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態理論的外語教學綜述
時間:2022-01-07 11:20:08
導語:多模態理論的外語教學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張丹工作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
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興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西方國家,西方研究學者在批評話語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符號學、系統功能語法和傳統話語分析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發展而來,它認為語言是社會符號,除語言之外的其他非語言符號(繪畫、音樂、舞蹈等)也是意義表達的源泉,非語言符號模態各自獨立又相互作用,與語言符號共同生成意義。它突破了傳統話語分析孤立研究語言文字本身的局限性,把對話語的研究擴展到了除語言之外的圖像、顏色、字體等其他意義表達的模態符號,關注多種模態符號在話語中所起地作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多模態話語分析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各個學科之列,其中多模態話語框架理論對于外語教學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多模態話語可以將多種符號模態并用,極大地豐富了信息輸入法手段,強化了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在多模態教學中,主要強調把多種符號模態(語言、圖像、音樂、網絡等)引入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夠參與學習中來,刺激學生在詞匯記憶的同時產生多方面聯想,從而達到增強知識的記憶效果。這種方法比單一的語言講解更深入,更能加強學習者的迅速記憶能力。多模態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網絡、小組合作、聯想、角色扮演等)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參與教學互動,達到了外語教學中注重視聽說寫練相結合的一大特點,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學生不僅在親身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新知識,師生互動環節中,還掌握了大量的教學知識,在日常的趣味練習中便不知不覺的逐步提升了個人學習能力和聽說能力。多模態話語的魅力就在于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活躍、自主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個人的學習成績并且增強了學習能力。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在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的單模態教學方式的不足。多模態教學的主張是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目標等基本理念為學生選擇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聽說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暗示法、直接法、情景教學法、語法翻譯法等),并將其合理運用在語言環境中,這些運用對于學生進行語言的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在多模態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多媒體手段創設真實的情境環境,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感官刺激,使學習者體驗真實的目標語語言環境,提高學生輸出運用詞匯的能力。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和完善,教學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為多模態教學引入課堂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條件。盡管目前在國內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也僅僅的局限于應用于語言教學的研究,在國內還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多模態理論與外語教學實踐研究的進一步探索和深入,該理論將會日趨成熟。多模態話語作為一種新生的教學模式,勢必為外語課堂的教學注入了新生命和新理念,它完全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和原則,對于外語詞匯教學產生的積極影響更是不可取代,相信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更多種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進行合理的結合,通過多渠道、多感官刺激的多模態教學將成為日后我國外語教學界的主流發展趨勢。
- 上一篇:當前高校的鋼琴教學評述
- 下一篇:校園籃球課中拓展教育法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