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程下初中音樂教學
時間:2022-02-06 08:45:30
導語:淺談新課程下初中音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初中音樂教學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對于全面發展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教學的有效性不夠理想,教師渴望新課程改革的力量能夠促進初中音樂教學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對廣大教師來說,需要大膽創新,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實踐當中,把有效教學看成是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核心理念,打造高效教學模式。那么我將針對初中音樂教學,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改善傳統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對于教學的改變是徹底的,傳統的初中音樂課堂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學,就必須要改善傳統的教學理念。對此,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旨在引導學生感悟作品的內涵,而不是記憶理論的知識。就以《友誼天長地久》的教學為例,這首作品融入了典型的歐美音樂元素,以及結合情境表現了濃厚的情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重心放在學生的感受上,而不是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首先教師要初步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與其中的音樂元素,讓學生了解其中的知識點,隨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感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啟發,從而感受音樂的情感與情緒。通過這樣的方式,改善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便能夠主動參與學習,幫助教師更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現在的學生都非常喜歡聽流行音樂,所以教師可以以流行音樂為背景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以《半個月亮爬上來》的教學為例,這首作品音符表現了月亮的靈動美,然而對于理解能力還比較有限的初中生來說,還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在其中引入有關“月亮”的流行音樂,如王菲的《水調歌頭》為背景,帶領學生感受月亮的美,學生聽到這樣的流行音樂立馬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再從二者區別出發,讓學生欣賞《半個月亮爬上來》并且思考這兩首作品的意境與情感有怎樣的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以流行音樂為背景,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的內容。
三、運用科學的輔助工具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課堂上誕生出了多樣的輔助工具,這就要求初中音樂教師能夠科學地利用這些輔助工具來開展教學,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就以《茉莉花》的教學為例,這首作品可以說是已經享譽全球了,作為中國音樂的代表,其表現了茉莉花的潔白淡雅,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感受茉莉花的美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來完成教學。教師在導入階段先利用多媒體系統插入有關茉莉花的圖片,學生面對這些圖片立馬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隨著教師進入正式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展現出歌詞的內容。
四、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
音樂教學本應該是富有生命力的,對教師來說,不應該將活動限制在課堂上,而應該為學生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創建更寬廣的學習平臺,給予學生充分的表現機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學校每個學期都會定期地組織校園藝術節,邀請有才藝的學生進行表演,初中音樂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在班級內開展“班級好聲音”的活動,鼓勵愛好音樂、唱歌的學生參與表演,學生既可以選擇學過的曲目,也可以選擇課外的曲目。這樣的活動提升了學生的表現力,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熏陶了學生的藝術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多樣的活動,改變傳統的格局,促進學生取得全面的發展。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教學在初中教學階段有著不可替代的教學意義,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與綜合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未能良好地體現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借助新課程改革的力量進行針對性優化是勢在必行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有效地營造一個有成效且對學生發展有意義和價值的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淑.音樂劇: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理想載體[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2).
[2]李花婷.對音樂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
作者:陸晨澄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如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初中
- 上一篇: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的滲透
- 下一篇:電視攝像實驗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