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策略
時間:2022-03-01 10:15:49
導語: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我國會計人才的輸出提供了機遇,并對高職院校會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對“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的架構展開了介紹,并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院校國際化會計人才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策略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以及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和深入,我國會計人才的輸出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為適應“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需求,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國際化會計人才的培養,創新培養方法和策略。基于此,筆者就“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院校國際化會計人才的培養展開介紹。
一、“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架構構思
“一帶一路”作為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和貿易全球化的重要舉措,對“一帶一路”所涉及到的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帶動和幫助作用,更是促使其經濟迸發了新的活力。在這一大趨勢下,相關的跨境公司隨之興起,并且逐漸增加了國家的投資金額,這一較大的變化更是在無形中增加了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因此,培養全能型的會計人才是我國開展“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根基,更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全面型國際化專業人才要具備極強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既要熟悉國際環境,又要具有本土化專業的會計執行能力,還要精通會計知識以及所在國家的交流會計語言,這樣才能保證我國所培養的會計人才在國際環境中也能對工作應對自如。由于“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種跨越邊境的國際合作,國際之間的差異較大,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差距和影響,在對國際會計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基于“一帶一路”倡議來進行,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第一是知識層面結構,想要培養成熟專業的國際化會計人才,必不可少的便是專業的知識,特別是要具備極強的專業會計知識和業務能力,能夠有效地應對會計工作中的各種事件,從而在構建“一帶一路”倡議中進一步實現企業目標,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管理職能。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會計人員充分發揮出策劃、抉擇、控制等多方面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對公司高層的決策提供理論方面的幫助,還能幫助公司進行問題預測,做到提前規避。[2]由于可持續發展理念始終貫穿“一帶一路”,更是要求各國履行生態文明的責任,這就需要會計具備專業的環境等方面的知識,也能幫助企業有效地解決與環境有關的經濟問題。[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較多,且沿線國家的需要較為復雜,民族較多更是出現了宗教信仰豐富等情況,這就要加強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實際情況,要培養專業的會計具備英語、阿拉伯語、俄語、泰語等多方面的語言能力,還要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風土人情,更好地熟悉當地的會計工作情況。而且,各國的會計準則也是各有不同,特別是金融稅法方面,這會為會計人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要熟悉當地的稅法以及投資等方面的問題,從而盡可能地為“一帶一路”的投資公司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4]除此之外,從會計專業以外的角度看,當前國際局勢變化多樣,這種復雜的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會計人才面臨的壓力,這要求會計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心理抗壓能力來面對外部復雜的環境等問題,要適當地學習心理學,從而加強會計人員的心理承受能力。[5]第二,由于會計這份工作本身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國際化人才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其中主要包括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判斷預測能力以及抉擇能力等,[6]這些基本的管理能力都可以有效地對數據進行分析。除此之外,國際化專業人才需要具備一定的方法能力,其中包括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這需要經過積累和鍛煉才能達成,要求會計人才可以具有堅韌的學習能力以及極強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在當前科學技術信息高速發展的時期,更是需要保證相關的會計專業人才可以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7]第三為道德行為標準方面,由于制度主要分為正式以及非正式兩種制度,正式的制度可以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很多急需的服務,而非制度為正常的行為道德標準。在很多情況下,會計行為有可能會因為一些外界的元素,如利益和誤導,從而違背了自己的從業初衷。但是會計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經濟發展情況的反映者和操作者,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使命,在進行人才培養時,最為重要的是培養其道德能力和素質,要保證其具備極為崇高的職業道德,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8]
二、“一帶一路”會計人才的培養策略
“一帶一路”作為國家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而制定的倡議,對我國的經濟、文化和貿易等方面的溝通和交流都有著巨大的幫助,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響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舉措,更是有效連接世界的重要方式。為了進一步響應“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升我國對外經濟交流能力,便要加強國際化會計人員專業能力方面的培養,特別是在會議下,更是要培養會計做到與時俱進,培養創新型、全能型的會計,為我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不斷發揮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勢而獻力。(一)適應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首先,要從基礎做起,加大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力度,深入培養全能型的會計人才。高職院校可以做到與時俱進,在校內開設“一帶一路”會計人才辦學班,還要將原有的辦學體系以及辦學思想進行重組和完善;還可以根據學校的特色開展聯合辦學機制,在培養會計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小語種的培養,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小語種培養;規定時間展開會計文化區域交流論壇,安排交換生項目,將學院內的一些小語種會計學生安排出國實習,以此來進一步了解當地會計制度以及當地稅務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實行。[9]在進行全能型會計培養的過程中,保證高職院校授課做到務實、努力、創新、融合、全方位地培養會計人才,打破以往固有的培訓局面,引入新型的會計培訓理念,從而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培養。