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體育活動品德教育探討

時間:2022-09-06 10:48:51

導語:幼兒體育活動品德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體育活動品德教育探討

摘要:幼兒體育活動在塑造幼兒身心健康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體育活動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同樣是幼兒體育必不可少的任務。本文從不同方面分析如何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期能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體育活動;品德教育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各項教育實踐活動中都蘊含著品德教育的因素,其中體育活動中的品德教育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加里寧曾經說過:“若要培養出健康、強壯、靈敏、機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難又卓有信心正視前面的人,則體育和運動乃是很重要的因素。《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出: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體育活動作為一種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增強幼兒體質,使幼兒掌握體育運動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還具有開發幼兒智力,陶冶幼兒情操,磨練幼兒意志和培養幼兒愛國主義精神及勇敢品質等作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部分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往往表現出退縮、猶豫或不知所措等情況,這些都是意志品質薄弱的結果。教師要善于抓住機會,拓展渠道,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要面臨各種各樣與價值取向有關的問題,比如:該不該遵守游戲規則?遇到玩具有好有壞、排隊有前有后,該不該謙讓?同伴摔倒或遇到困難時該不該幫助?怎樣完成老師提出的要求、任務和委托?這些問題都需要幼兒用自己的行為做出回答。但是,受幼兒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的約束,他們道德品質的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很難正確、穩妥地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充分利用體育活動這種形式,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以幫助幼兒正確調整和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在這方面的做法和想法是這樣的: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

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動力來自于興趣,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以從營造溫馨的氛圍入手,使幼兒感覺到很有趣味。

(一)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和生活化的經驗,提高幼兒的興趣

有部分教師不能夠放下自己成人的身份,教學用語比較嚴肅而緊張,不能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往往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而兒童化的語言則能有效地減少與幼兒的距離感,得到幼兒情感上的認同,這樣才能讓幼兒進一步對活動擁有興趣。

(二)在情境游戲中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

幼兒園的體育游戲應以培養幼兒的興趣為重要目標,要從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積極為幼兒創設寬松、愉快的游戲氛圍。具有一定情境的游戲,不但趣味性強,而且能讓幼兒迅速進入境界,進入角色,既給他們以可感性,加深記憶,同時又可提升幼兒的運動興趣。

(三)提供體育活動探索的空間,提高幼兒的興趣

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器械,鼓勵幼兒自主研究玩法,允許幼兒自己決定游戲時間,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游戲。幼兒既可以根據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的區域,又可自選器材、自選同伴,給予了孩子充分的自主參與活動的空間,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孩子的個體需要。

二利用競賽性游戲,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品德教育

游戲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需要進行角色扮演的表演性游戲,有需要決出勝負輸贏的競賽性游戲等等。其中競賽性游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競賽意識和勝不驕、敗不餒以及團結互助的良好道德情感。因此,利用競賽性游戲對幼兒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品德教育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良好途徑。游戲“過大河”的目的是要培養幼兒利用障礙過河的能力和形成初步的競賽意識,并且通過游戲教育幼兒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比賽結果。游戲活動的各個環節在不同程度上都包含有品德教育的內容,如:站隊時按老師的要求迅速站好,不爭站位;在分配角色時不爭不搶,要互相謙讓等。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不可能立竿見影,教師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就以中班為例:總體上來說,我們中班的孩子很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也很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戲,但他們的競賽意識還不很強,團結互助的精神也不如大班幼兒。因此,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宜選擇一些有競賽規則的游戲,逐步對幼兒進行教育。剛開始玩競賽游戲時,孩子們感興趣的只是過程——怎樣跑、怎樣運東西,而不是游戲結果。鑒于此,在組織這種活動時,我注意引導幼兒關心比賽結果。但隨之而來的是小朋友之間的互相埋怨:誰跑慢了、誰拿錯了等等。看到這種情況,我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告訴他們比賽總會有輸贏,但只要盡力去做了,輸贏就變得不再重要,因此即便輸了也不要埋怨別人,要能看到別人的努力,明白小朋友身體素質有不同,結果才會不一樣。同時還應該知道比賽中除了要為自己所在的小組加油鼓勁兒之外,還要為別人加油,這樣的比賽才能真正快樂而有意義。久而久之,孩子們在競賽游戲中表現出來的不再是埋怨、嘲笑,而是相互鼓勵、團結互助。活動中,由于幼兒有了初步的競賽意識和道德認知,因此在追求一定結果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努力而投入的精神面貌,認真而友好的游戲風氣,為以后樹立正確的學習工作態度、道德取向和人生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通過處理偶發事件進行品德教育

