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數學教學和改革綜述

時間:2022-01-06 10:34:36

導語:職校數學教學和改革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數學教學和改革綜述

本文作者:顧芹工作單位:江蘇省射陽職業高級中學

數學教育是學生的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養成科學思考的思維方式,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建立思想基礎,尤其是為學生以后繼續深造和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創造了先決條件。這點在已就業的學生中體現得很充分,凡是數學基礎好的學生相對發展得都很好。即使升學到了高一級的學校,學習還將很困難,甚至不能完成學業。但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新課程提出很多非常好的先進數學教育理念,這些基本理念對職業高中的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起著很大的指導和推動作用。本人在職業高中的數學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過程中覺得應特別注意教學理念的改變,

第一是實施人人學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掌握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這種理念應該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提出來,在高中職業教育階段就更應作為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被貫徹執行。承認個體發展的差異性,也就應明白學生在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數學上的發展也具有差異性。這種理念切實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經過初中三年的數學學習,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已經在初步進行分化,進入職高的學生大部分是中考分流出來的,他們數學基礎參差不齊,且總體較差,學習數學的習慣、信心、能力等也都不太相同。因此只要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無需進行過度的強化訓練或者設立過高的數學學習目標。

第二是在課程中要著重體現出趣味性。因為數學學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創設熟悉的情境,實現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創設熟悉的情境,和學生溝通,了解思想和生活狀況,注意從身邊的現象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從報刊和其他媒體中獲取生產生活的信息來提煉出數學問題、從其他學科中尋找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這樣的實際情境,包含豐富的數學思想,充分體現出數學的本質,同時還反映數學的特點,而且因學生們熟悉,對這種數學情境就更容易產生好奇心,因此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思維。學生主動思維,教學效果才事半功倍。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加深學生的理解,才是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第三是要體現數學的文化性,加強數學史的教學。數學是研究數與形的科學,來源于生產,服務于生活,數學與社會文化始終是密切相關的。數學并不是傲然孤立的,在人類的物質需求和精神生活影響下生長起來的,同時它也以自己的獨特魅力對人類文化的不同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提高數學激發能力,也應該體現數學的文化性,加強對數學史教學,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并不是艱澀難懂的無用學科。

第四是要實現數學課程與專業的融合。由于進入職業高中的學生中,部分會直接走上工作崗位,并將面臨不同行業的不同要求。有的行業與數學聯系緊密,如財會類行業;而有的行業,需要用數學的機會就不多,如旅游業和餐營業。而且不同的行業對數學知識要求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作為數學教師,首先應對各專業所需用到數學知識和要在這個專業上進一步發展所需的數學知識做調查研究,確定哪些是必須傳授的,哪些是可以傳授的,哪些是可以略過的。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傳授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專業的不斷完善,出現的新的涉及數學方面的內容也應及時地加入。關系到具體的專業的,教學側重也應因人制宜。

總之,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將給所有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是新的嘗試。職高數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改革任務任重道遠,只要更新觀念,聯系實際,勇于實踐,積極探索,就一定會建立起適合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