其次,要注重會計人員能力方面的培養。不僅是專業知識的掌握,還要保證會計人才可以脫離書本和理論,加強實踐能力。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力度,轉變以往教學過程中過多的理論方面的知識,增加會計案例實踐教學,通過經典的案例分析來引導學生如何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到熟練和完善。與此同時,適當地加入政府的引導,幫助會計學生到當地的企業進行實踐和模擬訓練,親身感受會計工作。還可以通過一些競賽等方式來檢驗學生階段性會計知識的掌握,從而在實踐和競賽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競賽的方式也能激發學生的進取心理,從而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做到自主學習和鉆研。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會計專業技能,也有利于響應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會計的要求。[10]由于“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要保證會計人員具備專業的業務能力,還要保證會計人員的個人素質以及工作素質。也就是說,只有三觀正,品德好的會計人員才能更好地適應“一帶一路”倡議下對會計人員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滿足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在培養會計的過程中,不僅要提升其專業的業務能力和小語種的掌握能力,還要具備極強的民族文化情懷,這樣在面對國際上的爭執和分歧時,才能更好地維護本國的利益。這需要注重對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通過講座以及公開課等來幫助學生提升愛國主義情懷,并在“一帶一路”的發展中,進一步發揮我國的特點,從而充分地展現出會計工作的最大價值,并維護我國的利益。(二)適應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繼續教育會計人才培養。為了進一步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并為國家輸送更多高質量全面型的優秀人才,需要倡導繼續教育人才培養。首先,我國各地政府以及相關的財政部門需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加強“一帶一路”倡議等方面的認識,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方面的經費投入,建立會計人員的人才儲備機制,通過資金的投入促使更多繼續教育會計人才能參加培訓,接受技能培養教育。還可以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專門開展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的課程班,根據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合作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綜合的評定,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會計專業教育活動。會計繼續教育班還需要融合其他國家地區的相關會計準則和條令,特別是與本國會計準則不同的方面,其中包括稅法要求、貿易規則以及金融投資等,以此提升我國企業會計人才強國的目標,并通過繼續教育有效地解決會計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種種突發問題,促進各國之間友好往來。不僅有效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從而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可以展開校企合作機制來培養繼續教育的會計人才,促使接受繼續教育的會計人員到企業的相關崗位進行實習,這樣不僅可以為該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活力和幫助,還能為繼續教育的會計人員提供一個合適的實習崗位,讓其更為全面地意識到一名會計人員的具體職責及工作內容,通過實踐還能逐漸熟悉并應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難題甚至是一些突發狀況。在校企合作結束后,企業的管理者以及負責繼續教育的管理者可以結合這一階段繼續教育會計人員的學習情況以及崗位實習情況,來選擇能力達標且有培養價值的繼續教育會計人員留在公司工作。其次,還需要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相關會計教育體系,并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保證中國進一步肩負起大國的義務,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其他國家的會計教育。聯合國以及相關財政部門可以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化會計人才的培養,通過加大經費的投入以及資源的配置來提升國際化會計的整體培養力度,還要加強沿線國家會計人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由于21世紀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各國人才的業務能力以及所在崗位和領域的適應力決定著該工作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體現。當前我國充分地意識到人才的必要性,特別是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國際型人才的必要性。(三)適應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會計人才培養。“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國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貿易全球化的重要戰略,需要充分發揮出我國會計人才的最大價值,從高校以及繼續教育中培養會計人才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對社會上會計人才的培養。當前社會上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業務能力的差距較大,那么在“一帶一路”倡議對會計人才要求的影響下,促使哪些業務能力極強并且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會計人才進一步突破自己的能力,促使哪些專業能力較弱且尚未積累較多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接受社會上的教育和人才培養,從而提升其業務能力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因此,有關部門需要結合本地區跨級從業人員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分布,來制定社會會計人才的培養戰略。所制定的戰略需要符合“一帶一路”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以及會計人員未來的發展方向。適當制定合適的培養戰略后,通過新聞媒體等方式向社會公布,積極歡迎社會上的會計從業人員前來參加專業業務技能方面的培訓,并在進行階段性的培訓后對其展開考核,逐漸地篩選出綜合能力最強的會計人才,為其提供更高的平臺以及更為合適的崗位。通過崗位提供這一方式來吸引更多的會計從業人員前來參加培訓,不僅可以挑選并培養出當前符合“一帶一路”倡議對會計人才的需要,更是可以通過普遍的培訓來提升接受此次會計技能培訓人員的從業能力,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入發展,為我國經濟全球化以及貿易全球化進一步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在這一環境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是帶動了我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那么,國際化會計作為跨國投資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根基,更是需要在會計工作中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最大價值,從而憑借專業的業務能力、對突發事件較強的應對力、愛國情懷和良好的個人素質來應對復雜的國際間的會計工作,從而促進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
作者:謝紅梅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 上一篇:共享經濟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 下一篇:會計人員后繼教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