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在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10-07 11:52:48

導語:新媒體在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在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應用

摘要: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已經成為師生交互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形式下的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地借助于新媒體,拓展高校安全教育的新陣地,提升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文章分析了新媒體與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并組織實施。結果表明,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安全教育質量,該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教育模式;在線學習;安全教育

高校安全教育是讓大學生掌握安全知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以確保大學生順利成長成才。以往安全教育模式主要是課堂講授,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安全教育與新媒體有效融合可以使安全教育方式更加多樣化,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新媒體的特點及傳播途徑

新媒體指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了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等。新媒體亦是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我們可以將新媒體理解為一種環境。新媒體越來越多地改變著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方式。1.1新媒體的特點。新媒體的主要特點包括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新媒體區別于傳統媒體并不是根據出現時間界定的,新媒體不僅指媒體技術的更新,也包括了傳播思想、傳播途徑、應用方法上的創新[1]。1.2新媒體的傳播途徑。新媒體打開了信息受限的瓶頸,它利用龐大的互聯網絡,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進行信息的傳播。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新媒體經歷了由網站、社交網絡、論壇、電子郵件等一代媒體,過度到博客、微博、微信、視頻網站等二代媒體。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傳播機制則更加廣泛,越來越多人開始利用新媒體這類傳播途徑[2]。

2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為了幫助在校大學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普及安全相關知識、增加安全防范能力。學生進入高校后面臨專業課程學習、考研、就業等壓力,對于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安全技能的掌握沒有過多的重視,許多高校也沒有足夠重視安全知識的普及與安全技能的培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⑴安全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單一。現有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基本上是課堂講授。講授的內容很多是學生自小開始耳聞目染的,單純講授的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⑵安全知識的傳輸不及時。安全知識具有時效性強的特點,各高校每個學期只能夠安排少量的課時,因為課時有限,教師只能夠按照既定的教學大綱授課。安全事故多是突發性的,當學生面臨安全隱患或安全事故已經發生時,往往不能夠將安全教育中學過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當中。⑶缺乏師生之間互動。教育沒形成互動,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當學生想要將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的時候,事件往往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甚至無法挽回的程度。⑷安全教育評價體系的缺失。安全教育評價是根據教育目的對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進行跟蹤調查,確定安全教育開展中的優缺點及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并根據反饋結果調整學習過程以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安全知識傳遞的同時,不忘對教學的有效評價,建立安全教育評價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3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設計

3.1新媒體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⑴擴展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新媒體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絡呈現內容,互聯網絡可以突破人與人之間物理距離的界限[3]。在校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數量體系,安全教育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是安全教育成敗的關鍵。對此,利用新媒體中微信、QQ等社交軟件中的群功能,組建班級學習群和各主題的交流群,通過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形成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的良好風氣,以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⑵安全教育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及時性。高校安全教育不僅是安全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注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生不僅可以遠程學習,還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安全信息、社會新聞資訊、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內容。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多元化信息傳輸渠道,及大的擴展了安全教育中知識的廣度,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豐富多彩。⑶促進安全教育中教育模式及教學方法變革。新媒體從根本上顛覆了原有的教育模式,基于新媒體開展的教學活動既可以脫離課堂進行互動式教學,也能夠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通過圖、文、聲、像多樣化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2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結構設計。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學生通過閱讀文章、觀看視頻、發表觀點、師生互動等學習活動來完成課程學習。基于新媒體的安全教育課程是否能夠有效開展,關鍵是學習活動的設計,新媒體環境下的學習活動強調課程的引導及有效跟蹤,重視學生圍繞課程內容的彼此交流。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后對學習活動進行評價,通過對學習過程的評價,能夠修正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使學習活動更加有效開展。基于新媒體的安全教育課程設計包括組織課程資源、內容引導、在線學習、師生互動、學習過程跟蹤、學習過程評價及反饋。如圖1所示。3.3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各環節設計。在完成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大綱設定及課程資源建設的基礎上,進入到教學活動的開展環節。結合新媒體及安全教育課程的特點,我們將學習活動分為如下環節。⑴規劃課程進度及組織學習資源。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有別于其他課程,該課程面向全體在校大學生,學習過程從學生入學開始貫穿整個大學期間,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保障。組織學習資源需要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將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學習單元,內容的呈現方式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及動畫等形式,在整理各學習單元的學習內容過程中需要把握知識傳遞的連貫性及由淺入深的漸進性。⑵內容引導。學生對安全知識的學習是由教師發起的,首先教師把本階段中第一個學習單元的內容呈現給學生,并通過文字、語音或視頻將課程導入。課程導入力求用最短的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本次的學習當中。同時,在內容引導階段,教師還應把本單元的學習目的與現實意義、學習的重點內容、推薦學生使用的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告知給學生。當本單元的學習結束后,教師開始下一單元的內容引導,直至完成本階段全部單元內容的學習。⑶在線學習。這是學習活動的實施階段,學習過程是由學生通過互聯網絡獨立完成的。該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了解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然后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策略,通過觀看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開展學習活動。雖然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安排的,但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到監督引導的作用,在線學習過程中要定期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⑷交流互動。大學生安全教育有別于其他知識類型,要激發大學生主觀安全意識,確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單純的背誦記憶無法完成知識結構的轉換。和封閉的獨立學習相比,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加能夠促進安全知識到大學生安全意識與安全價值觀的轉化。在學生觀看完學習材料之后,可以在交流群中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就某個特定問題,學生之間還可以討論。學生在互動交流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對交流的范圍和內容進行監督和管理,以保證交流內容在本單元的知識范圍之內。對交流過程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及不正確的觀點作出及時解答與糾正,以保證交流互動是在可控的環境下進行。⑸評價及反饋。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評價使用的是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跟蹤、分析、反思做出的發展性評價。學習過程跟蹤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時長、師生交流、在線答疑及學生互評等內容。教師通過分析學生對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調整教學策略及學習資源組織形式以優化教學,評價及反饋的過程也是教學不斷完善的過程。

