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元素和現代作曲的融合
時間:2022-11-17 05:17:51
導語:民族音樂元素和現代作曲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快餐文化逐漸占據了人們的視線,傳統文化的地位受到一定的沖擊,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能夠潛心研究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已經越來越少,音樂也同樣如此。國家對傳統文化十分重視,黨的十八大和報告中強調了為傳統文化賦予新內涵的重要性。本文結合民族音樂與現代作曲技法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提出將二者融合的觀點,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中華民族音樂涵蓋方方面面,它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五千年歷史中沉淀下來的文明精華,其中蘊藏著許多智慧,包含價值取向、為人處世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并且其中很多具有優美的旋律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能夠引發聽者共鳴,是我國文化的根基,是現代音樂文明的基礎。
一、民族音樂的定義
狹義的民族音樂指的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廣袤大地上的人們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創作出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蘊藏民族精神的音樂,它們代表著我國的民族文化。而如今的民族音樂范圍有所擴大,泛指所有我國音樂家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五千年中國的進化史便是五千年音樂演變史,也是我國民族音樂體系逐漸建立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勞動人民、音樂藝術家創造了大量珠圓玉潤的歌曲,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深刻內涵。
二、民族音樂的特點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由數十個不同民族組成,他們分布在國家的各個省份地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地,一方水土孕育一種音樂,不同地區的民族音樂有著不同的特點。例如,我國西部乃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海拔較高,氧氣稀薄,因而西部人民大多久經鍛煉、身體強健、中氣十足,又加上西部地區人口密度較小,人與人之間居住距離較遠,若是聲音不夠響亮則很難聽到,因此,我國西部的音樂大多高亢明亮,粗獷豪放。而南方多水,鐘靈毓秀,南方女子大多溫婉,而男子多儒雅,因此南方音樂婉轉動聽,恰似鶯啼。此外,臺灣、內蒙、新疆等地的民族音樂也有著各自的特點,受地區影響很大,民族音樂的差異也很大。但就總體而言,民族音樂也有著共同的特征。(一)旋律感強。我國許多民族音樂都是由勞動人民創作并口耳相傳才得以流傳至今的,一些則是古代戰場上的軍歌,這些歌曲最大的特點就是韻律感強,能夠在人們進行勞作和行軍時為他們提供動力,另外可以將其作為一種信號,來指揮人民齊心協力進行某種工作或者指揮軍隊廝殺、撤退和追擊,因此它們都有著很強的韻律。(二)歌舞結合。從古至今,我國歌曲與舞蹈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古代更是如此,二者往往同時出現,聯系緊密,作為宴會表演助興的節目或是才子才女們比拼的才藝,例如唐朝的大型歌舞節目《霓裳羽衣曲》,甚至經過了君主的精心改編和修正。(三)詩樂結合。我國古代詩歌有多種形式,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能夠用來演唱,為了增強它們唱出后的效果,往往采用押韻等手法,使之讀起來、唱起來都有非凡絕倫的美感。因此,好的歌詞本身就是一首精美的詩歌。