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視覺設計教學與創新能力
時間:2022-11-25 03:34:28
導語:高校視覺設計教學與創新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于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高校設計教學,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社會對于藝術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該文將分析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究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創新能力
創新型人才是當前社會最急需的人才類型,創新能力更是藝術設計教學培養的重點。藝術的創作與發展離不開創新能力。當前,我國高校已經形成了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獨特模式,但在時代不斷發展的當下,固有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的弊端也展現出來,其教學很難與市場中的實際需求接軌,與市場的矛盾凸顯,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該文針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進行詳細分析。
一、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1.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質量下降
培養高質量的設計人才是當前高校藝術教育的宗旨,亦是衡量高校藝術教學質量的準則。但是,綜觀當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的整體情況,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有所下滑,出現此種情況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當前一些高校積極展開擴招,在擴招的整體形勢之下,學生自身的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教學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大,很難滿足不同學生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的需求。其二,各專業之間相對獨立,很難將不同的藝術設計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銜接,造成學生很難把握藝術設計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降低了藝術設計教學工作的效率。其三,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缺乏有效的銜接。針對藝術設計尤其是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來說,實踐是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的重點。教師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創新,啟發學生的藝術靈感。在當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離,致使學生難以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相對落后
教學模式決定了教學工作開展的效率。當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的實效性之所以相對較低,就是因為當前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很難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筆者針對當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進行分析,主要發現三點問題。其一,部分高校缺失項目式與課題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很難將社會中的設計項目與設計課題融入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導致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雖然很多高校認識到項目式與課題式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但往往由于項目和課題的不足,教學工作開展的實際效率不高。其二,教學實踐課程設置相對較少。當前,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式中較少涉及實踐教學的內容,實踐教學往往只有學生畢業前半學期的時間,即使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涉及實踐方面的內容,也往往由于課時緊張導致層次較為淺顯,喪失了實踐教學的真正意義。其三,視覺傳達設計教材缺乏實用性。當前的視覺傳達設計教材多按照“理論—原理—技巧—賞析”的教學形式編寫,存在模式化的問題,很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二、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1.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教師
要想培養具有專業能力的創新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就必須積極增強視覺傳達設計教師的創新能力,打破落后教學模式的束縛,促進學生突破自我,讓學生展現出自身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創新空間中遨游。培養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是使學生具有開放性、靈活性與獨創性,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所以,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中,教師的作用極其重要,其必須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藝術功底,開展區別化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針對不同學生開展分層評價,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教師要針對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有重點地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水平。如,在素描課程中,教師應該著重針對學生的表現與造型能力進行提升。在實踐課程中,要針對標志設計、書籍裝幀設計、VI設計等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藝術展現能力。教師要用一顆包容、理解的心,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切實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全面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
2.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我國未來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搖籃,要想創造出具有時代特征、民族特征的藝術作品,就必須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文化是國家、民族不斷延續和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教師應切實彰顯高校視覺傳達設計的文化傳承作用,積極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上實現創新與發展。將真情實感融入藝術,才是優秀的藝術,視覺傳達設計藝術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積極向學生介紹民族藝術的內容,在開拓學生眼界的同時,切實讓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體驗“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精神境界,讓學生與傳統文化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的創造。教師可以在教學工作中,積極融入傳統文化意象。在書籍裝幀設計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中的龍鳳、蝙蝠、蟠桃等多種傳統文化意象融入教學設計,讓學生感受到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希望,并針對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創作。此外,教師還可以積極帶領學生感受世界著名藝術家的畫作、影視作品等多種藝術內容,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3.創新教學模式
創新源于實踐,只有不斷針對以往的視覺傳達設計模式進行創新與優化,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創新。視覺傳達設計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可以積極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創新為項目式、課題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校園中提前感受到企業的藝術設計形式。教師要積極利用頭腦風暴、小組合作學習、分層教學等手段開展教學,找到適合當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發展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形式可以為項目式、課題式教學模式提供源源不斷的實踐案例。此外,還可以積極借助互聯網平臺,建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微信公眾號、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網站等多種網絡平臺,定期向學生推送優秀的視覺傳達設計藝術作品,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在欣賞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
結語
高校是孕育人才的搖籃,是培養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源頭。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意義重大,不僅體現出高校的教學水平和辦學質量,而且能夠為我國藝術發展提供助力。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視覺傳達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及時針對自身的工作現狀進行反思,總結自身教學存在的弊端。高校要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意識的專業教師,積極將我國傳統文化與國外優秀文化融入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在增強學生文化底蘊的同時,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將新的教學模式融入教學,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為我國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鞠東庭.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科技風,2017(23).
[2]趙琦.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藝術科技,2017(11).
作者:宋博 單位:黃山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生態視角下藝體生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 下一篇:多媒體技術在建筑設計教學中運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