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學生生活經驗體會
時間:2022-12-02 04:04:00
導語:初中生物教學學生生活經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學生能夠在充滿愉悅的情緒下體驗學習活動,那么他們往往會更加深刻地記住課堂上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出與課堂知識緊密聯系的快樂學習活動。而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可以營造輕松學習氛圍的有效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調動生活體驗的情況下更好地理解原本感到費解的知識點,進而使其在“迎刃而解”的學習狀態下產生樂學的情緒。因此,就初中生物教學而言,教師應該積極采取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有效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習活動;生活經驗;教學方法
新時期的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生物教學要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進來,并且使其樂于探究生物知識,甚至養成勤于動手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精心設計有效的生物課堂,就需要將貼近生活的學習活動融入到課堂中,吸引學生對生物教學內容的關注,幫助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并快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活資源概述
在新時期的生物教學方面,教師走進平常的生活中尋找可以讓生物課堂教學煥發活力的教學資源,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創新舉動,也迎合了新課改對學科教師提出的“讓教學內容貼近生活”這一原則。生活資源是一種活化的教學資源,也是一種可以激發學生生活經驗的有效教學資源,將其運用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效激活教材中原有的知識,使得這些知識由原來的枯燥、靜態轉變為靈活、生動的狀態。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積極性無疑被調動了起來,學生的知識探索欲望也得到了很好的刺激與強化,促使其快速地進入到自主學習的狀態之中,推動著生物教學活動走向縱深發展狀態。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經驗的重要意義
初中生物教師將生活資源引入到課堂上,就是一種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的重要舉措。如今這一教學模式可發揮著非常理想的教學作用。首先,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入到生物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起到“經驗遷移”的作用。也就是在生活經驗的引導之下,學生能夠更好更快速地理解原本比較難懂的生物知識概念。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能力。其次,學生的生活經驗可以激活其思維,使其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處于活躍的思維狀態,能夠讓學生主動與其他同伴進行交流,甚至配合教師的互動性教學行為。而師生和生生間的互動教學都可以很好地推動生物教學的高效開展。因此,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生物學科的課堂教學氛圍就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更強,對于提高生物課的教學效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初中生物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經驗的有效策略
1.基于學生生活經驗的導入式教學策略。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新課內容的導入教學,讓學生在新課開始前就走進良好的學習狀態之中,漸漸融入到新課的學習氛圍中。而教師在導入教學階段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主動將生活中的知識帶入到課堂上,可以讓課堂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將其變成了學生在生活中親身經歷過的內容,進而可有效提高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效率,也使得這些知識升華成為學生生活中的“實用性財富”。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導入新課時向學生提問:“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吃一些什么飯菜?它們都含有人體所需的哪種營養?”這樣的問題瞬間就促使學生調動了自己的生活記憶,在課堂上積極地發言了。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吃肉,每餐都有肉,它含有蛋白質;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吃青菜,它的營養多種多樣,粗纖維、胡蘿卜素、鐵、鈣等。在學生踴躍發言的過程中,課堂上的氣氛越來越熱烈。于是教師可以繼續提問:“那你們該如何搭配這些飯菜,才可以讓自己獲得全面的營養?”以此引出課文教學的內容,課文中的知識正好迎合了此時學生對如何合理搭配營養這一問題的學習需要,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和討論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懂得如何搭配營養之后,教師就可以繼續提問:“生活中你們遇到過哪些食品安全問題?究竟是怎么引起的?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更加關注生活中食品的合理食用,讓學生走進深度的學習狀態,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效率。2.基于學生生活經驗的激趣性教學策略。在生物課教學中,教師采取激趣性教學策略,可以培養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究興趣,以提高其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度。而在激趣教學中引發學生的生活經驗,可以更好地發揮激趣的作用,讓學生更愿意走進到課堂教學之中,探究其中與生活存在較大聯系的生物知識。因此,教師可結合課程內容來靈活地采用有效的激趣教學手段,以期可以獲得最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生態系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講到了:“池塘里所有的魚可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談論生活中釣魚的故事。在這里,教師可先讓學生談談自己釣魚時或者見過別人釣魚時的情景,然后提問:“有的時候,我們可以釣到不少的魚,但是有的時候坐著很長時間也沒見魚兒上鉤,這是為什么?”通過活躍的課堂討論,教師與學生都充分調用彼此的生活經驗,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共同回答這樣的生活現象中蘊含的生物學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3.基于學生生活經驗的實踐性教學策略。實踐性教學是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活動中的重要教學策略,在近些年來備受教育界的重視,旨在促進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教師在生物課教學中,可在上課前為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實踐教學任務,以便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吸收作用》的教學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形式,分別用清水和土壤溶液來進行植物的栽培。在實際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前培養的植物幼苗長勢。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彼此的栽培植物經驗之間的對比,得出了植物的生活中需要無機鹽的這一結論。又比如在《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方面,教師可讓學生參與到實地調查的活動中,主動了解周圍環境的主要污染現象,然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對污染因素進行正確的分析,再結合調查結果來探究環境污染究竟對生物帶來怎樣的影響。而這一探究活動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教師可將其細分為不同的小組任務,比如噪聲污染對生物產生的影響、水污染給生物造成的影響等。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實踐認知經驗來解決生物學問題,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精神與團結精神,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生物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這具有很好的教學作用。因此,教師可積極地將生活資源引入到課堂上,也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主動獲取生活資源,切實將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保障初中生物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思平.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J].新課程研究,2019,(01):106.
[2]張玉仙.初中學生日常生活與生物知識聯系[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8,(03):174.
[3]張紅梅.基于學生經驗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J].中學生物學,2017,(08):27.
作者:程石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中學校
- 上一篇:生命觀念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滲透
- 下一篇:公共基礎課教學理念的構建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