(四)民族唱法。我國民族音樂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唱法,這是歷經千百年發展,我國音樂創造人在實踐中摸索出的規律,這種唱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氛圍,符合廣大中國人的審美與欣賞習慣,符合中國人民的發音特點。這種唱法的特點為:語言生動,感情真摯誠懇,有代入感,要求演唱者行腔珠圓玉潤,吐字清晰,能夠將歌聲的明媚和甜美發揮得淋漓盡致,并且大多是用演唱者的原聲、真聲進行演唱。(五)注重意境。我國歌曲和詩詞作品一樣,十分講求對意境的追求,即一件融入作曲者和作詞者心血所誕生的藝術品所表達和呈現的美感。一般意境表現在虛實動靜結合、生動傳神和內涵豐厚兩個方面。虛實動靜結合指的是音樂中所塑造的“虛”的形象與切切實實發出的聲音進行結合,生動傳神則是音樂要能夠讓人體味到其所描繪的場景,并且引人入勝,有著更深刻的內涵,帶給人更加廣闊的世界。因演唱者個人的演唱技巧、修養、對歌曲中所蘊含感情的個人理解不同,每個人表演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每個人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歌曲的意境,因此,有了我國豐富多變的民族聲樂。
三、民族音樂元素和現代作曲技法間的融合
(一)現代樂器與民族音樂的有機結合(以鋼琴為例)。鋼琴因其極強的表現力而被稱為現代樂器之王。我國古代的樂器往往只使用幾根琴弦就要表現出所有的音符、音域,一種樂器的表現能力十分有限,其風格也較為固定,例如二胡綿延悠長、豎琴靈動優美、鼓氣勢磅礴,因此,我國民族音樂往往需要多種不同樂器配合進行演奏。而鋼琴則不同,它的音域包含了音樂中的所有樂音,其低音區音色渾厚,中音區優美動人,高音區恢宏磅礴;并且其構造特殊,發聲部分和傳聲部分都是采用鋼材制造,因此它的聲音寬厚洪亮,穿透力強。在進行鋼琴樂創造時,可以融入民族音樂元素,具體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民族音樂的旋律直接作為創造鋼琴曲的基礎,在它的框架中填入現代元素;二是通過對民族音樂的作曲方法、風格感情等進行研究,將其融入到新的鋼琴曲中,為之增添豐厚的文化內涵,增強感染力。另外,在我國民族音樂中,和聲一直是一種有效的音樂創作途徑,而鋼琴的誕生使得和聲不再需要用多種樂器共同演奏,它可以單獨表現出和聲所需要的不同效果。因此,可以將民族音樂的和聲技巧融入鋼琴曲中,創造兼具現代化音樂藝術特征和民族音樂風格的新型音樂。(二)現代歌曲節奏與民族音樂的融合。目前,很多流行歌曲的節奏趨向快速,而我國民族音樂大多舒緩,連軍樂都以蒼涼悲壯、節奏緩慢為主,很少有緊鑼密鼓的音樂。在現代快節奏的社會中,這種節奏往往不能被人們接受,因此,可以將現代歌曲的節奏融入民族音樂,適當提高民族音樂節奏的緊湊感,加快速度,適應新的音樂潮流。例如維吾爾族歌曲《七月的草原》,其在創作時充分考慮到維吾爾族熱愛舞蹈的特征,因此在創作時融入了大量固定節奏,適合進行舞蹈,若是能夠將其節奏調快、適當融入現代重金屬音樂元素,則能夠將其改編成適合現代質感強、節奏快的舞蹈歌曲。(三)多調性音樂手法與民族音樂的結合。由于現代樂器的不斷發展,許多新型樂器悄然誕生,因為由于各國文化的交融和浸染,我國的許多演奏者能熟練掌握多門樂器,這些樂器相比我國的傳統古代樂器而言有著更強的表現力與更廣泛的表現形式,并且能夠全面地表現出所有音調和音樂風格,這就大大減少了我國民族音樂在作曲后演奏時的局限性,因此,可將我國民族音樂的曲譜進行大膽的改進,使之包含更多的內容,表達更加復雜的情感,而不必再擔心由于樂器本身的問題導致的音樂表現問題。手風琴、小提琴等西方樂器的引進,為我過民族音樂的改進提供了便利條件,作曲時可以進行大膽的改編。
四、結束語
我國民族音樂并非不夠優美,而是在表現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節奏,若是能將現代作曲技巧與之結合,定能使民族音樂煥發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梁瑩.論民族音樂元素與現代作曲技法的互動與融合[J].大眾文藝,2019.
[2]潘祖君.探究民族音樂元素和現代作曲技法間的融合[J].北方音樂,2017.
作者:梁慧珠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淺談學術期刊的轉型之路
- 下一篇:民族音樂融入初中音樂課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