突發事件在游戲中經常發生。這些事件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關鍵是看教師怎樣處理,如何結合突發事件進行品德教育。在一次體育觀摩課上,我們玩“小動物找家”的游戲。當時每個小動物都有一個家,由于按照原計劃,配班教師要在游戲中間才進入,因此并沒有給配班教師準備“家”。但游戲開始時配班教師卻加入進來,這樣就有一個小動物沒有家。看到這種情況,一個叫史昊鑫的小朋友從他的家里跑出來,讓沒有家的小動物到自己的家,可這時他自己卻沒有家了,于是配班教師又把史昊鑫請到自己家里。我馬上抓住這一機會,讓全班小朋友為懂得關心別人的史昊鑫鼓掌(也表揚了配班教師)。此事雖小,但幼兒卻從直觀上對同伴之間要友愛、互助有了深刻的理解。還有一次玩體育游戲“小烏龜捉魚”,我按課程設計把小魚撒到場地一邊,讓“小烏龜”從場地的另一端爬過來捉魚。在全班小朋友爬過來捉到小魚后,只有孫旺澤還在后面慢慢地爬。我一邊照顧全班幼兒,一邊請大家給他鼓掌、加油,并且在他的面前撒了一些小魚,這時其他孩子也自發地跑到他身邊,有的喊“加油”,有的說“快點、快點”,還有的孩子說“我幫你吧”。我和孩子們一起給孫旺澤鼓掌,鼓勵他要堅持到最后。當他捉到魚后,孩子們關心地問他:“你累嗎?”聽到孩子們關切的話語,我笑了,因為這表明品德教育在孩子們身上開花結果了。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在公園遠足、體育活動活動時有人摔倒,小朋友都會馬上跑過去,把她扶起來,并且幫她彈掉身上的土;爬山的時候,小朋友互相拉一把、扶一下。開展品德教育,離不開平時對一些細枝末節小事的關注與運用。如果教師能及時發現并抓住這些教育契機,引導幼兒進行正確的道德判斷,并對幼兒表現出來的良好品質作出肯定與鼓勵,則會有力地推動幼兒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

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定游戲規則,既是為了保障游戲的正常進行,也是為了培養幼兒守序、互助等良好品質,為幼兒未來能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對提出的規則就必須要求幼兒執行,否則就會失去制定規則的意義。而規則是否能得到執行,要看教師是否向幼兒講清了規則的意義和表明了必須遵守規則的態度,當然規則的內容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雖然知道做游戲要有規則,但還不能將規則貫穿于游戲始終。于是我就在每一次游戲時請幼兒重復規則,對遵守規則的幼兒及時表揚,對違反規則的幼兒進行具體分析。比如第一次玩“過大河”時,我剛說“準備”,就有小朋友過去了。我理解他們是求勝心切,想爭第一,因而忽略了規則,于是就請他們回來重做,并重申游戲規則,第二次玩時他們就能很好地遵守規則了。可以說,如果當時教師沒有明確態度,而是任由他們隨意走,那么不僅失去了競賽游戲的特點,而且會逐漸使幼兒變得自由散漫,毫無規則可言。現在,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已逐漸加強。作為教師,我也會繼續堅持要求幼兒按規則做事,因為規則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五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

體育游戲、體能活動是幼兒園重要的集體活動形式,是形成和發展幼兒集體意識的重要途徑。每個學期我們都要進行體操比賽,從一開始我就比較注重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告訴幼兒我們代表的是集體,我們這個集體是最好的。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幼兒的集體意識逐漸增強,最終贏得了第一名,我們都很興奮,每個人傳看著獎狀,還將獎狀貼到家長聯系欄中,讓家長分享我們的快樂。在體育觀摩課時,我也總是對幼兒說:“我們代表的是實驗幼兒園,我們一定要做到最好”。活動結束以后,孩子們總是圍在我身旁聽我講反饋意見。現在,孩子們都很關心我們這個集體。在培養幼兒集體榮譽感的同時,我還教育幼兒知道集體力量大于個人力量,要學會懂得顧全大局,不能因為一個人影響大家。總之,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通過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得來的。向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而體育活動的品德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我們要隨時注意在體育活動中抓住契機,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為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李秋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