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時間:2022-10-26 09:24:57

導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摘要: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摒棄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打破固化的教學形式,導入學生喜聞樂見的新鮮元素,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初中信息技術的實踐性較強,教師應在課堂上預留空間,允許學生進行獨立操作,并結合學生在自主操作中的障礙,及時消化信息技術的知識點,喚起學生的創新潛能,扭轉課堂的角色定位,使得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自主創作中,樹立自主求知的信心。并結合現有的教學問題,對癥下藥引導學生實現自我進步。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引言

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構建與學生互通的橋梁,了解學生目前的信息技術掌握情況,對于處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地規劃教學方案,使得學生都能基于自己的水平得到階梯性的進步,獲得內心的滿足,現階段初中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效率仍停滯不前,受到諸多條件的干擾影響教學的變革,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堅決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為主,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問題

(一)自主重視程度不夠

受到應試教育長期以來的影響,信息技術作為初中教學中的邊緣學科,并不受重視,加上信息技術不參與中考,師生在課堂上的責任意識都較差,一些學生在信息技術實踐中敷衍了事,甚至全程都在打紙牌游戲,而教師對此不管不顧,即使吸收了技術知識,學生掌握的內容也較為死板,教師并不敦促學生夯實基礎,造成了一些學生學新忘舊,對于久沒有復習的內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凈,自主學習成為一紙空談。

(二)自主學習方向難以把握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雖然一些信息技術的教學開始關注學生的自主能力,但實際上,微機教室并不開放,學生只能在回家后通過自己家中的電腦復習知識,一些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吧,反而比其他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更強,但其接受的知識也較雜,容易受到網吧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厭學,教師幾乎不安排自主的學習內容,學生找不到自主學習的方向,自主學習的空間較為狹隘。

(三)設備系統滯后

我國近年來在設備等方面的教育投入力度較大,學校的計算機設備都趨于完善化,但一些計算機都是在其他的應用后淘汰下來的,尤其是一些較為貧困的地區,計算機基本都是“二手貨”,系統長時間得不到更新,學生掌握了2007版的Word技術后,在應用中遇到2010版的系統要利用較長的時間熟悉工具,浪費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的技術水平始終處于基礎層次。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信息技術操作的過程較為枯燥,教師可基于學生的性格喜好,在課堂上導入虛擬化的情境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互動,學生徜徉在信息技術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其探究的欲望,使得課堂充滿活力。例如:在教學Word軟件中“復制、粘貼、剪裁”時,教師可創設集體活動的情境,結合學生真實的經歷,假若最近一次的活動是團體操比賽,那么就可以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設定比賽人員的視圖,讓學生進行故事編創,當比賽開始集合,學生通過復制粘貼技術讓操場上的人多起來,且呈現出有序的排列,當活動結束,學生們四散開來,學生通過剪裁將一些圖像移除,學生還借助對活動的回憶,填充了更多的情境,在情境中創新操作思路,結合教師的幫助獲得了Word軟件的拓展,消除了對信息技術操作的反感情緒,同時為學生的自主想象與創新提供了契機。

(二)鼓勵合作學習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該增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以便在溝通中共同進步,協同發展。例如:在進行“創建網頁”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并從小組中選取組長,然后布置“網頁設計”的作業,讓組員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網頁設計,主題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同時,小組組長要負責將網頁設計的工作分工,分別將文字撰寫、資料收集、畫面填充等工作分給擅長該工作的同學,以便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才干。另外,教師還要將學生做的網頁進行展示及點評,點評時要注重評價方式,既要給出網頁制作中的優點,也要適當給予建議,促進學生的進步。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僅能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同學之間的友誼,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三)構建網絡平臺

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被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初中信息技術更不例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構建一個網絡平臺,平臺中包括:管理系統,以便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進程和學習情況;學習工具模塊,以便學生存儲和下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遠程協作學習模塊,以便在網絡環境下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且教師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提倡實踐操作

在注重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信息技術中操作技能的教學,以便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Excel數據處理”時,由于其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多,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操作來掌握這一塊的知識。如題目:在Excel中,如果單元格F2中的公式為=SUM(A2:D2),將其自動填充到單元格F3中,則F3的中的格式是什么?這題目如果單純依靠學生的思考來得出答案,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給出正確答案,但是,通過直接在Excel中操作,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F3=SUM(A4:D4)。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且實踐操作能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信息技術知識,且在操作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程本身特性及學生的性格特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同時注重對學生全面素養的智力開發,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活動,鼓勵學生提出獨立的觀點,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實踐操作,以此推動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萬海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軟件電子版,2017(9).

[2]楊仁清.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解析[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4):209.

[3]孫永田.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6(33).

[4]宋黎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191.

作者:向洪剛 單位:玉屏縣黔東民族寄宿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