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教材多樣化研究
時間:2022-09-04 11:16:10
導語:信息技術教學教材多樣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計算機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具有良好動手技能和專業知識應用的人才。為了更好地發揮中職計算機課程的優勢,需要借助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而且,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材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也對中職信息技術教育的良好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發明于1946年,它的誕生使人類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新文化的傳播載體,并且已經運用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信息化的教學必定要廣泛地深入課堂,計算機教學已經成為中職學校的熱門專業。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復合型的技能人才,強調的是學生對技術的掌握和實踐,及對技術在實際中的運用能力。因此,中職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充分鞏固網絡知識理論,熟練掌握專業技能與操作,就要求在中職計算機授課過程中實現教材在形式與內容上的多樣化,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我國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
1.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傳統教學模式一直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教學活動是按照教師的思路、教學方案等來開展,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很難有效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并將其應用到網絡組建過程中。被動地吸收很難激發學生對實驗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對所學知識不知變通,多半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2.遵循計算機教學課程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計算機網絡技術實驗課程主要是鍛煉學生對各種網絡設備的連接與配置能力。以往的課堂中,都是教師做操作演示,學生按照演示按部就班地輸入程序,達到教學效果。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理解設備配置,不能產生對網絡組建的系統性的概念,不能掌握和理解網絡組建中的主要環節。傳統教學不能有效地發揮團隊的力量,對學生的就業沒有太多的幫助。
二、中職計算機教材的特點分析
1.教材內容比較落后。當今社會計算機發展迅速,但一些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有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中職計算機教材停留在以前的知識體系中,多半沒有涉及計算機技術和相關領域的發展前沿知識。例如,《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的教材詳細介紹的是軟驅等淘汰設備的知識。計算機在當今社會中發展迅速,這就導致中職教育的很多教材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內容滯后于時代的發展。所以,很多中職計算機教師在完成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多關注時代的發展,運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開設相應的計算機課程,教授學生一些當前社會上需要的軟件知識。例如,在教授計算機基礎Windows這一內容時,教師應熟練地將最新版本的Windows10操作系統演示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些操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2.教材書的工具作用。很多中職學校所采用的教科書是從市面上購買的,一般是為具有較強專業知識的計算機專業人員準備的,并不是為中職生量身定做的,這也會影響教學效果。在新課改的要求中,很多中職院校開始逐漸提倡教師團隊自己編寫教材,可是在此過程中,很多教師會覺得自己的教課任務比較多,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編寫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材。
三、改進信息技術教學教材的策略
(一)精細化處理教材,提高學生的熱情。中職教育教材要遵從技工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要逐漸深入,在結構和表達方式上做到內容的逐級深入,并體現出師生間的互動??梢赃\用多媒體設備將很多比較抽象的計算機教材中有關程序和軟件設計的部分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較輕松地掌握所學內容。中職計算機教育教材中,要把苦澀難懂的算法和程序等理論知識,盡可能地用中職學生能理解的話語解釋出來,體現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實踐性。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專業課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計算機基礎理論課,二是計算機實際操作課,這類課程對上機的操作性要求比較高。計算機理論是在數學的基礎理論中延伸而來的,所以有很多數學知識。但是在中職學校接受教育的學生,數學基礎一般比較薄弱,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其情況更為糟糕,以至于學生對一開始的理論課聽起來懵懵懂懂,后來也無法進行上機操作,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使學生喪失學習熱情。(二)增強教師的自身能力。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在互聯網中收集對課程有用的知識和信息,挖掘教材中存在的隱性知識,調動學生在課前收集資料,讓教材中的知識成為真正的信息工具。例如,可以根據教材的重難點知識,展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或者將班級學生分為兩隊對同一問題進行辯論,在激烈的辯論中做到對課本知識理解的升華。(三)提高教材的運用效率。1.善于發現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互助的教學方式提高教材的運用效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懂得遵循開放性的原則。教師應多跟學生相處,到學生中間去,這樣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能力與性格,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發掘自身潛力。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和現有學習資料提前對一些概念和理論做預習,然后在課堂中相互交流和提出自己的疑惑。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2.“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課程與教學教材的運用?!肮W結合”的教學模式要求中職院校能與社會中的企業產生密切的合作關系。學校聯系企業,使學生能在企業相關技術崗位和學校輪番接受技能訓練與理論教育。在這種“工學結合”的教學過程中,一般以三個月或六個月為周期實施工學交替。學生可以在企業進行間斷性的上崗實習,學??梢岳闷髽I已有的學校緊缺的工作場地和生產設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的操作訓練。高職學校和企業相結合來培訓學生,是當前高職教育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高職計算機教育主要體現的是實踐性為主的教學,但是很多學校由于經費緊缺很難為學生提供真實模擬的實踐場地。
四、信息技術課程教材多樣化
1.操作型教材。操作型教材累積了計算機技術開發以來的世界計算機教育,所涉及的是從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應用辦公自動化軟件教學到信息技術教育方面的內容。在中職教育中,主要以應用軟件的教學為主,如MSoffice、Photoshop等常用應用軟件,按照學習操作使用軟件的方法順序為主線安排教材體系,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軟件實用技術。2.任務驅動型教材。任務驅動型教材是我國近年來對計算機教育行業改革的主要成果。在任務驅動型教材中,主要以信息知識、計算機和網絡的知識、原理、軟件操作的學習為中心來組織教材體系。它是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任務和作業,從而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這會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3.研究型活動教材。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中研究性學習的興起,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點。信息技術教育開始采用研究性學習的設計思路,來體現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最近,很多中職院校開始探索以人文背景和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為主線的信息技術學習,并將其融入學生的研究活動。
五、小結
我國目前所探索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學教材改革,比較集中在研究型的課程開發中,但這種研究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彌補傳統中職信息教育的弊端。所以,在全世界大數據時代,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一定要順應時展,及時地研究信息技術必修課程教材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曲昕.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現存問題及對策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5,(3):249-249.
[2]龍先英.探討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1,(1):251-251.
[3]牛凱慧.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4,(22).
[4]李燕平.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對策研究[J].職業,2013,(27):92-93.
[5]黎加厚.信息技術課程架構:從計算機教育到信息素養教育.第五屆全球化人學習科技研討會論文集臺灣,2001:227.
作者:姜衛軍 單位: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舞蹈形體訓練在音樂教學的實踐
- 下一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