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教學法在財務軟件的應用
時間:2022-09-30 08:26:06
導語:項目教學法在財務軟件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軟件應用是會計專業核心基礎課程,目前其教學過程存在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氛圍沉悶等諸多問題,對此,筆者根據學科特點,在民辦高校財務軟件應用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項目教學法,介紹了項目教學法實施的必要性及實施過程,提出了適用于項目教學法的課程考核體系。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企業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財務軟件應用課程逐漸成為民辦院校會計專業的核心課,但由于該課程知識點多而細,并且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實踐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項目教學法的融入能夠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提高學生積極性和實踐能力,對培養符合現代會計崗位要求的應用型高素質會計人才具有積極作用。
1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指將教學內容轉化為若干項目模塊,通過項目模塊讓學生深入理解、運用該學科的概念或原理,并構建知識體系,最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等高級認知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完成項目,學生相互協作完成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習并掌握教學內容。
2項目教學法在財務軟件應用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
2.1項目教學法的特點與課程目標高度契合
財務軟件應用課程是民辦高校會計專業課程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會計信息化軟件的能力,使其具備會計信息化處理的相關理論知識,觸類旁通的財務軟件使用能力和會計信息化處理的觀念和思維方式。而項目教學法具有較強的互動性,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倡導在做中學,學中做,通過完成一個又一個項目來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兩者的結合有助于財務軟件應用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符合人才培養的需要。
2.2項目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將項目教學法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來,實際上就是打造一種以實踐帶動教學的模式,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項目后學生更容易接受,再加上財務軟件應用課程本身實踐性較強,需要學生深入到一個個項目中,模擬企業各個角色的不同操作,從而感受項目的全過程,能夠大大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小組討論、小組分工協作、項目成果展示與評價等環節,避免傳統課堂中學期氛圍壓抑的問題,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成就感,進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2.3項目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財務軟件應用是一門融合會計理論、會計方法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一體的學科交叉型課程。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會遇到會計理論的問題,會遇到軟件操作的問題,還會遇到來自計算機軟硬件等方面的諸多問題。而在有限的課時內,經常會出現同樣的問題被多次提出,老師逐一答復會花費大量時間,影響課程進度。在此情況下通過項目教學法的教學,學生自主性得到大大提高,能夠使學生積極探索、勇敢質疑,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項目教學法在民辦高校財務軟件應用課程改革中的應用
3.1項目教學法的設計原則
3.1.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往往是在教師講解之后,學生按照教材內容錄入,但是這種單一的教學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提高幫助不大,單純的“照做”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所以導致教學實效性較低。在項目教學法中以學生為主體,在應用過程中從形成項目思路、項目實施到展示與評價,都需要同學們參與其中。3.1.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項目的設置在形式上是對軟件進行相應的操作,但是操作的基礎是建立在會計理論知識之上的,根據民辦院校學生特點,在項目進行中需要注意將會計理論與軟件操作相結合。例如在總賬期末處理自定義轉賬設置時,應強調不同的業務結轉時有先后順序,制造費用的結轉需要在生產成本結轉之前。3.1.3全方位的評價原則項目學習過程中不僅要看成果,還需要從學生學習的態度、任務完成的情況、項目進展、與人合作溝通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重要的是對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進行客觀評價,從而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誠。
3.2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3.2.1確定教學項目及要求項目的選取要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同時要分析企業會計信息化崗位的實際業務合理選取,避免項目設置與實際工作需求脫節。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程度及教學進度向學生具體項目及要求。盡可能體現出項目的自主性等特點。3.2.2分組討論形成項目思路首先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分組,分組的原則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思維習慣等因素均衡各個小組的綜合能力。小組內部異質為主,使學生互補,小組間同質為主,形成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的關系。每組3-4人,選出組長,并在組長的帶領下仔細分析項目思路,根據學生各自特長和興趣分配操作角色并制定項目完成計劃。3.2.3項目實施項目實施是教學中十分關鍵的環節。學生正式體驗財務軟件的實際操作,小組成員根據項目計劃正式實施項目內各任務環節。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每位學生都應該根據組內情況作出各自的判斷與操作,教師應以項目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項目任務,不需要詳細說明操作步驟,以培養其獨立探索和團隊協作精神。與此同時,每個項目都保留一個標準賬套,學生可以通過它來校驗自己的操作結果,在賬套數據損壞的時候也可以保證操作進度,提高操作效率。3.2.4項目匯報與評價項目完成后,教師首先安排同學進行組內討論與講解,使學生對所操作的項目更加熟悉。在項目匯報環節,各組選出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項目的完成過程,期間遇到哪些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總結經驗并分享收獲。教師作為主持人要引導小組交流與互評。并對每個小組的匯報情況逐一點評。最后通過小組自評(20%)、組間互評(20%)、教師點評(60%)給出項目分數。學生的評分主要是圍繞項目完成的過程及結果給出分數,教師的評分則要從與軟件相關的財務知識、對軟件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表現的角度出發給出分數。3.2.5對完成的項目過程進行反思在此階段對項目進行的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在項目進行過程當中可能遇到一些問題,或者教師在工作、學習和科研的過程中有哪些新的想法,可以嘗試融入到項目實施的過程當中,不斷完善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3.3課程考核評估體系改革
課程考核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以往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注重結果,忽略了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信息化能力的培養,因此對考核評估體系進行了改革,改革后考核具體內容如下,項目成績占比25%,期末報告占比5%,教師講授環節課堂發言和參與度占比10%,出勤占比5%,作業占比15%,期末考試占比40%。改革后能夠更加客觀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促進財務軟件應用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4結束語筆者將本文的教學改革方法應用在我校18級會計軟件應用課程當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堂氛圍良好、學習效率顯著提高,教學效果明顯。賈鑫、周佳樂等多名同學在“2020年全國應用型本科會計技能競賽”中獲得個人三等獎。項目教學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將成為提升學生會計信息化能力的教學方向,也是今后民辦高校會計學科教學的需求。
作者:陳昱彤 李曉玲
- 上一篇:進一步加強財稅征管工作意見
- 下一篇:項目教學法在師范生英語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