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英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12-15 03:05:13

導語:高職學生英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生英語教學論文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高職院校的生源課程整體水平較低,有的學生甚至未能完成初中學習目標。部分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前沒有進行過英語聽說訓練,英語詞匯量明顯不足,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差,聽寫能力也相對較低,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的單詞量十分有限。英語基礎較差致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僅聽不懂老師講授的內容,而且缺乏開口表達的勇氣,對英語學習缺乏積極性。因此,如何增強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成為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

高職英語教學選用的教材大多參照普通高校的教材標準,沒有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教材內容偏于基礎理論,缺乏實用性,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有一定的幫助,但卻未能凸顯高職英語教學的專業型和實用型特征,教材內容缺乏針對性,直接降低了高職英語的教學效率。

(三)英語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解為主,采用“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有些院校的英語教師講解的內容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學生無法把握聽課重點,也就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種單一僵化的英語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致使在英語課堂中,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嚴重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缺乏健全的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實用型的高等技能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也應當擁有一專多能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不僅要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還應具備高超的英語教學技巧和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與普通高校的英語教師相比,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當更加專業和多能,但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還未能達到這個標準。在講授計算機英語、物流英語、金融英語、會計英語等學科時,仍采用翻譯課文和講解單詞的傳統教學方法,缺乏專業實踐性,致使學生英語運用水平無法提高,

二、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

根據上述分析不難發現,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育總體狀況不容樂觀,因此,若要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高職院校必須采取有效的改革策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激情,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針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一)豐富英語教學內容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材內容單調枯燥,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應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實行模塊化教學,英語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專業內容,查閱相關資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課堂內容不僅要體現專業特點,還要擁有鮮明的時代性,貼近學生生活。此外,還要根據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和社會職業需求,刪減或補充教學內容,增強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優化學習效果。

(二)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高職英語教學應結合時代特點,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讓英語教學更加直觀生動,改變傳統英語教學中“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采用更加形象的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或音頻,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情感,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表達觀后感,進行相關的口語訓練,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英語學習。

(三)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生源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針對這些差異性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實行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并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高職院校應組織英語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幫助教師及時革新教育理念,創新英語教學手段,提高自身專業教學素質。同時,還應鼓勵教師走出課堂,到一線崗位增強實踐能力。此外,高職院校還應建立完善的教師考核制度,通過考核和獎勵激發英語教師發展動力,提高英語教師綜合素質。

作者:趙婷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