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課程有效教學探究

時間:2022-09-21 10:22:11

導語:《物流工程》課程有效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工程》課程有效教學探究

摘要: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目前高校教學研究的重點。本文主要通過對《物流工程課程的教學組織過程實施有效教學,從課前的有效準備;課上的有效組織;課后的有效練習以及實施有效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來提升《物流工程》課程教學效益。

關鍵詞:物流工程;有效教學;教學效益

一、有效教學的認識

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有效教學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使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有效教學是指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構建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效益,即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

二、《物流工程》課程實施有效教學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專業,《物流工程》課程是我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特色課程。我校是吉林省較早創辦物流管理專業的本科院校,該專業自2004年本科招生以來,一直以培養實踐型、應用型人才為主,非常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物流工程》課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與資源優化配置及物流運作過程的設計與控制等,該課程對提高學生的物流實踐能力、培養物流應用型人才是有著積極地作用的。《企業物流工程》課程與其他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相比,它的實踐性、研究性和參與性較強,有利于通過教學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有效學習就是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很有效果。另外,有效教學對培養和提升《物流工程》課程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三、《物流工程》課程實施有效教學的組織過程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物流工程》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為了能使教學達到有效,使學生能夠獲得能力的提升,授課教師應做好相應地課前準備工作。對于青年教師最好能去企業實踐鍛煉一段時間,教師赴企業單位實踐鍛煉可采用脫產或半脫產方式進行,實踐鍛煉單位的選擇須與教師所從事專業對口,與《物流工程》課程授課內容緊密相關。這可以提升青年教師對物流工程設施設備以及物流系統的布局設計的認識,為更好地講授《物流工程》課程打下基礎。教師在授課前應提前備好課,每堂課事前都要明確教學任務。制定具體地、科學地教學目標。熟悉教學內容并掌握多種教學方法,能熟練地運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最近,由于疫情的影響大部分高校都在開設網課,超星、雨課堂、騰訊會議、釘釘、藍墨云班課等一系列的網絡教學軟件被廣泛的應用,一方面增加了教學手段,另一方面也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熟練運用這些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有效地教學也是我們高校教師目前要努力解決的問題。另外,為了使教學達到有效,使學生獲得進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并給學生提供與《物流工程》課程相關的擴展資料,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帶著問題來聽課,這可以使有效教學做到事半功倍。(二)課上的有效組織。作為教師為了能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要對課堂有一定的掌控能力,這就要求在熟悉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要組織好教學語言,不要滔滔不絕,要做到語言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教學時還要做好課堂時間組織,要合理分配各部分的教學時間,做到知識重點、難點突出。教師還應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通過圖片、視頻來教學;利用實物來教學。尤其在物流工程設施設備方面通過圖片、視頻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的認識理解,如果學校有條件也可以帶領學生去物流實習基地親自去感受各種物流工程設施設備。《物流工程》課程課上教學還應注重案例教學,注重師生間的雙向交流,學生變被動聽講到主動參與。通過案例討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一方面,要結合《物流工程》課程的內容來有目的的選擇,例如:系統布置設計SLP方法和實際結合的案例;搬運系統分析方法SHA在實際中的應用等等。另一方面,選擇案例最好選擇時事和學生熟悉感興趣的案例。如:通過對武漢疫情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利用所學的設施選址和設施布置與設計的知識來和學生討論它的布局設計的特點;利用SLP方法來重新對所在高校布局的進行優化。這些都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能力,使課堂上的組織更有效,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三)課后的有效練習。課后如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得到有效地提升,這就要求學生課后做到有效地練習,而課后練習切忌搞題海戰術,不要使學生為了通過考試而花費大量時間反復抄寫作題。我們應根據《物流工程》課程內容來設計課后練習,最好能通過組織《物流工程》課程課后學習小組來練習。而練習的內容最好以開放型的討論題或案例題為主,通過小組練習使學生在相互討論、訓練中不斷地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鼓勵學生參與與《物流工程》課程相關的競賽,熟練利用各種物流軟件參與競賽,例如: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舉辦“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等競賽。這會使學生思維與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授課教師和學生也應建立多種有效地溝通渠道,能在課后的有效的時間內幫助學生解決訓練中遇到的難題。課后的有效練習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物流工程》的知識得到有效地提升。

四、《物流工程》課程實施有效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一)有效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關注的心理基礎是尊重,尊重是平等人文的具體表現,是社會交往中的重要前提。教師尊重學生,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教師應以學生角度看問題,尊重學生和理解學生才能真正的接近學生,使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發揮作用做到有效。尊重學生才能使有效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具體的貫徹落實。在《物流工程》課堂上或課后練習時,學生在回答問題或訓練討論中難免會出現由于緊張或理解不到位導致學生語言表達不清、解釋不明白、不會講等現象。這就要求授課教師以鼓勵為主,要肯定學生好的地方,在不斷地啟發和肯定中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課后教師要善于與學生溝通進行信息反饋。對課上不積極回答問題和課后不參與小組討論的個別學生,作為老師應該更加關注他們,鼓勵和幫助他們參與其中,通過小組間的競賽增加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促進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作為教師也應在不斷地豐富個人知識儲備和教學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教學達到有效。(二)有效的評價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教師通過一段的教學后,學生能夠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而對學生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展評價要有效、科學,不能只在《物流工程》課程結束后安排一次期末考試。通過一次期末筆試不能有效地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更體現不出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因此,應注重對《物流工程》課程教學有效性進行科學的評價。目前,我校也對教學的考核有了一些改革,更加關注有效教學過程考核。如增加了隨堂測試、期中測試,并使課堂表現也在評價中占有一定比例,而學生參與相關競賽獲得較好地成績也會計入到《物流工程》課程的最后成績。(三)學習第二學歷有助于有效教學。《物流工程》課程作為一門交叉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如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計算機技術、交通運輸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和環境工程等。為了能使學生學習更加有效,教師應鼓勵學生研學第二學歷。如鼓勵學生學習機械管理專業、建筑工程專業、計算機專業等這都會對《物流工程》課程學習產生促進作用,使其學習更加有效。學習了機械管理專業一定會對物流工程設施設備有更深刻的認識;學習了建筑工程專業對物流設施選址和設施布置會有更深理解;學習了計算機專業對物流模擬仿真軟件在《物流工程》中的應用也是如虎添翼。因此,學習第二學歷有助于有效教學。綜上所述,實施有效教學應更關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教學,努力提升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彭亮有效教學中“有效”的再認識基礎教育課程2020067-11

[2]王艷輝姬曉飛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教學法探究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0639-40

[3]范珍、金萌、李丹有效教學在《工程力學》課程中實施情況總結《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312-13

作者:溫良 單位:長春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