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

時間:2022-12-13 10:56:30

導語: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

【摘要】在新課標素質教育時代下,傳統的照本宣科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培養需求。在新的時代下,對初中生物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本論文立足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對新課標下其教學有效性的主要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在理論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激發學生探索生命的興趣,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基于這一點,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創新,并借助多種課堂教學手段,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

雖然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生物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鑒于傳統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以至于目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不甚理想,存在嚴重的問題:(1)重視程度不夠。鑒于目前初中生物常常不是中考的科目,教師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常常將其當作是一門副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2)教學形式單一。在傳統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一言堂”方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培養等,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就目前而言,初中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滿堂灌的形式進行,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1]。

二、新課標對初中生物教學的要求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體現在:(1)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堅持“生本教育”理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的設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完成師生角色的轉變,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究,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2)創新教學方式。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在開展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實施多元化的課堂教學形式,例如: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微課、翻轉課堂等,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導向等,以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2]。

三、基于新課標的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1.優化課堂教學氛圍。結合心理研究結果顯示: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影響非常大,甚至遠遠超出了學習壓力的影響。因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在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時候,應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優化課堂氛圍,借助優良的外部環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初中生物的課堂學習中。具體來說,在優化課堂氛圍的時候,教師可在教室內放置一些盆景、花卉等,給學生打造一個賞心悅目的環境;還可以在教室的角落里張貼“名言警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心理暗示;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借助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氛圍,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形式,使得初中生物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愉快,使其積極主動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下。2.明確教學目標。在新課標要求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在初中生物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實施情感教學、落實核心素養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等,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之前,必須要緊緊跟進新課改的步伐,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結合現行初中生物教材的內容,精準把握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要求,制定出有針對性、差異性的教學計劃。3.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在新課標下,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必須要優化和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全新的教學理念。首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及時轉變師生的角色關系,扮演組織者、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生物知識的探究性學習中;其次,體現因材施教理念,在打造有效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用一顆公平的心對待所有的學生,還要在具體的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實施有差異性的教學,促使所有學生均可得到發展;再次,充分借助鼓勵的評價形式,對學生給予全方位的、客觀的鼓勵性評價,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最后,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通過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生物知識、完成各種能力的培養。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教師必須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第一目標。具體來說,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可從兩方面入手:(1)借助生物實驗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親自動手中,激發學習興趣;(2)創設情境。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有效的教學情境,可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5.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在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必須要改變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集合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實施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1)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例如,在“種子的萌芽”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采用分組學習的形式,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分析和討論,最終總結出不同種子萌芽的相同點、不同點;(2)生活化教學。在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可將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有機結合到一起,指導學生借助生物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動手和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人體的營養”教學中,教師就將這一內容與生活中的炒菜方式結合到一起,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3)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所有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應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式等,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促使所有學生均得到發展。(4)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這一有效的輔助手段,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也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完成生物實驗等,不斷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3]。

綜上所述,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創新教學方式、加強教材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人才培養需求,必須要更新和優化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氛圍、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等,全面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謝洪蘭.新課標教育趨勢下初中生物教學的發展與完善[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166-167.

[2]王立明.基于新課標的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02):214.

[3]邢劍.新課標下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性教學初探[J].才智,2016(04):27.科學•自然

作者:李曉梅 單位:武威第二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