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民間舞蹈教學模式綜述

時間:2022-01-07 10:44:02

導語:當代民間舞蹈教學模式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民間舞蹈教學模式綜述

本文作者:瑪依莎尖措太工作單位: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內外情景,相繼合一

俗話說“開端引趣,激發欲望”就是這么一個道理,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創設良好的情境在舞蹈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自我舞蹈,表現動作,開闊思維的藝術思維,采用多種方式創設舞蹈學習模式,以奇特動作造型,激發起學生表現能力和求知欲,也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的理解,對以后進一步加強舞蹈專業學生深入學習舞蹈藝術奠定了基礎。互動式教學既符合舞蹈高校教學內容要求又能吸引學生在藝術表現的注意力的情境更加淋漓盡致。為第一時間保證,彼此愉快教學的心理狀態,在愉悅中學習舞蹈更能體現藝術知識的高效傳遞和表達。具體分析創設情境的方式也有很多,其中包括藝術情境、舞臺情境、人物情境、情節情境、多媒體情境以及舞蹈小品表演情境等等,當然每一種情境的設計都要根據具體的互動式教學內容。在這個環節里學生應當積極的配合教師走入情境,發散思維這樣在教學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洞悉生活,身臨其境

在民族民間舞課堂上,老師即將教授維吾爾族民間舞蹈,那么學生在課前可以根據現有條件收集有關舞蹈的資料,觀看舞蹈視頻、查閱這個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等。這樣會迅速建立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就是如此。在舞蹈學習中,往往學生把關注點只集中在授課教師身上,而忽視自身在學習中的主導作用,教師有義務教學沒錯但是有些時候學生就會養成一種學習依賴性,接受知識時不善于發現問題,不善于思考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對學習內容建立了一個基本觀點。

善于思考,提升專業

交流與討論環節可以被安排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這是教師與學生在互動式教學中尤關鍵的一點,是互通的過程,交流與討論是教師給予學生表達思想和觀點的環節,更是一種自信心建立的重要途徑。通過溝通,教師可以明晰出學生的知識內涵、自學能力、表達能力以及認真態度。開始階段老師首先要給予一個和諧的教學情景,讓大家能夠突破心理底線舞蹈肢體表達思想。主要針對學生動作造型對民間舞蹈教學內容的思考,更是老師與學生舞蹈造型知識儲備表現力的相碰撞產生新火花的空間提升。古云之人說“學之問”就是學會進行提問,能夠從提出問題來看出學生內心想法。在互動式教學中積極并主動的接受舞蹈教師發出的信息,當信息進入后學生大腦又通過學生自己本體出發分析處最有效的表現動作方式,最終傳遞出不同舞蹈動作符號。同時,對教師的認真備課、完整教學內容、已經相關綜合知識的能力全面的協調配合要求很高。高校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親自示范動作來進行教學必不可少,當然能夠給予學生直觀教學是正確的方法。但學生也只是依靠自己的觀察從外形模仿教師舞蹈動作,而這個動作的發力點、運動路線以及情感的投注等等更深層次的要求學生并不一定掌握。而且每一個學生的基礎和個人能力都不盡相同,所提出的問題角度便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在解答問題時盡量采用一些生動的語言,繪聲繪色的傳遞出舞蹈表現得意涵,出事學生將收到的信息表現出來。如圖片、影像資料、活體實例等以增強教學效果,達到互動式教學。

本文只是淺說了主要的是要能夠在舞蹈教學中實施這將是一大進步之舉,不管在民族民間舞蹈教育中還是在其他舞蹈教育中互動式教學法是讓老師和學生共同進步的,互動式教學上我們應該懷著學生與教師“共同學習的心態”投入到舞蹈教學學習中去,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技巧個人修養,我國舞蹈教育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因此值得提倡。學生與教師都應勤奮的學習,有人可能說老師不用了,但我認為都應該,學生應當每天把教師教授的知識領會而要勤奮,教師也應當為完善自身而儲備大量知識素材勤奮,以便為下節課成功的教授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