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的作用

時間:2022-05-04 10:44:16

導語: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的作用

1民間美術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分析

1.1民間美術的教學有利于形成學生對不同美術樣式。和內涵的理解小學生年齡小,對美術樣式和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在繪畫中基本都是符號化的繪畫方式,比如小鳥的頭就是圓形的,房子就是由三角形和四方形構成的。這樣的繪畫缺乏新意,比較模式化。引入民間美術,能夠豐富學生的美術素材,激發小學生美術創造力與想象力,從民間美術作品中,學生能夠吸收更多的新畫法和新符號,這樣學生的繪畫作品就會更加豐富多彩,內含也會更加深刻。1.2民間美術的合理開發有利于美術教學資源的豐富。充分利用自然和社會文化資源、積極開發地方美術課程資源,把優秀的民間美術引入學校課堂,是實現這一要求的重要步驟。如民間美術中的編織、剪紙、泥塑等民間藝術都能夠作為鄉鎮學校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如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了解家鄉的民間藝術,通過尋訪民間藝人和參觀等活動,了解民間美術的歷史和藝術特色,了解其深遠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這些形式多樣的校本課程會大大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效果更加多姿多彩。1.3民間美術的滲透運用有利于多學科的融合貫穿。藝術教育不能囿于音樂美術等教育活動,而應該從整體教育觀念出發,滲透于各種教學活動之中。將民間美術與語文、音樂、舞蹈、體育等其他學科相整合,作學科間知識的互動鏈接。比如剪紙中的戲曲剪紙,它就展示了中國的傳統剪紙藝術、色彩藝術、中國傳統戲曲文化;民間美術與歷史地理的關系,承載歷史和地域符號特點,可以結合地理知識學習;再比如欣賞家鄉的漢畫像磚,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溫習了歷史知識。民間美術作為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他藝術形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把民間美術課程與其他學科進行貫通、整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民間美術作品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的良好運用

2.1深入學生欣賞美術的范圍,培養學生審美品味。教師通過一階段的美術教學之后,應該明確民間美術對于完善小學美術課堂是必不可少的,從而增強培養學生欣賞良好的民間藝術的習慣的力度。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首先為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民間美術基礎知識,從而為之后的學習構建簡單的知識構架。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形式簡單的民間美術作品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民間美術的基本形式,內在價值等,學生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從而為自己的創造提供良好的范本,自然而然的提升了自身的審美品位。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多彩的剪紙———動物》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手段,搜集一些與動物相關的民間藝術作品,以動態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學生在認真觀看的過程中加強了對民間美術的了解,教師進行一些必要的解釋,促使學生在進行直觀欣賞的同時,對于作品背后的意義和內涵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第二次的播放,讓學生在作品中摸索一些規律,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的進行接下來的創造。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空閑時間采取各種形式搜集一些民間美術作品,在其中選取自己喜歡的作品,在課堂時間將自己喜歡的作品介紹給其他學生,從而有效擴大學生所涉獵的美術范圍,有效增強學生的藝術欣賞和理解的能力。2.2通過民間美術作品的作用,促使美術課堂更加充實。在我國的應試教育系統的影響下,教師過于在乎理論知識的講述,小學美術教師在以往的教學課堂所采取的教學方式就是照本宣科,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生硬的傳遞給學生,當涉及到美術作品,教師會將作者的詳細信息和作品的完成方式等具象部分進行詳細的講解,而沒有讓學生感受到作品的感性部分。因此,教師不應該再局限于教材,在完成基礎知識的講解之后,教師采取更為豐富的教學手段豐富學生對于美術的了解,促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被教學內容充分吸引。由于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小學生對于自己生活的地區的風俗習慣會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在課堂上盡量為學生更多的引入該地區的民間美術作品,增加學生與美術之間的親近感,促進學生能夠以更加簡單的方式了解美術作品,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在生活的基礎之上才能產生藝術。因此,民間藝術作品當中有很多的美術元素是非常經典的,教師將蘊含在作品當中的常用元素提取出來,讓學生能夠明確的將其加入到自己的作品當中。并且,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從而實現學生的美術思維進行良好的培養。比如,在節日期間,一些大商場會掛出很多燈籠,粘貼具有民族特色的貼畫,上面的圖案并不復雜,簡單的幾筆就能勾勒出豐富的畫面,并能從中感受到很多情緒,教師將其拍攝下來,也可以在班級粘貼這些畫,促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結合這些畫講述作品產生的背景,表達的意義,從而完善學生的美術體系的構建。教師鼓勵學生采取除去課堂以外的學習方式進行美術作品的鑒賞,從而促進學生深刻的體會到民間美術的藝術氣息。2.3通過與民間美術作品的有效聯系,鍛煉學生動手能力。教師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時,不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民間美術作品,提升學生的美術造詣。但是,教師需要意識到完善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不要將學生的思維固定在教材的內容當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美術感受和創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了解的過程中,不斷加深了解,不斷豐富自己。比如,小學教師在教授“撕畫藝術”時,教師讓學生在進行一定程度基礎知識了解之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藝術角度進行撕畫作品的創造。小學生可以撕出自己喜歡的事物,也可以撕出想象中的事物。雖然學生完成的作品只能夠大概明確其美術輪廓,但是卻能夠促使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能被調動起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民間美術,這不僅僅是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同時還是對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的改革與創新,能夠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拓展小學美術教學范圍。小學生從民間美術中能夠學習更多美術創作的方法和思維,還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

總之,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民間美術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價值,在傳承和發展它的過程中,也能夠使其更好的為當代美術教育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林曉宇.膠東面塑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的應用[D].魯東大學,2016.

[2]孫陽洋.陳雨露民間彩塑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可行性分析[D].魯東大學,2016.

[3]夏津.地方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科技大學,2016.

作者:張淞強 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學院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研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