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實踐分析
時間:2022-06-28 11:14:16
導語: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阻止疫情將魔爪伸向校園,教育部下發(fā)《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遲開學的通知》,要求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同時要求學校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電視媒體,搭建云課堂,開放學習資源庫,加強寒假期間對學生學習、生活的指導,讓孩子們在家也能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
網絡學習空間的定義和特點
教育部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南》的定義是,“網絡學習空間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學校認定的,融資源、服務、數據為一體,支持共享、交互、創(chuàng)新的實名制網絡學習場所。”網絡學習空間以重構學習環(huán)境、優(yōu)化資源供給、變革教學模式、重塑評價方式、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提升治理水平等作為建設應用目標。網絡學習空間具有可以在師生不見面的情況下,通過互聯網實現課程直播(錄播)、課堂翻轉、及時反饋、小組討論、互動答疑、活動展示等,能夠迅速將學習資源推送給學習者,能夠及時收集、分析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等特點。根據上述定義和特點可以認為,功能完善的網絡學習空間平臺非常適合開展“停課不停學”活動。
平臺選擇和應用指導
作為特殊時期的政治任務和本職工作,南充市高度重視延遲入學期間對學生教育教學管理和指導,要求全體教職員工要做到“離校不離教、離生不離崗”,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模式,通過在線教學實現教學課程應開盡開,確保“延期不延教、停課不停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教學進度和學習效果的影響。1.了解情況,選擇適合平臺。教育部延遲開學通知后,我市教育部門立即成立工作小組,制定行動方案,同時組織技裝電教、教育科研相關專家,下發(fā)調查問卷,優(yōu)選教學平臺。通過回收的問卷顯示,有91.02%的家庭具備網絡條件(圖1),87.82%的學生有獨立學習的場所,符合網絡開課的基礎要求。另外,我市于2017年開始啟動“樂教樂學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平臺”整體部署工作,全市絕大多數師生、家長均已注冊并免費使用。該平臺穩(wěn)定性高、可操作性強,培訓成本低,符合師生使用習慣,并且該平臺已實現與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無縫對接。經過反復測試,主要功能均滿足現階段“停課不停學”活動需要,確定為我市在線教學首選平臺。2.功能梳理,指導具體使用。經過試用研究,老師們發(fā)現線上教學與日常學校教學區(qū)別非常大,為了利用網絡學習空間更好地開展“停課不停學”活動,工作組制定了在線教學應用指導方案,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3.多路備用,確保萬無一失在推薦“樂教樂學”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目前可供選擇的網絡教學平臺均未經歷過公共突發(fā)事件的考驗,“停課不停學”活動對網絡、帶寬、服務器處理能力、CDN加速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沒。有誰能夠保證獨立支撐如此大規(guī)模的用戶接入和并發(fā)使用。為了防止意外發(fā)生,同時要求各地各校可以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利用國家網絡教育云課堂、四川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停課不停學數字教育資源專區(qū)”、教育類企業(yè)免費平臺、學校自建平臺和資源開展在線教學活動,也可通過廣播電視(IPTV)教育頻道,微信、QQ、釘釘等社交軟件,以及通訊運營商的移動視頻會議系統開展在線教學活動。
使用情況和數據分析
1.師生登錄使用人數統計。我市于2020年2月3日全面啟動“停課不停學”活動,師生和家長僅用短短七天就準備好網絡環(huán)境、教學設備和部分課程資源。2月10日正式網上開學,平均每天有3萬余名教師(圖2)、約35萬學生(圖3)使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各種活動。平臺運行穩(wěn)定,技術支撐良好,未出現服務崩潰和長時間、大面積網絡擁堵現象。2.非同步線上教學開展情況。2月10日以來,全市平均每天微課視頻2000余條,組織線上翻轉課堂5000余節(jié),電子作業(yè)6000余次。開展線上教學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場地、時間、設備、網絡、課程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存在不穩(wěn)定因素。這段時間的數據表明,重構教學流程,利用網絡學習空間推送學習資源,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參加線上檢測和交流討論,教師評價并改進教學,如此開展非同步教學是較合適的選擇。3.直播教學和答疑開展情況。數據統計顯示,全市平均每天發(fā)起直播約800余次,直播時長約40000余分鐘。教研員通過在線巡課了解到,大部分直播課程均以重點、難點知識講解和互動答疑為主。4.趣味學習關注度數據。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在家學習,正是訓練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時機,學生可自由選擇趣味學習內容,由使用分布數據(圖4)可見,闖關對戰(zhàn)式詩詞記憶練習最受學生歡迎。5.課余活動參與度對比。為了豐富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保持家長和學生心理健康,老師們通過網絡學習空間開展了種類繁多的課余活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從作品上傳數據(圖5)顯示唱歌、朗誦和攝影的參與度排在前三。
“停課不停學”是疫情防控期間師生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應急之舉,也是“互聯網+教育”應用成果的集中展示。在國、省教育主管部門和信息化專家的指導下,我們按照相關政策要求適時調整工作方案,在有線電視(IPTV)頻道、網絡學習空間和其他教學平臺的通力協作下,全市“停課不停學”活動井然有序,反映良好。相信重返校園之際,虛擬和現實的學習空間將有機融合,迎接更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未來!
作者:劉偉 單位:四川南充市教育技術裝備所
- 上一篇:機器人技術基礎課程網絡教學探討
- 下一篇:疫情期間互聯網+學習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