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生信息技術教學
時間:2022-11-09 09:43:15
導語:淺談學生信息技術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注重學生的收獲與感悟,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融合在一起,整體呈獻給學生。給學生展示一些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展示的畫面。例如,危險的實驗動畫、宇宙奧秘等。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參與中獲得自己的感悟,得到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提高。
二、調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主動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即教師講學生記式的“傳授式”,采用自主探究式、小組討論式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同時,教師還要科學地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合理地安排教學流程、課堂傳授知識、課后拓展內容、課后練習題;還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采用教師演示和學生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營造信息技術教學氛圍。例如,在講“計算機原理”一棵時,可以拓展蘋果計算機的發明者———喬布斯等計算機界創新精英的創新故事,由于這種新鮮信息的引入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求知欲變得十分活躍,此時教師適時地將這個興趣問題稍做討論,達到激發學生思維的目的后,緊接著切入正題就顯得容易得多!
三、質疑求知,激發興趣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那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才能做到質疑求知呢?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確定的教學內容,巧妙地設置疑問和解釋疑問,讓學生經歷從“有疑”到“無疑”的過程。用疑問來點燃學生探索的火花,引領學生的探究步伐。教材中其實有很多知識點可以挖掘,通過由淺入深的知識的引領,向學生多提幾個為什么,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給學生提出自己異議和質疑的空間和機會。在疑問中解決問題,找到答案。時間長了,學生就會養成質疑求知的習慣和性格。在學習中會大膽質疑,大膽求證,拓展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四、提高課堂問題的“含金量”
提問是師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種藝術,面對不同的對象和內容,何處該提問,提問什么內容,用什么方式和口吻提問,都大有講究。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注意問題的質量教師必須注意給學生設計的問題需是質量高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設計問題時必須考慮到問題的難易程度、思維強度、刺激效果等。設計的問題有足夠的思維價值,才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堅持運用讓學生“翹腳摘果子”的原則,甚至“撐竿跳高摘果子”的原則,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必須注意不能設計超出學生能力太多的問題,那就失去了設計問題的意義,反而使學生應為解答不出問題而沮喪失望,久而久之失去信心,甚至放棄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2.提問要激起學生的興趣任何教師都希望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感興趣。學生如果興趣高,學習起來就能精神振奮、感情激動,從中體會到創造性學習的愉快。教師如果在課堂上用提問把學生引導到“積極思維”的王國中去,教學效果一定能達到最佳境界。其實,興趣教學是根據教育目標來確定的,刻苦用功則是在教育過程中所必備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付出的辛苦越多,獲得成功的時候就會越快樂。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無窮的樂趣,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苦學、厭學變為樂學、好學,達到提高課堂效率,這才是我們的共同目標。那就讓我們借課程改革這股東風,揚起“興趣”的風帆,為給學生營造一個“學海無涯樂作舟”的氛圍而共同努力!
作者:王浩宇 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榆次三中
參考文獻:
杰羅姆•西摩•布魯納.教育過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 上一篇:高中物理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 下一篇:“學案導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