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雙師素質研究

時間:2022-06-16 09:43:53

導語:信息技術與雙師素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與雙師素質研究

摘要:目前,高職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還未能適應高職教育信息化發展形勢的要求,高職教師雙師素質也處于亟待提高的階段,如何將二者的培養進行融合,使之互相促進和提高,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雙師素質;信息技術;融合

一、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提出:“從新的和更加廣泛的意義上講,信息技術是對教與學的全過程進行構思、實施和評估的系統方式,既包括技術資源,又包括人的資源以及人機之間的交互關系,并以此來實現更有效的教育。”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及快速發展 ,在高職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的環境下,高職教師提高信息技術能力 ,將傳統課堂教學轉變為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授課,已成為必然趨勢。

二、教師雙師隊伍的建設

由于高職教育具有技能型和實用性的特點,對高職教師的實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雙師教師隊伍的質量好壞,對教學質量、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起到關鍵性作用。切實提高高職教師雙師能力,對高職教育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一)強化教師教育素質的培養。教師職業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不僅要有所教學科的專業素養,還要有教育專業素養。同時,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具有熱愛學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愿意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沒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視進行科研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融進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師的研究還包括教育研究,通過教育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更大發展。適度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信息化教學對每個教師來說是挑戰,也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突破。由于社會進步,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的變革,教師需要更新教育教學手段,使用現代化息化教學手段,構建新的線上線下教學新資源,加大教學容量,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完成課上課下的教育教學工作。追求信息化,可通過創建微課慕課,結合自建或已有教學平臺。(二)強化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高職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受到自身經驗、環境制約,對學生具有價值性,還具有不斷成長的特點。如何提高教師專業技能培養,保持教師專業實踐能力處于較高水平,除了院校加大投入,建立定期企業鍛煉等機制等外在因素外,應該幫助教師養成專業實踐的內在動力,培養教師增強自身專業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信息技術與雙師素質培養深度融合

(一)教師信息能力提升培養。1.主動自學。隨著知識和技術的進步,教師應該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具有超前意識,教師主動自學新知識,新技術,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建立主動學習,使用信息技術的理念,也會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跟上社會和技術的發展。2.積極參加培訓活動。通過各級各類培訓,開闊眼界,掌握信息技術的發展,快速掌握具體的信息技術使用方法,和培訓教師之間也能互相交流和促進。3.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有效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也是自身信息技術能力的體現。在制作課程內容的時候,對于網絡上資源進行瀏覽,加工,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建設教學資源的過程中,都需要頻繁使用信息化技術。(二)雙師素質培養。1.由學校每年選擇一些企業單位作為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基地,有計劃地選送一批素質較好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對口短期或中期專門培訓、學習,也可在寒、暑假期有計劃、有目的地選送專業骨干教師到教育部、教育廳指定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和湖南省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專業技能教學水平認證培訓基地學習培訓。2.推進專任教師工程化培養進程。強調工科教師的工程化背景和工程化培養,提高教師社會服務能力、服務企業的能力、促進行業發展能力和服務區域產業發展能力,鼓勵教師在完成學院規定的教學工作任務后,有組織地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科技開發、技術服務等兼職活動。3.積極組織教師技能競賽活動,鼓勵并支持專業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技能競賽活動。4.建立專業教師到對口企業進行不定期訪問的制度,了解專業發展趨勢,開闊視野。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能力是當今教師必備的技能,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學高質量開展的必要因素,一名合格的雙師型教師,應當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能力。作為高職教師,更是如此。

參考文獻

[1]任友群.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教師定位[J].現代教育技術,2014年.

[2]趙居禮,梅創社.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6年.

作者:范麗萍 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