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教育問題分析

時間:2022-07-03 11:34:42

導語:幼兒園安全教育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安全教育問題分析

一、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幼兒安全的重要性

(一)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處于幼兒時期的兒童對周圍的事物都很好奇,他們對于事物的感知覺也基本上是來自于對事物的直接接觸或在游戲中間接獲得。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的目的性較差,他們的行為并不像成人一樣帶有很強的目的性,他們對接觸事物主要服從于自己的知覺,并不是出于某種目的,常常是因為興趣而去做某件事。比如說:一個幾歲的孩童,看到冬天飄落的雪花,興高采烈地到外面去玩雪,雖然在接觸到雪之后他會覺得很涼,不過玩雪的樂趣可以讓他忽視這樣的不適感覺。同時,幼兒時期的兒童其身心正處于重要的發育階段,他們好動、好奇、好模仿所接觸到人和事物,缺乏身體的協調性,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對于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后果沒有預見性,缺乏安全意識。所以,對于幼兒的安全問題如不重視,很可能會產生極為嚴重的后果,危害幼兒的身心健康。

(二)幼兒安全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于2001年正式頒布,這就意味著我國的幼兒教育已經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綱要》中借鑒了國外進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結合了我國的實際情況,順應了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把幼兒入園就學不僅僅看作是一個看護過程,而是將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生命安全問題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對于幼兒的安全教育是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對于如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問題,綱要中也有具體的要求。此外,2006年制定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也將嬰幼兒的安全教育列為了幼兒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要環節,明確規定了:“學校應當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設置要求,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要求學校和幼兒園在學生開學時和放假前要開展針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人文教育、開放教育、終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經融入到人們的觀念中,社會各界對于幼兒的安全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幼兒教師務必要將保護幼兒生命安全,把幼兒健康成長放在首要位置上。

二、幼兒園安全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

(一)幼兒教育機構中存在安全隱患

在對綏化市某幼兒園的走訪調查過程中,可以看到幼兒園園長和幼兒老師們對于幼兒的安全教育問題是十分重視的,他們一致認為,安全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客觀地看,幼兒園自身存在的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雖然相關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希望盡可能地為入園的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但是在幼兒所處的實際教育環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處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都是好動的,他們喜歡新奇的事物,卻又不能預知危險,常常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監護人員如果監管不利,很容易發生意外,危害幼兒的生命安全。

(二)幼師對幼兒危險行為缺乏有效的指導

在實際的訪談中還發現,對于幼兒的安全教育問題一些幼兒教師并不能很好地解決,他們雖然明確地表示把確保幼兒的安全放在了工作的首要位置,但是其自身能力有限,要看護的孩子較多的時候就很難仔細地觀察幼兒的行為,也就無法及時地對幼兒的危險行為進行糾正和制止。對幼兒的危險行為不能進行正確的指導,就會埋下安全隱患,甚至對幼兒的生命造成直接的傷害。

三、改進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對策

(一)讓幼兒認識不安全因素

要讓幼兒遠離危險就要讓幼兒認識危險,讓他們遠離不安全因素,這就要求相關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幼兒進行一定的安全知識普及教育。可以在幼兒入園之后讓他們進行“一摸二看三查四問”的訓練,讓幼兒清楚地明白不能隨便地將物體放入口中,不能用小刀、鉛筆等尖銳的物體做傷害其他小朋友的事。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接觸使幼兒直觀地了解到哪些物品是危險的,哪些東西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做哪些事情會危害自身的健康,增強幼兒對危險事物的判斷能力,漸漸地培養起他們的安全意識。

(二)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可以結合一些活動展開,比如通過動畫、歌曲、繪畫等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方式進行,將有關自我保護的相關知識融入其中,生動形象地讓幼兒認識危險,加深其自我保護能力印象,進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體驗教育

所謂體驗教育指的就是利用幼兒愛動的天性,讓幼兒親自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經歷整個過程,進而獲得直觀的感受,培養幼兒安全意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比如說:在針對幼兒進行防震、防火等災害的認識教育的時候,幼兒教師就可以給孩子放一些圖片和視頻材料,讓幼兒直觀地感知到這些災害對人的影響和危害,學習在遇到這些災害時如何保護自身的安全。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要適當為他們安排模擬自救逃生演習,讓幼兒知道基本的逃生方法以及正確的逃生方式,避免在逃生時發生意外事故。

2.環境教育

作為最直觀的安全教育方式的環境教育主要是通過對教育環境進行干預,利用圖片、照片、漫畫、電視短片等多種形式營造環境氛圍,讓幼兒潛移默化地接受來自于周圍環境的影響,了解相關安全知識,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如可以在幼兒園的主要通道處設立“不爬窗戶、不從高處跳”、“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陌生人不跟走、陌生人不開門、陌生東西不要吃”、“遇到壞人要大聲呼救”、“走樓梯時要靠邊”等提示性標語,并配上與之相應的圖畫、動漫,同時定期地更換主題,讓幼兒保持新鮮度,更樂于接受安全教育。

3.游戲教育

幼兒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游戲也是他們獲取知識、學習技能的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有關的安全教育內容變為游戲,在游戲中讓幼兒輕松愉快地得到安全技能訓練。像在培養幼兒交通安全意識的訓練中,幼兒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由教師扮演交通警察,小朋友們扮演行人,模擬實際的交通情況讓幼兒懂得如何走人行橫道、如何走人行天橋、如何看交通指示燈等交通安全知識。同時,還可以在游戲中設置一些特定的場景,模擬迷路時怎樣向警察求助,怎樣記住父母的名字,家里的電話和家的住址等,逐步地引導幼兒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懂得基本的自救知識,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進而使幼兒獲得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注意培養幼兒的良好安全習慣

習慣可以在無形中影響人們的生活,良好習慣的養成十分重要。幼兒良好安全習慣的培養必不可少,這是安全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幼兒教師應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告訴幼兒要謙讓禮貌待人,不能在樓梯上打鬧玩耍,不能在吃飯時嬉笑以防異物被吸進氣管,年齡大的小朋友不能欺負年紀小的小朋友……要對做得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激勵他們繼續保持好習慣。

(四)加強幼兒工作者的責任心

幼兒教育工作是一個要求有極強責任意識的工作,增強幼兒工作者的責任心能夠確保幼兒安全教育的有效實施。幼兒教育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好監護嬰幼兒的任務,幼兒教師務必要將責任感貫穿到每天的實際工作中去,將幼兒的安全作為工作重點內容,保護幼兒不被危險傷害的同時,讓孩子認識危險、遠離危險,學會自我保護。對綏化市某幼兒園的幼兒教師進行走訪時,教師們都表現出了極強的責任意識,他們都明白責任心的重要性,并在實際的工作中基本能夠以責任為重,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愿意幫助幼兒培養起安全意識,并向家長講授確保嬰幼兒健康成長的方法。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狀況牽動著家長的心。幼兒因為自身的年齡小,身心均處于成長階段,對于事物的認識并不全面,普遍缺乏安全意識,不能預知危險。幼兒園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樹立起正確的安全意識,進而學會保護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而確保孩子健康的成長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者:賈兵工作單位:綏化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