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互動策略解析
時間:2022-07-23 03:18:29
導語:英語教學互動策略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著眼于以互聯網、智能手機、數字電視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大環境,結合高職英語互動教學現狀,分析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新媒體的意義,探討具有操作性價值的高職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旨在實踐中提高新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效果,加快英語教學改革進程。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高職英語教學;互動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斷深化,英語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步轉化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多媒體手段為輔助工具的模式。但高職英語教學現狀仍不太樂觀,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如何適應新的信息技術給教育領域帶來的發展契機,加快高職英語教育信息化進程,提升教學效果,是具有研究價值的重要課題。
一、新媒體與高職英語教學互動模式
新媒體是基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數字媒體技術,主要指利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和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等進行信息傳播的媒體形態。它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為終端,向用戶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信息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具有很強的共享性和高效性。在互聯網技術日益普及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思想更開放、更活躍,價值取向更多元化,是手機、電腦等高科技智能產品的忠實使用者,并在網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筆者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隨機訪談發現,他們平時用于上網的時間較多是花在交友、聽歌、追劇或玩游戲上面,用于網絡學習的時間少之又少,有學生表示網上學習僅限于查詢和搜索與作業相關的資料。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引導學生合理恰當地利用網絡及資源,有效地進行專業學習。所以,將新媒體技術引入英語教學是可行且必要的。互動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師生、生生之間通過輕松愉快的對話、研討和交流等多樣化的合作互動學習,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協調發展,是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和要求的教學模式。將新媒體融入互動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作為平等的兩個主體,以學習為中心任務建立的關系始于課堂,但不止于課堂,應將課堂講授學習和課后互動交流、分享學習資源、線上學習與線下咨詢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加強師生聯系,建立友好和諧的關系,達成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二、新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策略探討
1.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將新媒體引入英語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直觀、真實的語言環境和更多樣的語言材料,能實現圖像、文字、視頻和音頻共享,在增加教學信息量的同時,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視聽享受,大大提升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課本知識學習和新媒體的強大互動功能相結合,將極大地改善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環境和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授課中穿插一些相關的視頻(如雙語新聞、名人演講等),吸引學生的關注,增加學生的課堂投入性;還可以利用課堂訓練時間或課間休息時間播放一些情節有趣的原聲電影片段或經典優美的英文歌曲給學生進行視聽訓練,適當引導學生進行電影配音、字幕翻譯、跟唱學唱等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
2.有效促進互動教學模式的新發展。新媒體與英教法新探語教育的融合,更好地促進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模式的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新媒體,以豐富有趣的媒體資源調動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以新編實用英語第一冊第七單元HolidayCele⁃brations(節日歡慶)的篇章閱讀部分學習為例,課文1的標題是世界各地歡慶圣誕節,文章簡要地介紹了圣誕節在馬來西亞、瑞典、德國和英國等國的發展史和慶祝活動。如果教師僅憑課本上的文本、習題和輔助光盤上的圖片、語音和文字內容材料講授,不僅內容單薄,而且形式單調,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并下載一些關于圣誕節的歷史、習俗、慶祝活動等的影像資料,穿插在課文內容講解中播放,讓學生受到視覺和聽覺等全方位的沖擊,再通過創設合理情境進行提示和提問,不斷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這樣將視頻、聲音、文字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豐富了課堂形式,提高了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準備與圣誕節的傳統或活動相關的主題或話題(如:DifferentwayspeoplecelebrateChristmasindifferentpartsoftheworld,世界各地人們不同的圣誕慶祝方式),讓學生上網搜索相關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然后開展小組互動討論,教師也可以加入交流互動,適當做出點評。這種互動教學活動既深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教師還可以推薦圣誕節主題的電影(如《小鬼當家》《圣誕精靈》等)或好聽的歌曲給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延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感和聽說能力。課堂上課時有限,學生眾多,教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需要,針對性地解決每個學生的問題,做到完全因材施教。但在新媒體環境下,互動教學不局限于課堂,課后教師通過QQ、微信或微博等移動工具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互動,實時聯系,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惑,獲取學生課堂學習的反饋,分享彼此的學習心得、體會和經驗等。還可以相關教學資源以便于學生查閱或下載,在微博社區分享英文美文、美句,推薦新聞、電影、歌曲等,共享英語學習的樂趣,實現教學的高效性、便捷性。
3.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教師通過新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內容,利用立體化和多樣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體驗和參與性加強,對英語語言的認知和理解加深,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新媒體具有強大的互動功能,其豐富的信息、便捷的操作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教學的限制,有效地將教學延伸到學生的課外時間,學生根據自己的語言水平、興趣愛好瀏覽網站,下載學習資料,開闊視野,鞏固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合理選擇學習軟件、學習材料,實現個性化學習,同時,給學生推薦一些網絡語言學習的好資源,比如英文新聞網站(常見的如VOA、BBC、CNN等)、英語學習的網站(如普特英語聽力網、滬江英語學習網、魔方英語等)、培訓機構的線上課程(如新東方、英孚等),還有外研社、21世紀英文報等眾多微信公眾號,學生通過關注這些公眾號獲取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參與各類英語學習論壇進行即時在線交流,在眾多的網絡資源中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從而提高語言的理解運用和交際能力。
總之,新媒體技術進入高職英語教學體系后,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之間的關系,構建符合英語學科特點和外語認知規律的互動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應建立和完善新媒體教學基礎設施,提供良好的新媒體教學環境;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知識和運用水平,靈活運用新媒體,真正發揮其優勢,讓課堂更充實、更有吸引力;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在線時間,選擇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加快高職英語教學的信息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張申艷.新媒體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J].好家長,2014,(51):254-254.
[2]陳雪貞.新媒體時代大學英語教學[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57-6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王藝樺.新媒體視角下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對策[J].高教學刊,2016,(5):113-114.
[5]唐琛.新媒體環境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新聞戰線,2015,(5):141-142.
[6]周健.新媒體背景下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應用研究——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5,(2):118-121.
[7]瞿振元.現代師生關系:學習共同體[N].中國青年報,2016.12.
[8]王玉.高職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6.
[9]雷瓊華.論課堂互動教學對高職學生外語習得的作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作者:鄧昕 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醫護類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 下一篇: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