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與課程開發
時間:2022-03-28 10:41:57
導語: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與課程開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作為現代學校體育建設過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關鍵內容,直接關系到體育建設工作的全面發展,最大程度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體育學習需求。因此,現代學校要積極創新完善體育課程體系,科學地將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融入學校體育課程開發設計工作中,建立專業化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人才隊伍,實現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發展。本文將進一步對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與課程開發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校園體育;課程開發設計
1引言
當前是一個教育創新時代,學校體育課程建設工作發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學校要創新自身的體育課程開發設計理念,完善體育課程開發管理體系,加強對專業體育教師的課程開發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業務能力和素質,促使每個體育教師都能夠充分認識到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的重要性,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設置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熱情,還能夠有效強化學生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學習,推動全校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2民族傳統體育及其特征
民族傳統體育最為顯著的特征包括了其歷史性、傳承性以及傳統性。而隨著社會的不斷演變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開始與世界各國體育文化相互融合在一起,促使其有具備娛樂性、時代性以及民族性等特點[1]。就比如,民族傳統體育的娛樂性主要體現在各個民族的傳統舞蹈,這些舞蹈項目大多數都是來源于不同少數民族勞動人民在勞作后的自我娛樂鍛煉,因此促使傳統體育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傳統體育舞蹈項目通過將人體健身與舞蹈動作結合在一起,不僅帶有娛樂性,還有競技性。民族傳統體育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紐帶和文化延續,任何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鐫刻相對應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對該民族傳統文化具有良好的傳承發展性。
3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
3.1民族傳統體育進入體育教學。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到體育教學,各地區學校要結合當地社會民俗文化,合理選擇能夠代表當地特色文化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然后根據體育項目內容進行優化改造,設計成符合學校體育教學開展的課程內容,充分保障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展的安全性、趣味性以及時代性。就比如,文山學院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吹槍教學,通過科學將傳統槍針改成面丸,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該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安全性,避免學生在運動學習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學校在體育教學改革工作中,可以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一整套技術動作學習分解為適合課時教學的體育分段內容,同時還需注意各個課時教學在內容上的連貫性,能夠確保提高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3.2民族傳統體育進入校園活動。民族傳統體育進入校園活動,是一個將多元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轉化為學生在校期間運動娛樂和放松身心學習的過程。其可以有效劃分為兩種不同形式,一種是非正式組織的、主要由在校學生自主組織參與的各種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比如常見的踢毽子、丟沙包、跳竹竿等。而另一種則是有組織的校園活動,由學校體育管理人員進行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項目,比如將民族傳統健身操作為校園課間操活動內容,這樣有利于調動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不同學生的課間操鍛煉需求[2]。
4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
4.1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原則。在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想確保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內的科學有效性,滿足現代學校不同學生的各項體育學習需求,充分發揮出課程的實際價值,就必須嚴格遵循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基本開發原則:1)適宜性原則。在開發設計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內容時,工作人員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課程開發原則,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體育學習發展特點,能夠重點突出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由于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此時他們的心智都不太成熟,在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工作中更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因素,合理優化設計民族傳統課程內容,保證其能夠具有適宜性;2)文化性原則。民族傳統體育涵蓋了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在開發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將民族原生態文化進行有效保留。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由多種民族文化形態相互融合產生的,它不能夠被任何單獨一種文化形態所替代,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發展而形成的民族個性與民族精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形成與國家民族精神、文化思想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對于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開發利用,相關工作人員要正確認識到遵循文化性原則的重要性,要始終保持民族傳統體育的根基[3],引導廣大學生學習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神,樹立起先進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發展觀;3)教育性原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價值,教育工作人員在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中,要深入挖掘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綜合教育功能,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融入體育課程中,促使學生能夠掌握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精神、倫理道德以及先進生產生活技能等,完善學生體育學習發展,接受不同方面的文化教育,實現學生民族精神與健康體質的共同發展進步。4.2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實踐。4.2.1引進優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現代學校在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實踐工作中,可以通過引進優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效完善學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課程,最大程度滿足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不同需求。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基礎理論、運動技能以及實踐教學。學校可以將它們的課程時間比例設置在20%、40%、40%,由于中華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上科學性的項目很多,學校可以通過對在校全體學生的調查統計,結合學生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習需求,合理地引進應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發能夠實現學生體育學習個性化發展的體育課程。就比如,為了滿足學生學習特色傳統體育文化的需求,學校可以引進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抖空竹、踩高蹺),為了滿足學生習武強身健體的學習需求,學校可以引進傳統體育武術項目(太極拳、八段錦等)展開體育教學,實現學校體育課程實踐開發的綜合性。4.2.2重點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師資建設。現代學校在對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過程中,要不斷強化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確保每個體育教師不僅能夠充分掌握運用各種民族傳統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能夠全面了解現代化體育科學與知識,科學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體育課程內容中,創新設計出符合現代學生學習的體育課程,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全面發展[4]。學校要結合自身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建設發展情況和辦學條件,適當加大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投資力度,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與專業化的培訓教育工作,培養出更多的高能力、高素質民族傳統體育教師,完善學校民主傳統體育課程開發師資隊伍。此外,學校高層領導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科學指導工作,積極引導廣大體育教師深入研究分析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提高自我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水平,推動學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建設穩定持續地發展。4.2.3完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體系。現代學校在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工作中,要科學完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體系,明確本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開發目標,通過結合本校學生體育學習需求特點,有針對性地引進利用民族傳統體育內容,將其有效納入到學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體系中。學校要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實踐教學的綜合評價考核工作,通過構建健全的評價考核體系,推動學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方式的完善發展,全面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對學生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習評價工作,不能僅僅局限于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而是要從學生掌握的技能與知識、學習態度、身體體質以及合作精神等多方面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工作,這樣能夠幫助教師全面掌握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優化改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內容,提高課程評價的可操作性。
5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要想保障自身體育教學建設穩定持續地發展,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良好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就必須強化對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工作,科學完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開發體系,組建專業化師資隊伍,結合學生需求合理引進利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推動學校體育課程優化改革工作的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瓊珠,黃景東.普通高校體育課程中民族傳統體育內容改革的現狀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2):241-243.
[2]吳云鑫.石家莊中學民族傳統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現狀研究———以河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為例[J].教育管理,2016(5):121-123.
[3]龍明蓮,張化良.黔東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體育課程的實證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3,31(6):96-99.
[4]蔣東升,楊放,何林新課標理念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體育相結合的理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4(3):39-42.
作者:李 毅 鄧澤容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
- 上一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探索
- 下一篇:小學體育教學學習評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