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效果評價教學質量核心分析
時間:2022-02-26 11:41:05
導語:教學效果評價教學質量核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的教育考試和招生制度下,職業學校錄取的都是最后批次的生源。而隨著擴招,高職將成為事實上的大眾教育。職業教育沒有“門檻”,決定了生源素質的參差不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一、職業學校應樹立質量自信
職校生的種種不良學習表現固然與“生源素質差”有著直接的關聯,更為棘手的問題在于很多職業學校并沒有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來消除這些現象,而是任由其存在、擴散。一些職業學校妄自菲薄,消極應對,失去了基本的教育自信。他們為教學質量的低下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生源“素質差”,教學質量自然低下;生源“無門檻”,教學質量也可以“無門檻”。他們對教學質量低下心安理得、幾近麻木。這顯然不應成為職業學校的辦學態度,更不能成為職業學校的慣性思維。生源“素質差”不是職業學校墨守成規、自甘落后的理由。職業學校應樹立質量自信,這種自信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職業教育是一種和普通教育并行的類型教育,這種類型教育決定了職業學校是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而判定生源“素質差”主要依據的是現有的招生考試制度,但這種招生考試制度并沒有對學生技術技能方面進行考核并賦予分數權重。這就說明在技術技能方面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不一定差,反而可能表現得更為優秀。2.職業學校由于沒有考試“指揮棒”,擺脫了應試的束縛,可以更加專注于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在學校治理和教學管理等方面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可以進行更為廣泛而深刻的教育教學改革。目前的職業教育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學生消極學習的現象,根本原因在于很多職業學校還在沿用普通教育的教學方式、管理方式和評價方式,自甘被教育考試束縛,缺乏走“自己路”的膽略和勇氣。3.職業學校有大量先進而實用的實訓實習資源,有與行業企業的廣泛聯系,有眾多具有豐富專業經驗的教師,學生可以開展豐富而多樣的職業體驗,這些都為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二、職業學校應重建質量標準
我們無力改變社會上通行的教育考試評價制度,但職業學??梢杂凶约旱呐囵B目標,這類培養目標要求重新建立起屬于職業學校自身的專業標準、教學標準和評價標準。教學效果是評價教學質量的核心,職業教育的教學效果不是以達到一個怎樣的層級為參照,而應以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了多少、改變了多少為參照。如職業教育將一個一無所長的農民工培養成有一技之長的技術技能人才,這難道就不是好的教學效果?!職業學校應建立與普通教育并行的、屬于自己的質量標準體系,理直氣壯地打出自己的“質量牌”。在這方面,職業學校應重點把握好三個要點:1.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核心重塑教學流程。既然職業學校以技術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就應圍繞技術技能的形成展開教學,更多地采用理實一體、現場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式,更多地走進企業車間、實訓車間,避免理實分離和純理論說教,并形成職業學校的課堂常態。職業學校的課堂應是豐富而多樣的,職業學校的教學應是獨特而有魅力的。2.以職業崗位標準為核心重建評價體系。職業學校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需要面向特定的職業崗位,學生能不能順利上崗、具不具備相似崗位的遷移能力應成為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這就需要職業學校將相關職業崗位能力內化到各個項目、模塊的學習中,進而確立每次教學的標準。職業學校的質量標準是做出來、表現出來的,而不是考出來的。3.以個性特長為核心重新發現學生。這就需要職業學校摒棄世俗眼光,重新定義和發現職校生,充分挖掘每個職校生的個性特長和專業特長,不再糾結于傳統考試標準下的“素質”,而是著力讓每個職校生都能客觀而積極地認識自己,建立起牢固的身份認同、專業認同、職業認同。學校通過定制個性化的發展目標,讓每個學生在成為“大國工匠”的道路上快速成長。
三、職業學校應聚焦質量發力
質量是職業學校生存所系,如果職業學校還因生源“素質差”而耿耿于懷、無所作為,那必然被時代和社會所拋棄。職業學校應直面生源現實、聚焦質量發力,以質量求生存,做改革創新的時代先鋒,不斷探索職業教育高質量辦學新形態,不斷開創職業學校高品質提升新路徑。職業學校應立足學情和校情,在人才培養質量鏈上持續用力,不斷更新職教辦學理念,革新學校治理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尤其要在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和核心要素上“精耕細作”,以專業的情懷辦職教,萬不可自我設限、自戴枷鎖,要突出抓好三項建設:1.專業建設。專業建設是質量提升的前提。職業學校應開設與當地產業結構高度吻合的專業和前瞻性專業,開設與學校師資、實習實訓設備相匹配的專業,專業設置量力而行、擇適而為。當前一些職業學校為了吸引生源,一味開設熱門專業,在無資質、無師資、無設施設備的“三無”情況下強行上馬,其結果必然導致培養質量低下。在專業建設上,職業學校應做到專業適合、教師勝任、設備夠用。2.課堂建設。課堂建設是質量提升的核心。職業學校對社會的吸引力根本上取決于職校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職業學校應打破傳統的課堂形態與結構,重新定義課堂。在課堂建設上應做到不唯時間、不唯地點、不唯形式,以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適合技術技能的表現形式、適合職業素養培養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3.實訓基地建設。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質量提升的保證,也是職業學校類型性質的重要體現。實訓基地建設要做到實用、夠用,不能成為“展覽館”“演示廳”,應成為學生的技術技能演習場、實際操作工作間、技術創新孵化室。教學效果是評價教學質量的核心,各職業院校應樹立職教自信、重建質量標準、聚焦質量發力,以驕人的教學效果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作者:崔志鈺 單位: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互聯網+”創建曲面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 下一篇:移情在職校英語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