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作用
時間:2022-11-28 04:46:06
導語: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與不足
1.1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國內教育學者在研究中發現,PBL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可使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學習,并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2]。
1.2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的不足
國內學者在研究中發現,由于我國醫學生大多為高中起點,并且從小接受的是傳統教學模式、年齡偏小,這與國外高等醫學院校學生主要是大學畢業后再進行醫學專業學習區別較大,單純采用PBL模式教學給我國醫學生診斷思路的培養帶來了巨大的困難[3-4]。筆者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結果也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診斷思路不清、問題核心不清、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針對上述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創新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即PBL教學模式結合診斷公式教學方法。
2PBL教學模式結合診斷公式教學方法的特點
PBL教學模式結合診斷公式教學方法是以診斷公式為主線,以教學大綱為前提,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治療原則提煉重點內容。再將重點內容以問題的形式下發給學生,讓其廣泛收集資料(包括生理學、生物化學、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學等)、歸納知識點,并進行課堂分組討論[5]。
3PBL教學模式結合診斷公式教學方法的具體要求
教師在課前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選一名負責人;在認真備課過程中歸納總結,首先提煉出疾病的診斷公式,再將診斷公式中的每一個知識點以問題形式下發給各組,由組長負責本組組員進行資料查閱、歸納總結和實踐練習。例如:精索靜脈曲張診斷公式=青壯年多見+好發于左側+陰囊墜脹不適、不育+確診用B超+治療首選手術。提出問題:(1)精索靜脈曲張為什么好發于左側?(2)陰囊墜脹的機制是什么?為什么易導致患者不育?(3)陰囊B超有什么表現,應如何鑒別?(4)手術治療選擇何種術式?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學習,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及興趣。最后,在學生解決上述問題后,再次總結疾病的診斷公式,反復加強記憶。在對PBL教學模式的研究中發現,要達到良好的PBL教學效果,教師是關鍵[6]。教師要深入領會課標、考綱,積極把握教材的編排和使用原則,做好備課和知識點歸納工作,把握全局,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所以,在PBL教學模式結合診斷公式教學之前應對授課教師進行培訓,特別是組織經驗豐富的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幫扶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PBL問題的編寫、設計以及組織形式的設計等,從而使教師能提出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來促進學生學習重要概念、原理,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此外,我們對學生也有要求,即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醫學知識。
4PBL教學模式結合診斷公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我們研究發現,診斷公式教學和PBL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可以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PBL教學模式教學主要通過問題使學生發散思維,但易導致學生診斷思路不清、問題核心不清;而診斷公式則是以疾病的典型特征為主線的一種診斷思路模式,兩者有機結合便可形成優勢互補。我們還發現,采用PBL和診斷公式結合的教學課堂,既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課堂記憶效率,又避免了“滿堂灌、死記硬背”的傳統教學弊端。
5結語
診斷公式注重歸納總結,重點明確,言簡意賅,主次分明。PBL教學模式結合診斷公式的教學方法是我們在臨床醫學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優勢互補,能充分調動醫學生學習積極性及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便能掌握大綱要求的知識點,避免了“滿堂灌、死記硬背”的傳統教學缺點,增強學生課堂記憶效果的教學方法。此方法彌補了單純采用PBL教學模式的不足,符合國家“十三五”計劃對教育改革創新的要求,故值得各位教師應用和推廣。
作者:肖康 肖召 董華群 王旭輝 單位: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白云醫院 西安外事學院
參考文獻:
[2]車春莉,郭慶峰,張一梅,等.PBL教學模式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中應用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126-127.
[3]王沁萍,陳向偉,李軍紀,等.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中PBL教學模式應用的研究現狀[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2):39-42.
[4]劉忠秀.醫學教育中PBL教學模式應用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16-17.
[5]肖康,董華群.淺談診斷公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4):48.
[6]俞穎,李曉,黃麗麗,等.淺談PBL教學模式下教師的重要性[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1):116-119.
- 上一篇: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方式探討
- 下一篇: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下工程造價控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