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管理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時間:2022-08-20 11:16:44

導語:高職管理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管理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得的不斷發展,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教學活動進行有機融合,已經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的共識。這是因為,與傳統的板書式教學模式相比,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活動更能吸引高職生的注意力。因此,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職管理學教學有機融合就顯得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通過深入探究信息技術背景下高職管理學課程的教學策略。以期能夠提升高職管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為促進高職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管理學;教學策略

高職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在面對理論性較強的管理學課程時,往往感覺到所學內容難度比較大。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情緒。因此,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機融合,通過視聽化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此同時,將高職管理學教學內容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活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有效提高高職管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高職教師在進行管理學課程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改革,從根本上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發展。

1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學現狀

1.1教師的教學模式陳舊。在當前的高職管理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陳舊是導致學生學習質量難以提升的重要原因。在傳統職業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有許多高職教師在進行管理學課程教學時,仍然采用“口授+板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進行教材理論知識的解讀,學生經常戲稱聽教師理論灌輸式的講解內容為“聽天書”,在課堂上經常會心生厭倦,這樣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管理學知識的興趣。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高職學生在進行管理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有很明顯的興趣導向性,對于那些自己感興趣的管理學知識,或者那些能貼近生活的管理學知識非常感興趣,學習起來效果也比較好。因此,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師需要改革教學模式,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生興趣愛好為學生制定富有趣味的管理學課程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管理學知識的主動性。1.2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與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薄弱。高職生之所以選擇職業教育,是因為在中學時期自身的文化課學習基礎沒有打好,但是為了自身未來的發展,選擇職業教育學習專業技術,從而為今后的就業、擇業道路奠定基礎。這一現象導致大部分的高職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在學習方法上,高職生普遍缺乏高校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心態上,高職生面對困難時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及時調整學習心態;在個人心里上,普遍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夠,缺乏自信心。因此,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降低管理學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難度。

2信息技術背景下高職管理學教學策略

2.1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CAI課件教學。CAI課件是一種結合了word、PPT、投影儀、音響系統和flash動畫的能夠手段制作的計算機輔助性教學課件。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CAI課件教學的優勢在于,CAI教學課件具備視聽化的教學內容,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在課間制作的過程中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師可以根據行業動態需求隨時調整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之間的無縫銜接,為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因材施教,充分發揮CAI課件的作用,激發學生對管理學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管理思想》相關知識的教學活動時,為了學生的四大能力(計劃于巨測的能力、組織與人事的能力、領導與溝通的能力、控制與評價的能力),在進行相關知識教學活動前,我首先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搜集了一媒體素材,包括關于課程理論知識的文本,一些與管理相關的小視頻、動畫等等,然后根據這些素材之間的關聯進行材料整合,制作成內容通俗易懂,符合學生興趣的課件,包括“不同流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頭腦風暴法”“決策理論”等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課件,并及根據學生的反應來確定這節課的難重點。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出具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對管理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2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最初的設計是為了幫助那些因為請假而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學生,這一教學模式被引入我國后,經過改良形成了現代化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當前的高職管理學課程中,學生學習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管理學知識基礎,在面對自己以前沒有見過的管理學知識難以產生學習動力,加上教師單一的教學手法,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而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從而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開展精準教學和實踐活動,從根本上推動學生管理學知識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活動,提升管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2.3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碎片化教學模式。高職管理學課程的知識比較復雜,其理論性也比較強。高職生在學習這些理論性較強的專業知識時,往往感到比較困難。并且在面對一些碎片化的理論知識時,往往難以形成有效的記憶,或者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周期較短,不能靈活運用。針對這種情況,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常用的手機APP開展碎片化知識教學,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充分運用發散性思維,制作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視頻,向學生進行推動,幫助學生做好碎片化知識的記憶工作,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提升課程管理學教學質量。比如在進行“管理者”和“管理者的素質”這節課的教學活動時,由于這些知識點比較瑣碎,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但是這些知識點又對學生的管理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在這節課程的課堂講述完成后為帶領學生拍攝了具有趣味性的短片,模仿微博明星“朱一旦”的風格,將這些碎片化的知識融入其中,為學生制作了風格幽默的教學視頻,在后期制作完成后為學生上傳到抖音、快手、微博等APP后臺上,引導學生關注并觀看。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將碎片化的管理知識教學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是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形成有效的知識記憶,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傳統的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側重于理論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忽略了高職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難以激發學生對管理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培養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證明,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管理學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面對抽象化的管理學知識時,能夠形成形象化的學習思維,能夠借助視聽化的教學內容來降低學習難度。因此,高職管理課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通過翻轉課堂、微課、CAI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管理實踐能力,從而為高職生今后的擇業道路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養力,吳瓊.信息技術環境下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與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36).

[2]王能.基于信息技術的《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教研),2018(06).

[3]劉筱蘭.管理學的信息化教學設計[J].商場現代化,2018(32).

作者:韋婷雙 單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