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在物聯網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6-14 09:37:26

導語:新媒體在物聯網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在物聯網教學的作用

一、新媒體教學形式分類

(一)微課教學。“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以物聯網工程教學為例,微課教學內容涵蓋與教學方向存在聯系的規劃、教材選擇、教學思考、學習測試、學生反映及教師評估等輔導性的教學資源,從而在相應的組織條件與表現條件下建立單個具有結構特點、主題特點的運用環境。所以,微課與一般的資源展示單一的教學課程、教學課件、教學規劃及教學思考等教學流程存在差異性,但是卻是基于以上教學流程拓展開的一類新型教學資源。(二)慕課教學。慕課是以連通主義理論和網絡化學習的開放教育學為基礎的。這些課程跟傳統的大學課程一樣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從初學者成長為高級人才。課程的范圍不僅覆蓋了廣泛的科技學科,比如數學、統計、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也包括了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三)微博教學。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包括標點符號)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微博的關注機制分為可單向、可雙向兩種。微博作為一種分享和交流平臺,其更注重時效性和隨意性。一般基于微博新媒體教學平臺可以包含以下兩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當前微博平臺。當前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是兩大主要客戶端,微博的功能比較齊全,比較容易操作,使用界面清晰,為大眾所喜愛。二是使用者能夠具有較為積極的使用行為,表現出了較高的素質,因此可以將這些微博平臺作為信息技術教學的學習平臺,促進教育活動的開展。(四)微信教學。微信屬于一類全新的互聯網涉及平臺,而且具有海量的資源以及受眾群體,而作為新媒體平臺的一種,微信平臺也可以作為網絡教學的主要平臺,即如微信平臺可以通過其強大的分享能力,將網絡上的所有教學資源整合起來。通過二維碼、推送等功能,學習者可以通過微信連接到互聯網上的幾乎所有學習資源,進而實現了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見,微信本身并不是一個類似數據庫一樣的學習資源載體,而是一個可以快速整合網絡學習資源的強大的平臺。

二、新媒體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法。對于新媒體來說,無論在傳播方式上還是資源豐富度方面都要顯著優于傳統媒體教學,但是并不代表新媒體能夠完全適用工程教學,相對而言,這種教學方法僅僅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方法,這也是因為新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教學方法產生興趣,而并非對這門課程本身產生興趣,因而將新媒體完全取代傳統媒體進行教學也是不合理的。(二)教學方式存在單一性。新媒體雖然能夠保證物聯網工程教學的效果,但是對于多數高校來說,并未能改變當下物聯網工程教學單一性的問題,特別是與基于傳統媒體的教學方式進行對比,新媒體教學方式雖然得到了相應的改善,但是無論是微課教學、慕課教學還是微信、微博平臺下的教學,基本都是遵循“觀看視頻學習———討論研究———反饋”的教學流程,簡單來說,新媒體教學雖然最大程度保證了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但是教學方式依然單一,而且教學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流程十分缺乏。

三、新媒體在物聯網工程教學流程的應用探

教師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未具備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下,教師需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便不具備相應的學習興趣。在此種課堂教學方法的作用下,學生未能充分融入課堂的學習氛圍中,會缺乏相應的學習主動性,也會游離于課堂之外。在未具備創新教學模式的情況下,學生課堂主人的地位將會逐漸減弱,從而使學生不能擁有相應的學習熱情,在缺乏創新教學模式的情況下,我國課堂教學便會產生較多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學生個人素質得不到相應程度的提升,能力也得不到相應程度的提高。因此,在物聯網工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學生能力能夠得到提升。當然,物聯網工程新媒體教學方面的普及與推廣應當遵循相應原則,即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傳統媒體教學作為主導,將新媒體教學作為教學的輔助,從而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而且教學需要包含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流程的結合,特別是對于物聯網工程課程而言,即便是采用傳統媒體教學模式,也需要融入相應的案例作為教學依據,而不能將新媒體作為“灌輸教學”的新模式,即簡單將傳統媒體教學直接照搬到新媒體平臺展開,這樣很難保證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學科課程體系的制定過程中,其課程體系應與學校的課程體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聯系,在課程體系逐漸設立的過程中,需秉承實用性的宗旨,應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使學生變得越來越優秀。相應人員應從傳統的課程體系中解放出來,根據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制定適宜的學科課程體系,使學生專業知識、個人技能都能得到相應程度的提升。在教師進行工程課程講授的過程中,需體現課程的實用功能,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基礎課與專業課應進行相應的模塊化操作,在以學生就業為宗旨的基本前提下,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教學便呈現較好的發展局面,新媒體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四、結語

本文通過新媒體教學方法的分類探討,提出了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存在的問題。針對物聯網工程教學中產生的問題,教師應進行不斷的探索,在不斷的課堂實踐中,因材施教,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并不斷進行改進與分享。新媒體技術極大程度地豐富了教學形式,應利用好當下大學生對新媒體熟練運用的特點,寓教于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魯曉波,姜申.新媒體時代的物聯網信息設計與展望[J].物聯網技術,2012,5:90~91

[2]王海榮.虛擬現實技術研究與系統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2013,12(15):210~212

[3]王啟東,祝君.物聯網與新媒體技術聯合應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3,7:334~336

[4]張運香,李川匯,金升燦.論高校新媒體人才的培養策略[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4:2278~2279

作者:程子軒 蔣拓 單位:長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