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17 08:45:05

導語:電腦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腦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研究

1前言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術發(fā)揮著原來越重要的作用,導致信息技術課程已成為學校一門僅次于語文、數學的基礎性學科。信息技術課程是信息技術的起步課程,是對信息處理技術有一個大致框架的了解。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立就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以及大致了一下信息技術應用與發(fā)展的前景。

2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探討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要基于學生的基本功底,因材施教。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老師而來說,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探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班上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現階段,大部分學校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還處于放羊狀態(tài),老師還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一到微機房就是上網玩游戲而沒有真正的進行計算機的操作學習學生掌握的只是還處于計算機的一些書本知識,沒有涉及到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當下迫切需要對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探討和研究,這也是新教改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一環(huán)。根據以往學校對于信息課程教學的經驗和新課標提出的目標及內容,把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首要目標,同時進行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的訓練。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和活動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2.1巧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一種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比較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方法。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任務驅動法是以任務完成情況為目標導向,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適合學生掌握操作類知識和技能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老司機采用這種教學方法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十分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基于此,設計的任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1趣味性“任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不假,學生的學習熱情源自于興趣,只有老師設計的任務具有強烈趣味性,才能夠提升學生主動去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滿足學生主觀求學欲望,這樣才算教學成功。

2.1.2操作性“任務”

信息技術課程接觸的就是計算機,所以老師一定要放開管理的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同時加以科學的引導,在有難題的步驟下進行提示,這樣對提高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知識技能有很大幫助。

2.1.3合作性“任務”

當下的學生就是缺乏合作性,都是單打冠軍。所以在任務驅動法應用的時候要注意設計任務具有合作性,讓學生自發(fā)組成一個團體進行合作解決問題他,這樣在任務完成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溝通交流,表達觀點的能力,同時享受團隊帶來的成果喜悅。

2.1.4生活性“任務”

任務的設置要符合一定的可操作性,是學生在生活中有親身經歷。“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很好的概括了任務的生活性,這樣學生就會操作起來就會有一種熟悉感,從而鍛煉血學生獨立思考和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啟發(fā)式教學

現代教學的觀念就是壓迫式的讓學生掌握知識,應付考試。而啟發(fā)式教學法提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應對問題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啟發(fā)式教學法要求呢作為一線教學的老師,在平時信息技術課堂上要有意識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信息技術課堂上應用的啟發(fā)式教學法不僅是一種思考方式和操作方法的培養(yǎng)模式,還是一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新技能、認知新事物的催化劑。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額發(fā)散思維。在信息課程的教學實戰(zhàn)中,老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時刻啟發(fā)和鼓勵學生去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多種解決方案,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會形成一種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積極探索,主動解決的好習慣。因此,作為一線的信息技術課程的老師該怎么去應用還啟發(fā)式教學法呢?基于此,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3.1課堂提問是關鍵

課堂上無需進行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知識灌輸,只要針對課程內容進行問題設想,讓學生自主解決。同時針對課程內容進行課堂提問,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2思維引導和知識遷移

課堂上,老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注意思維的引導,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達到教學的理想目的。

3.3小組合作式教學

教學方式應多注重團體協(xié)作的活動,綜合實踐的活動的開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鍛煉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信息技術學科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小組合作式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4結語

總而言之,新教改將有序推動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研究探索出一條符合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作為一線教育的老師們任重而道遠,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在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和探索,使之更好地應用到老師的教學當中和學生學習當中。

作者:陳瑤 單位:沈陽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霓.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澳大利亞圖書館工作[J].國外社會科學,2000(06).

[2]劉式輝,陳豪.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學習精神[J].人民教育,2000(08).

[3]劉剛.從現代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變化談教師角色的轉變[J].教育探索,2000(02).

[4]李金昌.論現代信息技術對統(tǒng)計的十大影響[J].中國統(tǒng)計,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