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人才供求錯位探討

時間:2022-10-30 10:50:33

導語:電子商務人才供求錯位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人才供求錯位探討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電子商務行業近年來日益繁榮,然而,縱觀整個社會形勢,人才供求錯位成為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的共性問題,由此不難看出,我國高校所設置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內容與社會脫節,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基于此,本文對于我國電子商務專業在教學方式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并且有針對性地從明確教學定位、培養學生興趣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幾點改進建議,希望高校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電子商務理論知識的掌握,又能夠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得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能夠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緩解人才供求錯位。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才供求錯位;教學模式

為適應時展的需要,滿足社會需求,國家教育部在2001年6月正式批準高校開辦電子商務專業[1],并將發展電子商務上升為國家戰略。但是,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市場環境對于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急劇增加,一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逐漸凸顯,那就是電子商務人才供求錯位現象,這種矛盾真實的反映出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過程中遭遇的窘境。

一、人才供求錯位的概念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受眾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按照一般性市場規律,行業的繁榮勢必會帶來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所以理論上來講,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大學生就業率會隨之提高。但實際結果卻恰恰相反,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招生規模和就業率都呈下降趨勢,一方面電商企業招不到符合實際需求的電子商務人才,另一方面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人才供求“錯位”,出現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實為高校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上,教學方法難以適應實際需求。

二、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筆者調研,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并不樂觀,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后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崗位。可以看出,該專業畢業的大學生難以適應迅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也無法滿足電商企業的實際需求。這主要表現在,首先,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對于各種電商活動缺乏實踐操作能力。電子商務是一個對理論聯系實踐要求極高的行業,它不但要求從業者具備過硬的電商專業知識,還要有強大的實操技能。但從目前我國高校對于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培養模式看,往往在商務理論知識方面投入很大的教育力度,但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投入力度則較小。這就導致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脫節,進入工作崗位后也無法將所學知識良好的應用于實踐。其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初入職場時,很難適應工作崗位。盡管校園也是一個有著較多人物定位的大集體,但相較于社會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學生長時間處于校園的保護下,沒有工作經驗,對于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缺乏客觀認知,在學習電子商務知識時,也多是被動接受,而非主觀索取,因而,一旦步入社會,進入工作崗位,很難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產生不知所措、畏懼等負面情緒。

三、改進電子商務教學模式的途徑

1.明確教學定位。明確教學定位,是確保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符的前提。教師只有找準教學定位,才能確保各類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實現教學目的,使學生接收到的知識能夠滿足就業需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電子商務人才。近年來,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速度在我國各行業都處于領先地位,這無疑給電商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但要擁有過硬的電商技術,還要具備較高的商務營銷能力,因而,高校在進行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時,要綜合提高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商務營銷、網絡交易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依然能夠以較高的綜合素質從容應對。高校要依據社會需求,不斷完善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并且具備一定的前瞻性,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2.采用研究型教學方法。研究性教學方法主要是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使學生通過相應的教學同時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使研究型教學最大限度發揮實際作用,各大高校可以以先進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依托,建立研究型學習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搭建起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橋梁,雙方可以在此進行有關電子商務問題的和探討,通過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體地位,進行自主分析,最終合理解決問題。盡管電子商務活動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每一個問題之間都普遍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主解決不同的電子商務問題,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進行電子商務自主創業,以便提升實踐能力,由于絕大多數學生都有豐富的網上購物經驗,因此可以選擇開網店作為自己的首個創業計劃,并依據計劃進行自主經營,評估網店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高校也可與電子商務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學生可以通過實際探訪電商企業,參與電子商務活動,以此提升實踐能力,積累工作經驗。企業也可通過校企合作,在高校選擇優秀的畢業生予以錄用。3.不斷豐富和完善實踐經驗。當前我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普遍存在著理論知識掌握牢固,但實踐操作技能不足的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這一點也直接導致電子商務人才錯位現象的出現。高校在人才培養上,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很好的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才能確保培養出的學生適應市場需求,提高就業率,緩解人才錯位現象。由于電子商務專業對商務理論知識和電子技術的雙重要求,傳統的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方式以無法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電子商務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學生必須脫離傳統的教育模式,在接受課堂教學的同時,通過實驗室模擬或去往電商企業實習,提升實踐能力。4.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完善的硬件設施——維護網絡穩定,便于教師和學生進行電商活動模擬實踐;健全的軟件設施——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模擬實驗環境,以便于學生在此進行電子商務活動的實踐模擬。例如,高校可以依據教學需要,為學生創設電商公司、海關等模擬機構,使學生通過相對真實的模擬環境,充分了解電子商務的每一個環節。此外,科技的發展給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活動提供了諸多便利,高校可以利用電子商務模擬軟件,建立電子商務仿真實驗室[2],學生可以通過真實的電商體驗,全面了解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除了為學生提供電商企業實習機會,獲取真實的實踐經驗,創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為學生搭建一個仿真電商市場,是豐富學生實踐經驗,提升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綜合素質。

四、結語

由于目前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對人才的培養與社會實際不符,造成人才供需錯位,高校必須客觀認識自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明確教學定位,采用研究性教學方式等措施,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使學生在仿真環境下,全面了解電子商務活動的每一個環節的具體內容,為日后不如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逐步緩解并解決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人才供求錯位的問題。

作者:謝先斌 單位:湖南軟件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靜.基于電子商務人才供求錯位探討電子商務教學改革[J].電子商務,2016(4):68-69.

[2]施薇.基于電子商務人才供求錯位探討電子商務教學[J].中國市場,2015(33):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