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護理專業的醫用化學教學
時間:2022-02-18 02:48:45
導語:中職護理專業的醫用化學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用化學是護理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醫用化學是每一個護理專業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本文對如何能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程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醫用化學;護理專業教學;學習興趣; 醫學素養
醫用化學是護理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學生學好后續醫學課程,如生化、藥理、生理、臨床檢驗等學科的基礎。
一、明確教學目標
護理專業的主要課程是護理學,醫用化學是為專業課服務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護理專業崗位對相關化學知識、技能需求的聯系,淡化化學學科意識,注重化學與醫學的相關關系,從知識性、趣味性、關聯性、滲透性、實用性出發,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與護理專業相關的化學知識,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化學基礎更弱,且層次不一,有上過高中的,也有初中未上完的。最頭疼的是,不少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不高。很多學生對醫用化學不夠重視,認為醫用化學課不重要,覺得這門課的知識在以后護士工作中用不到,護士只要會發藥、打針、輸液就行了,沒必要學化學,甚至有些學生對化學還有厭學情緒。由于學生對醫用化學認識不足,學習目的不明確,更談不上可以認識到醫學和化學的關系,對為什么學習醫用化學也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上好第一節醫用化學課就尤為重要。教師可先列舉一些日常及醫療上的實例,使學生意識到化學在醫學中以及在護理專業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生活和化學知識有緊密的聯系,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之后講授每一個知識點時,教師應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或與醫學相關的話題或內容作為切入點,再逐漸引入化學知識。讓學生了解到醫學離不開化學,學護理更不能不具備化學知識,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內容,更要備學生。教材內容繁多而教學課時少,化學知識的系統性強而與醫學相關內容偏少,缺乏與醫學的密切聯系,這使學生不能體會到化學在醫學在護理專業中的實用價值,因而很難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調整教材的內容,打破其完整性和系統性,降低學習難度,注重化學與醫學的關聯性,突出化學在醫學上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針對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現狀,盡可能地把化學知識講得淺顯易懂,圍繞化學與護理專業的相關性進行教學,努力使每一個知識點都與醫學相關,并能讓學生易于接受而產生興趣。如講到碘的性質時,注重講碘酊的成分與用途、人體缺碘的癥狀及生活中如何補碘。在講到分子的極性及相似相溶原理時,著重講水分子的極性及維生素C、維生素B的水溶性和維生素A、維生素E的脂溶性。講到配合物時,從NH3與H+可以配位形成NH4+,NH3也可以與Cu2+配位形成比較復雜的離子,同時聯系學生熟知的血紅素、煤氣中毒、VB等講解配合物的知識及應用。教師要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領悟化學的魅力及化學與醫學的關系。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化學與醫學無處不在。如甲醛對人的危害人所共知,劣質的衣服中會含有甲醛,裝修材料中也含有甲醛;飲食上營養元素、微量元素的攝入,碳酸飲料不宜多喝;家里的肥皂、洗滌劑、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等等。
四、及時充電,補充醫學知識,提高醫學素養
醫用化學應以化學在醫學中的實用性為重點,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化學理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同時還要了解護理專業的學科特點及護理工作的性質和內容。對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教師都應通過書籍、期刊、網絡等搜尋相關醫學知識,提高自身的醫學知識水平。教師醫學知識的積累和提高,有助于將醫學知識更好地融入到教學中去,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到醫學知識。五、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教育對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認真、踏實、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更要有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護理人才是當代社會的需要,也是我們作為護理專業教師的責任。
作者:徐從蓉 單位:蚌埠技師學院
- 上一篇:淺談高校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
- 下一篇:護理專業中職生也要學好醫用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