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地位與發展

時間:2022-11-26 09:40:13

導語: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地位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地位與發展

【摘要】民族音樂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將民族音樂融入中國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本文詳細分析了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的未來發展,希望能夠促進民族音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中國音樂教育快速發展。

【關鍵詞】民族音樂;中國音樂教育;地位

民族音樂教學與傳統的音樂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前者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實現音樂教學的本土化發展。因此,應當高度重視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的地位研究,然后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優秀的民族文化,推動我國音樂教育向前發展。

一、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一)民族音樂提升學生的民族意識

民族音樂教育有利于提升人們的民族意識和培養其民族精神。學校在開展民族音樂教學的時候往往是從四個方面去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民族理想、民族品格、民族意志、民族責任。具體而言,民族音樂教育提升民族意識的具體途徑如下。第一,將民族精神滲透到教育過程中。隨著我國對音樂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民族音樂,例如《梁祝》、《琵琶曲》等,這些民族音樂作品都充分體現了我國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為了將這些作品中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許多高校積極開展民族音樂教學,鼓勵學生學習和創作不同思想主題的作品并將民族音樂作品融入到了音樂欣賞課當中,這種教學方法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第二,將民族精神滲透到社會實踐當中是當前許多高效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體現。“民族音樂”的主題音樂演奏是當前眾多學校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一,該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將精彩的民族音樂作品表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民族意識以及民族精神就會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第三,多開設民族音樂方面的課程,這既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總之,民族音樂在中國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應當高度重視民族音樂教學,然后將民族文化、民族特色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

(二)民族音樂教育繼承民族文化

隨著經濟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民族音樂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高度重視。許多學者加強了對民族音樂教育在中國教育中地位的探索和研究,通過不斷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民族音樂教育有利于繼承我國的民族文化,推動我國民族音樂教育向前發展。目前,多數高校都更新了民族音樂教育的理念,他們將多種民族音樂教育理念緊密結合起來并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教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眾多音樂教師轉變了教學觀念,更換了教學方式。通過這些措施,我國音樂教學越來越多元化。總之,民族音樂在我國教育當中占據重要地位,應當采取積極措施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促進中國民族音樂教育快速發展。

二、民族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中的未來發展

(一)轉變民族音樂教學方式

民族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對于高效民族音樂教育的實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民族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各種方式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最終提升民族音樂教學的水平。例如學校可以定期對在校教師進行培訓,培訓要緊緊圍繞中國民族音樂作品的技法和作品鑒賞,豐富教師樂理、樂器、審美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除了理論知識以外,教師還應當積極通過實踐熟練掌握民族音樂特點和演唱、彈奏方式,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當民族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達到一定的階段之后,可以對原有的作品進行創作,挖掘作品中的民族元素。這種方式既可以提升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又可以豐富民族化作品教育資源。

(二)選擇合適的音樂教育內容

難度過大或者過小都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提高民族音樂教育效率,教師應當選擇合適的民族音樂作為教學內容。例如在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選擇一些具有優秀品質、良好寓意的民族音樂。藝術是不斷發展的,想要將藝術傳承下去,我們不僅僅需要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更要對其進行創作,從而豐富民族音樂教學內容,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當正確認識民族音樂在中國教育當中的重要地位,然后開展民族音樂教學,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

參考文獻

[1]李琪,趙小玲.淺論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J].甘肅高師學報,2005(03):86-87.

作者:王健博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戲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