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藝教學模型研究
時間:2022-08-04 04:23:39
導語:施工工藝教學模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的背景
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并維持著整個國家經濟命脈,同時也沖擊著行業中的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而建筑高校的實踐性教學發展的不均衡等因素導致所培養的畢業生實踐能力遠落后于企業從業隊伍的素質水平要求。隨著市場化的開放,無一不使我國的建筑業發生著深刻變化。(1)建筑類高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均衡:目前我國建筑業的飛速發展,使得的建筑行業成為了熱門行業,而高層次技術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同時建筑類高校在教學方面往往偏重理論教學,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實踐條件和時間均大為不足,實踐教學脫節較厲害。(2)建筑類高校在實踐教學中無法建造供學生實訓的實體建筑:由于每個實訓建筑體量都非常的大,投資更是巨大,而每一屆學生均動手完成一個從基礎到裝修的實體建筑將受到投資、占地面積、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制約,這顯然是不可能。(3)校外施工場地不適合大批學生參觀或實訓:由于項目施工現場須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和安全,大批的學生在工地參觀學習,學生的參觀將一定程度上妨礙工人施工及現場管理,并且安全不易控制;在快節驟的施工中,項目部安排專人給學生講解工程情況及施工知識,這也常常無法實現。(4)校外實訓基地不穩定:由于工程項目施工完畢后就會轉移場地,工地相關的負責人均可能發生變化,人員流動較大。每期學生實訓開始之前學院均要忙著聯系各個項目部,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且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5)校外施工項目部施工進度不能滿足教學上的需求:由于在教學過程中,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需要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工程進度的項目部,而實際上往往在當地無法找到合適的項目,有時找到了合適的項目卻又因項目部拒絕帶多批次的學生參觀學習。(6)項目工地講解不利學生深入學習:在帶隊到工地學習時,一則由于施工現場講解人員本身教學水平存在缺陷,講解不夠深入淺出;二則學生由于條件制約無法看到相關的詳細圖紙、施工方案等內容,使相關資料與工程實物不能很好的結合;三則學生無法動手操作或檢測工程等工作:四則施工場地小,學生人數多,故而無法保證每個學生均能聽到、看到和學到相關知識。故工地學習只能做為認知實習的一種手段,而無法做為教學的主要手段。
2研究的目的
通過多年的教學和探索,我們對建筑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如何讓建筑高校學生在真正感受到建筑工程的實踐氛圍中提高動手能力呢?其中一種辦法是將課堂實踐教學搬到施工現場,直接感知領悟和實踐動手操作,這當然是最理想的途徑。但目前的建筑企業不可能用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來滿足學生實訓的要求,并且建筑企業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在施工現場也是有很大局限,更重要的是現場安全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教學實訓的開展。第二種辦法是校內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建造一個關于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讓學生及企業從業人員進行真刀真槍的模擬實訓,無疑是最佳方式?;谶@種分析,我們在校內進行了關于原型建筑教學模型研究。
3研究的思路
如何創建一個合理的實踐教學及培訓模式,使建筑專業學生及企業從業人員能迅速且全面的掌握建筑工程相關實踐技能知識就成為了高校和建筑企業共同探索的一個問題。為此研制一個針對建筑工程教學培訓的原型建筑教學模型,成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3.1創建以實際工程為背景的原型建筑教學模型項目
為了讓學生在校學習階段盡快接觸了解實際工程,建造的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將能真實反映使用的各種建筑材料的品種、規格及應用范圍;能真實反映房屋建筑從基礎墊層以上的建筑構造、結構構造、裝飾構造和智能安裝系統的構造情況及主要施工工藝過程、方法等。從而使教師可在該模型上對相關材料、結構構造、施工工藝、方法和質量標準進行講授,使學生在參觀學習過程中,掌握建筑類型、裝飾類型、結構組成、智能安裝系統等方面的知識。
3.2搭建施工各階段專項技能實訓項目
在對建造的原型建筑教學模型現場的真實情景的觀摩下,學生在實訓指導教師的現場講解、施工專業工人師傅示范傳授下進行鋼筋制作、模板安裝、支架搭設等專項技能訓練,能很快達到展示模型的質量水準,同時學生也能很快掌握該項技能操作的工藝、方法、要點和質量標準等。
3.3建設綜合實訓項目
建筑職業崗位要求學生能掌握施工各階段施工工藝、方法、操作規程等綜合技能。為確保學生在畢業前能掌握綜合技能的能力,必須進行綜合實訓,在校內原型建筑教學模型項目和施工各階段專項技能實訓項目基礎上建設綜合實訓項目是最佳的方法。在實訓基地內完成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真實模擬,從工程招投標開始,到開標、評標,合同談判,到施工組織設計,到完成工程實體建設任務為止設置綜合實訓區,實訓區內建有與工程實習相匹配的工程建設職業環境,學生通過工程建設任務,完成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從而提高綜合技能操作能力。畢業后能更快地適應施工生產一線不同的崗位要求。
4措施和方法
(1)通過校內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改革調整專業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校內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為基礎,改革調整相關專業課程內容和方法。如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鋼筋加工綁扎、模板安裝、墻體的砌筑抹灰等施工工藝均可直接在實訓基地的實物模型上進行講解,同時也可直接在實訓基地進行實訓。原來在課堂上講解的實踐性強的內容在基地模型中進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識圖、掌握規范的以及檢查質量等綜合能力。(2)通過校內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加強實踐性、開放性教學將專業課程的教學從課堂搬到了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教學。使理論教學具有實踐性、開放性,便于學生記憶和回憶,也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不僅滿足正常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組織要求,還能滿足學生課余時間的參觀學習。(3)通過校內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實現實踐教學過程的創新性、綜合性教學在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開設傳統建材、土工、力學、結構、測量等專業實驗實訓課程的基礎上,并將建筑土木工程專業開設的BIM虛擬仿真,工程管理專業開設的項目管理沙盤設計、工程造價專業開設的廣聯達三維虛擬仿真操作等實訓軟件及多媒體教學交互式查詢網絡平臺結合。探索創新性、綜合性實驗實訓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4)通過校內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作為完成具體項目教學任務的方法在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進行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中模擬教學,模擬施工單位在施工全過程質量、成本、進度、安全等方面項目管理:模擬建設單位在施工現場進行監理和質量驗收評定等相關管理工作。將實際需要一年乃至多年運行的基本建設過程,在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任務安排只需數周的綜合實訓,從而成為學生畢業前期頂崗實習和零距離上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5)通過校內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基地實踐性教學,作為完善職業能力評價標準的方法學生畢業后就業關鍵是看其是否具備社會需求的職業能力要求,而高校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評價的方法就要以學生在工程模擬實踐中扮演的職業中所完成的工程綜合成績并結合實訓過程中學生的實習態度、出勤率等平常成績綜合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使學生具備較全面的綜合職業能力。
5結論
要完善建筑工程各階段施工工藝展示平臺原型建筑教學模型實訓的教學體系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如教師的培養、教學計劃的調整、課程體系的整合、教材建設、實訓流程規范的制訂、科學評價體系的建立等等。我們將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李永強 單位:山西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文一.當代中國建筑教育考察[J].建筑學報,2010.
[2]于紅杰,姚艷紅.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現狀及對策[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院報,2010.
[3]杜國平,俞錫鋼.1:l建筑模型的研制及教學上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0.
[4]楊惠予.淺談建筑類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0.
[5]危道軍.探索建筑全真模擬實訓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中國建設教育,2008.
- 上一篇: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探討
- 下一篇:水電站接縫灌漿施工工藝研究
精品范文
10施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