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唱法對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
時間:2022-06-20 08:58:32
導語:美聲唱法對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聲樂也在飛速發展,逐漸完善,而美聲唱法也隨著全球化趨勢傳入中國,受到國人的關注和喜愛。兩種唱法雖然產生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發展脈絡不同,各有其突出的演唱特點,但二者又存在較多的聯系,可以相互促進,互利互惠。因此當前眾多音樂研究者傾盡心血探討二者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以及可以融合的方面,希望通過深入研究二者唱法的融合更好的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更扎實的演唱功底和技巧,指導民族聲樂教學更高效的進行。
關鍵詞:美聲唱法;民族聲樂;借鑒意義
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一直是聲樂藝術領域研究和討論的重要課題,中國的民族聲樂和西洋的傳統聲樂在歌唱技巧方面存在著一些共同的規律,同時也各具風格特征,無數的教學實踐證明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不僅不會矛盾還能在演唱技巧、咬字吐字、情感表達等方面可互相借鑒。美聲和民族聲樂因為產生的文化歷史環境不同,再加上中西方人的審美需求不同,二者在發音和文字處理上有明顯的區別,這些差異也為二者的融合,為民族聲樂借鑒美聲的優勢創造了可能。民族唱法在聲音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聲音“明亮,高亢,清脆”,這些詞匯充分體現了民族聲樂具備的獨特的色彩特征。
一、美聲唱法促進民族音樂的發展,以及規范化、科學化的發聲
民族聲樂可以借鑒美聲打開喉嚨演唱的唱法。打開喉嚨演唱,是唱出豐滿而圓潤的聲音的必要途徑。打開喉嚨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有意識地進行伸出舌頭、喉部肌肉向外擴張的練習,這樣的練習能夠逐步建立起喉咽部的腔體,練出咽壁的力量。民族唱法由于受到獨特的語言發音特點的影響,聲音比較靠前,喉部肌肉容易緊張,呼吸較淺不深入,這就需要借鑒美聲唱法中“打開喉嚨”的方法,使多余的肌肉力量在發聲時得到解放,充分運用聲帶歌唱,讓聲音更為松弛、靈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墨守陳規,忽視知識之間的聯系,要以開放的心態,靈活變通的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借鑒美聲在發聲方法上的“打開喉嚨”演唱的特點,讓民族聲樂更加圓潤靈活。
二、借鑒美聲的唱法,促使民族聲樂發展到更高的水平層次
美聲的唱法是整體共鳴,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所有共鳴腔體都要上下共通連貫為一個整體,不同音區的共鳴音色也得到統一,民族聲樂在共鳴腔體的建立上相對比較單一,沒有區分利用到“管道”的作用,許多演唱者在演唱中都存在著明顯的高低聲區的發聲位置不統一的毛病,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建立整體共鳴,只追求局部的音響,自己聽起來聲音很大,但其實難以傳遠,聲音也很難形成立體的感覺。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明晰民族聲樂在發聲上的弊端,巧妙地借鑒美聲的發音優勢,引導學生揚長避短,將民族聲樂和美聲巧妙地融合,掌握最科學、完美的發音技巧。提升民族聲樂的美感與水平。
三、借鑒美聲唱法,推動民族聲樂廣泛傳播,走向世界
美聲唱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美聲采用混合聲區唱法,尋求真聲和假聲混合使用,根據聲區的高低嚴格控制真音和假音的比例,確保聲音的連貫悠長。混聲訓練將真聲和假聲兩種機能巧妙結合,具有很好的互補性;真聲機能使得聲音結實飽滿,假聲機能使聲音柔和輕巧。民族聲樂由于真聲應用的較多,比較清晰明了,所以在作品的演繹和選擇上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果借鑒混合唱法能夠進一步擴展音域并統一聲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晰在這一點上民族聲樂的缺點,引導學生借鑒美聲的唱法,并給學生具體的實踐指導。
四、借鑒美聲在咬字韻味上的技巧,促進學生更好的通過民族聲樂傳達情感
民族聲樂的教學也要借鑒美聲咬字吐字的特點。咬字吐字在民族唱法中一直處于首要地位,在學習民族唱法中,僅僅做到清晰地咬字吐字是遠遠不夠的,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字頭、字聲的結合。強調字頭的力度利于呼吸支持的穩定,字頭的準確和子偉的收韻以及元音的落實要結合起來并迅速完成,這樣才能做到咬字吐字的清晰,聲音通透貫穿。美聲在咬字時將喉頭的位置降低,提起軟腭及后咽壁,這樣就可以在口腔里形成一個穩固的咽腔,呼吸更連貫,發出聲音更加平穩,圓潤,磨去了棱角。演唱者在依字形腔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情感的表達,能夠潛移默化的促進韻味的表達。很多民族聲樂演唱者為了滿足聽眾的視覺審美需求,順應多元化時展的趨勢,會在民族聲樂中加入美聲的元素,借鑒美聲的咬字技巧,比如當前流行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愛你中國》等,這就為音樂教師教學提供了指導,傳統民族聲樂過于重視咬字,導致音樂的情感性不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借鑒美聲的發音技巧做適當的調整,讓聲音更加連貫,更加輕快,傳達出演唱者的情感體驗,而非僅僅是清晰的歌詞。
中國民族聲樂還在不斷形成和發展階段,仍存在著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還沒有形成一整套科學系統的發聲理論和訓練方法;在發聲技巧和方法的掌握與運用上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與改進。所以,民族聲樂要以開放的姿態積極借鑒美聲的優勢,吸收美聲唱法的科學理論和,通過多年的實踐也發現,中國民族聲樂在借鑒美聲唱法中已經取得了積極有效的成果,“民美唱法”在國內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贊賞。民族聲樂的教學也應跟上時代的腳步,順應民族聲樂發展的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借鑒美聲的唱法和技巧。
[參考文獻]
[1]黃麗.美聲唱法對民族聲樂教學的借鑒意義[J].黃河之聲,2018,20:70-71.
[2]周子翔.論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探討[J].北方音樂,2017,04:34.
[3]李林.論民族聲樂教學對美聲唱法的借鑒及融合[J].文化月刊,2017,24:78-79.
作者:魯慧昕 單位: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中學體育籃球教學創新策略
- 下一篇:如何讓小學美術教學更貼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