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教學研究
時間:2022-01-18 08:50:20
導語: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弘揚民族文化人人有責,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幼兒民族文化教育的落實很有必要,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融入民族音樂舞蹈文化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但在現階段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的教學活動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積極面對,并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民族文化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民族文化
弘揚民族文化人人有責,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幼兒民族文化教育的落實很有必要,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融入民族音樂舞蹈文化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的教學進行研究,指出現階段幼兒民族音樂舞蹈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以供業內同行參考借鑒。
一、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環境與思想觀念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傳統民族音樂與舞蹈逐漸被流行音樂所取代,民族文化的傳承也面臨著諸多阻礙。為改變這一現象,政府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均要求各級學校加強對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視,積極探索民族文化教育的具體途徑。從小抓起,從幼兒抓起,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融入民族音樂舞蹈文化,開展生動活潑的民族音樂舞蹈教學,從而弘揚民族文化,落實民族文化教育,這一思路逐漸成為社會的共識。但在現階段,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的教學活動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積極面對,并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民族文化教育。
二、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教學的現狀
從目前情況來看,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民族音樂舞蹈的教學活動中,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以下問題尤為突出:
(一)幼兒情感體驗受到忽視
在開展音樂舞蹈活動時,大多數幼兒教師主要通過播放民族音樂、教授舞蹈動作的方式,帶領幼兒學習民族音樂與舞蹈文化。但是,考慮到幼兒園小班兒童認知方面還不夠全面,因此即使參與了音樂舞蹈活動也無法深刻地體會到音樂與舞蹈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他們無法區分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區別,教師一味的強調舞蹈動作的練習,未照顧到幼兒的情感體驗,只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二)教學觀念嚴重落后
現階段多數幼兒園在進行民族音樂與舞蹈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使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幼兒始終通過模仿教師來進行學習。在此情況下,幼兒對民族音樂與舞蹈知識的記憶相當短暫。同時,部分教師思想觀念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味注重灌輸,教學內容無法做到循序漸進,而幼兒學習能力有限,面對大量的知識內容根本無法全盤吸收。
(三)幼兒學習積極性不高
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教學需求,由于教學方式的落后,幼兒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分散注意力。同時,民族音樂與舞蹈文化的教學重點是帶領學生領悟其中蘊藏的民族文化。教學方式的落后,只會導致學生對音樂活動失去興趣,在缺乏興趣的情況下,幼兒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學習效不好果也就顯而易見。
三、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教學的建議
從現階段幼兒園的民族音樂舞蹈教學的情況來看,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為此,本文總結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為落實好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的教學工作,幼兒教師在授課前務必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其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至關重要。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應將學生興趣作為篩選教學內容的重要依據,盡量選擇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民族音樂作品??紤]到幼兒普遍對小動物感興趣,教師帶領學生欣賞壯族音樂《獅子舞繡球》,使學生透過音樂,聯想到獅子舞繡球的畫面,進而加深對該曲目的影響。同時,在選擇音樂作品時,教師還可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曲目,以便學生在傾聽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融入其中。在舞蹈教學方面,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幼兒喜愛新鮮事物的特點,盡量選擇帶有多種題材的曲目,使舞蹈教學更具多樣性,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體驗。
(二)培養幼兒的審美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為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幼兒園民族音樂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與審美素質,使學生體會到民族音樂與舞蹈文化的深刻內涵,從而對其產生興趣,能夠自發性的投入學習。舉例來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舞蹈《茶趣》時,在教授舞蹈動作前,可帶領學生觀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采茶、泡茶時的影視資料,使學生對采茶、泡茶有一定的了解,體會原舞者的心情。在教授舞蹈動作的環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幫助學生穿戴壯族服飾練習舞蹈,這種方法不但能夠烘托氣氛,還有利于促進學生順利融入舞蹈教學中,使教學活動開展得更佳順利。
(三)積極轉換教學觀念
作為幼兒教育的啟蒙者,幼兒教師肩負著重要責任。為此,幼兒教師務必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轉換教學觀念,通過科學、有效的指導,更好地帶領幼兒進行民族音樂舞蹈文化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下,感受民族音樂與舞蹈的內在美。比如可以組織民族音樂舞蹈的親子表演活動,還可以開展幼兒民族音樂舞蹈才藝比賽活動,從而提高幼兒以及家長對于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和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可通過語言指導、行為影響等方式,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民族音樂與舞蹈文化的熏陶,使學生對民族音樂與舞蹈文化的學習不僅只是停留在表面。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民族音樂舞蹈的教學,是在為弘揚民族文化奠定良好基石。作為基礎教育的直接參與者,幼兒教師在這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新時期,幼兒教師務必要對基礎教育形成責任意識,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轉換思想觀念,調整教學策略,積極有效的開展民族音樂舞蹈教學,從而順利落實好幼兒民族文化教育。
作者:楊江 單位:云南大學幼兒園中二班
參考文獻:
[1]克里薩拉•哈里森,陳心杰.應用民族音樂學:認識論,方法論與實踐[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4,(01).
[2]符輝.關于社區音樂文化建設與民族音樂傳承的思考———以藏族音樂文化為例[J].當代文壇,2014,(05).
[3]陳梅蓉.淺談在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中滲透閩南童謠的嘗試[J].學周刊,2012,(04).
- 上一篇:民族音樂教育及實踐路徑探討
- 下一篇: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