4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

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通過微信、QQ和在線學習三個平臺結合開展的,現以運城學院網絡工程專業為例,說明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情況。4.1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組織與開展⑴搭建學習平臺。在運城學院在線學習平臺上開設安全教育欄目,將安全教育的慕課教程及視頻案例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上傳至平臺,在線學習平臺能夠記錄學生觀看了哪些內容及學習時長,方便教師即時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在QQ上建立安全教育學習群后組織學生加入,群中教師可以隨時安全時事、安全排查情況、安全通知及安全知識等內容。QQ群中的上傳下載功能能夠將上傳的資料按照時間順序保存下來,并且記錄資料的下載情況,學生可以查看每個時間段內需要學習的內容。在微信上建立討論群,討論群中學生就學習的內容彼此間相互交流,也可以就具體案例進行討論分析。⑵組織學習活動的開展。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是以單元學習開展學習活動的。單元學習是依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當前安全形勢來確定本次學習的單元主題與內容。單元學習的開始首先由教師將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學習內容、學習周期、重點案例等通過QQ群告知學生,并將相關資源上傳到QQ群的資料下載當中。學生根據學習單元的要求來自主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單元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主題討論、案例分析、知識問答等形式來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⑶學習過程的評價與反饋。優化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跟蹤、分析、評價及反饋是優化教學的基礎。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觀看了哪些資源及觀看時長都會被記錄下來,教師對學習記錄及微信交互的參與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規律及興趣點,在下一學習單元的準備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來組織學習內容,并在交互環節引導學生之間交流。單元學習的評價與反饋是一個迭代的過程,隨著教學的深入,教學過程也會隨之進一步完善。4.2大學生安全教育開展情況分析運城學院網絡工程專業采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通過收集158名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數據,對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及互動情況加以分析,從中發現,基于新媒體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更高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98%的學生相對于傳統的課堂學習,更加喜歡通過互聯網絡來學習安全知識,大部分學生認為這樣的學習,讓自己更有存在感,能夠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但是在此過程中也發現了不足之處,例如通過對學生學習記錄的分析發現,有少部分學生存在刷課時的情況,所以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積極督促,學習內容的組織也需進一步完善。

5總結

大學生安全教育過程中引入新媒體,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本研究通過對新媒體與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從實施結果看,新媒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單元式學習與大學生安全教育也非常契合,為該教育模式的推廣提供了范本。實施過程中發現,課程資源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習結果,課程資源的篩選和積累是進一步研究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涂濤,李文.新媒體與未來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15.1:34-38

[2]胡欽太,林曉凡.基于新媒體的社會教育傳播模式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5:5-10

[3]鄭元勛,王秀林,張亞敏.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20118.19(4):108-114

作者:臧宏業 王亞楠 單位:運城學院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