所存在的各種教學資源,并對其定期展開升級優化便于推動鋼琴共同課教學順利展開,全面增強新媒體教學存在的綜合效應優勢。同時學校機構還應基于新媒體發展現狀,參考結合校園內部實際運行情況,進而將二者徹底結合在一起。但仍須引起重視的一點就是新媒體教學模式的出現并不代表著全盤否定以往傳統教學模式,而是要在此基礎上實現兩者的互相彌補互相學習,實現傳統教學資源和新媒體教學資源的有效融合。除此之外,在進行鋼琴共同課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借助新媒體存在的優勢給學生發送各種有關鋼琴圖片、視頻及文字資料等信息,進而不但能徹底突破以往鋼琴課程教學時間和場地存在的局限,還能幫助學生提升其自身音樂鑒賞能力和綜合素養水平。(三)充分凸顯教師存在的作用。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逐漸在鋼琴共同課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此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思考到底教師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根據探索發現,教師存在的作用并不只是局限于鋼琴教學傳授上,在以往傳統鋼琴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方法單一、教學任務艱巨等因素影響,導致鋼琴演奏教學根本無法達到完美狀態,而教師對其展開的引導啟發往往也會受到上述因素掩埋,只有學生自身能夠充分挖掘才能找到鋼琴共同課演奏技巧學習的正確方法;而在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教師徹底脫離了以往承擔責任重大狀態,進而便于更好發揮自身引導性作用,但還需教師積極做出適當調整和改變,樹立良好鋼琴演奏經驗傳授意識,不斷創新自身鋼琴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智能科技所代替,幫助學生獲取更多有效的信息資源,從而便于實現鋼琴共同課和新媒體的有效融合目標。由此可以了解到,在網絡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新媒體輔助性教學手段在鋼琴共同課中的應用已逐漸成為一種必然發展趨勢,需要學校等教育機構能夠加強自身對該方面內容的關注和重視。(四)新媒體形式的豐富化研究。基于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新媒體應用中主要包含博客、手機、數字電視、微博等多種運行渠道,需要教師教學期間能夠合理運用,進而充分發揮其自身存在的價值。例如,教師在進行鋼琴共同課教學時,由于學校教學條件有限,因而其只有10到12架電鋼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為其示范操作就存在一定難度,這時就可以有效利用新媒體中的電腦和攝像機連接技術,在教師鋼琴一側位置進行小型攝像機的安放,并將該攝像機與電鋼琴旁邊的電腦主機連接在一起,這樣一來攝像機所錄到的視頻內容將會全部呈現在電腦屏幕上,便于學生認真觀察學習。
總而言之,鋼琴共同課教學和新媒體積極融合可以說具有極大現實意義,需要教師能充分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展開課堂教學,并在此前提下將新媒體有效融合其中,不但能全面提升鋼琴共同課教學效率,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增強學生音樂審美水平和鑒賞能力,從而實現素質化教育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時江月.鋼琴共同課教學與新媒體融合的創新與實踐[J].交響,2016(01).
[2]許明.鋼琴共同課教學與新媒體融合的創新與實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12).
[3]田許生.鋼琴共同課教學與新媒體融合的創新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4).
[4]楊磊.基于新媒體視野下的高校鋼琴教學研究———評《鋼琴教學論》[J].新聞愛好者,2016(09).
[5]牛濱.新媒體視野下高校鋼琴教學研究———評《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7(01).
[6]何揚.淺析新媒體在鋼琴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作用———評《鋼琴教學論》[J].新聞愛好者,2017(01).
作者:劉高揚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
- 上一篇:哲學角度談會計職業教育
- 下一篇:美術高考生專業水平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