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思維導圖在神經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1-08 10:01:51
導語:小議思維導圖在神經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趙晶媛肖偉霞袁永剛張紅星工作單位:新鄉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早期干預一科
精神病學教學現狀和思維導圖應用
癥狀歸納精神障礙按照心理活動的不同和心理過程的異常表現特點,可概括為感知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和意志障礙等。這些不同特點的各種障礙,又分別有它特殊的、具體的臨床表現。例如:抑郁發作的臨床表現為典型的“三低”癥狀,即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除此之外,常見癥狀還有興趣減少、樂趣喪失、焦慮、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滯、自殺觀念和行為等;部分患者還伴有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發作還經常伴隨一些軀體不適:頭痛、眩暈、耳鳴、胃腸功能障礙、心悸、氣促等;癥狀表現豐富、易變,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雖然學生通過科普知識對抑郁癥有一定認識,但一節課下來,仍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能記住的內容少,既不系統也不全面。通過簡單的圖示,學生很容易掌握抑郁發作的典型癥狀、常見癥狀及伴隨癥狀等,對臨床表現有了直觀全面的認識,學生也樂于接受。思維導圖見圖1。鑒別診斷因精神病普及教育相對于其他疾病較少,即使目前教學采用教師講授、圖片或相關錄像等相結合,學生仍然對一些典型疾病的癥狀及鑒別診斷不能很好地掌握或經常混淆相關癥狀。精神癥狀豐富,同一癥狀可出現在不同診斷的疾病中,如:類躁狂樣表現(興奮話多、精力充沛、易激惹、意志活動增強、情感高漲等)像是一個躁狂癥患者,殊不知,其他疾病也能有相似表現,所以,需要做鑒別診斷以防誤診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另外,某些藥物、代謝障礙(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感染性疾病、神經系統障礙等均可出現類躁狂樣臨床表現,因此,需要學生掌握鑒別診斷,試用思維導圖把躁狂發作的鑒別診斷畫出來(圖2)。通過該部分思維導圖的學習,學生對平時不感興趣且難以掌握的鑒別診斷有了新的認識,提及躁狂的器質性原因,腦中即顯現出這個圖形,幾大類器質性因素一目了然,記憶深刻,便于復習。
思維導圖在精神病學教學中的優勢
教師備課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備課會使教師的思路更加清晰。用一幅圖或圖畫表達中心思想,畫出疾病的臨床表現;使用不同粗細的曲線、不同顏色和圖形突出重點,讓閱讀者的大腦興奮;將中心圖像與主要分支連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2級分支連接,分支隨著關鍵詞不斷擴展,自然形成一幅思維導圖;每條分支上使用的是關鍵詞:如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或藥物、腫瘤等,而不是一句話,便于思維不斷發散。利用思維導圖備課具有直觀可視化特點,易更新新知識、新觀點,并且可以自動生成大綱文字,便于匯總書寫文字材料,當作教案的大綱,并逐步擴展成完整的教案材料,不僅不會增加工作量,反而會減輕臨床教師的工作負擔。附屬醫院的教師要兼顧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量大,使用思維導圖教學使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幫助學生更快掌握知識要點復雜多變的臨床表現和鑒別診斷給學生帶來的困擾可由思維導圖輕松解決,使學生便于學習和記憶。思維導圖不僅有利于記憶,而且還能增強理解力,鍛煉學生大腦的綜合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學習的自信,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8]。結合教師的講解,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在思維導圖上的內容,非常直觀、清楚地把握核心知識及要點,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完整地走下去。課后,學生依然能夠通過思維導圖快速回顧重點需要掌握的內容圖像,層次分明,記憶加深;同時作為提綱式內容,也為將來復習提供了方便。
存在的問題
運用思維導圖是精神病學教學中一種全新的嘗試。在課件中,利用思維導圖概括、總結知識點,在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核心知識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但是,由于思維導圖對于精神病學教學而言,尚屬新生事物,目前,只在少數精神疾病的臨床表現和鑒別診斷方面應用較多,且教師制作思維導圖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若教會學生在預習和復習中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將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同時提高自學能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思維導圖在精神病學教學中的應用會很快普及,將思維導圖應用于精神病學臨床教學也將結出豐碩的成果。
- 上一篇:制圖課教學的踐行與詮釋
- 下一篇:瀝粉畫在教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