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業教育路徑探析

時間:2022-04-10 10:06:31

導語:高校創業教育路徑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創業教育路徑探析

摘要:本文從目前高校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意義談起,進而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存在的互融問題,最后重點探究二者互融的路徑與對策,希望能夠為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創業教育;思政教育;高校;互融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擇業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這就需要高校在加強思政教育的同時,向學生滲透和灌輸創業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就能夠有意識做好創業的相關準備,進而為將來創業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思政教育還要加強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多為學生創設實踐學習的機會。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互融是高校教育發展的時代趨勢,如何尋找二者有機結合的新突破,是目前高校應該重視并落實解決的重要課題。此外,由于大學生之前的學習生活十分壓抑,而進入大學校園后,面對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一時會無法自控,而對于日后畢業的壓力認識較為淡薄,同時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大學生犯罪及網癮惡習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為了提升高校教育質量,同時為學生日后就業做好準備,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要全力互融,以期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的實效,并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對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的互融問題分析

1.學生對創業存在認知誤區。目前,部分高校對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也進行了一定的嘗試,但從總體上來講,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很大的問題在于教育存在功能性缺失,致使學生對創業認知存在較大的誤區。一方面,很多學生認為創業等同于創辦企業,這種缺乏全面的理解,其實會讓學生對創業產生各種畏懼思想。調查顯示,高校大學生中將近90%以上的學生認為創業教育就是創辦企業,同時又覺得目標離自己又非常遙遠,進而對創業教育產生抵觸心理,很多學生甚至覺得創業教育與自己無關,無用論思想開始滋生。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對創業充滿期待,但是卻不屑從起步做起,總認為小打小鬧不具挑戰性,甚至對淘寶小店、銷售和擺地攤等初級形式特別排斥。同時自傲情緒普遍存在,一些學生認為自己不僅具有學歷而且又掌握一定的技能,做一些基礎的創業實踐有些屈才,是掉身價的事情。學生總是在幻想和等待機會,殊不知創業卻離自己越來越遠。2.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高校思政教育的范疇十分廣泛,涉及了各種關乎學生成長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認知。然而一直以來,傳統思政教育過于重視理論灌輸式教學,教學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因此思政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普遍關注,然而將創業教育納入思政教育的內容體系進展卻不順利。一方面,思政教育機制十分固守,缺乏教育方法的創新與優化,學生對于思政教育并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思政教育要做好自身改革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與創業教育的互融。另一方面,創業教育要想增強實效,必然應該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創設相關的教育關聯氛圍,并在教學方法上應該持續改進和優化。3.社會大環境對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夠。受傳統思想影響,社會對于大學生畢業后創業缺乏足夠的理解,很多家長也十分保守,認為孩子讀大學就是為了將來能夠找個穩定的工作,創業并不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去做。因此,家長對于孩子創業的想法極為不理解,同時對學生創業會制造各種阻力。此外,企業對于出粗茅廬的大學生創業也并不認可,他們認為大學生本應該安靜下來在社會工作崗位中沉淀,積攢經驗和人脈,創業只能是幾年之后才應該考慮的事情。社會大環境就擺在眼前,對于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講,無疑是一種沉重的打擊。畢竟創業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是夢想實現的過程,然而缺乏社會的鼓勵和家長的支持,大學生創業教育將會大打折扣。

二、高校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互融路徑探析

1.轉變教育理念,凸顯創業思維。首先,高校思政教育要轉變以前填鴨式教學模式,要想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創業教育,必須要打破傳統教育機制,教育內容的選擇還要與時俱進,并向創新意識的培養著力改進。同時優化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只有在教學中吸引學生,才會為教育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其次,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鼓勵學生形成打破常規和推陳出新的勇氣。而且思政教育中要多滲透職業規劃方面的引導,通過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自主創業的可行性及復雜性。最后,創業教育要盡量與本專業相關,但是基于學生不同的創業興趣和愿望,教師也要積極鼓勵,并應該合理指導學生對該行業的認知,尤其在創業前景和政策方面要十分明晰。創業教育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冒險和自信精神,然而卻不能盲目的樂觀,因此創業教育必不可少。此外,思政教育還要結合學情特點,有效針對個體差異實施相應的匹配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體學生的創業素質和能力。2.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要有機協調。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在大學教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只有二者有機協調才會全力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并對于其長遠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只有深入研究二者的互融問題,才會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應,進而確保大學生的創業之路會持續順暢?;诖耍咝R獦嫿ㄋ颊c創業教育相融合的科學體系。一方面,優化教育目標、方法和內容,在重視專業文化課程的前提下,開發創業文化和活動,為學生建立相關的實訓基地和實踐平臺,進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利用課余時間,提前感受創業的樂趣與艱辛,同時積累一定的經驗,使之能夠合理對創業產生正確的認知,并對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夠及時發現,最終形成正確的心態和創業觀。另一方面,創業教育離不開實踐與應用,而思政教育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導向。二者有機結合,必然會調動學習熱情,同時使教育的功能性得以疊加。此外,二者的互融路徑還要有效依托網絡信息和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并通過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翻轉教授法、模擬演示法以及頭腦風暴法有效提升教育效果。3.健全互融教育新模式。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互融,離不開學生認知的提升。因此高校應在學生入學伊始就加強對創業教育的灌輸,使學生形成緊迫感,明確創業目標和方向。最為關鍵的是改變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誤區,創業無論大小,只要敢于實踐,都會為自己積累“財富”。其次,在互融教育模式的構建中,教師的作用尤為關鍵。因此思政工作者要充分應用思政教育規律,并集合創業方面的素材。

總之,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是時展的必然趨勢,對于推動學生就業以及學生長遠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大學生群體具有無限的精力、體力和活躍的思維,在時代背景下,只有發揮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互融優勢,才會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健康、持續和長遠成長。雖然目前二者互融問題仍處于研究的起步階段,實施效果仍有待于加強,這就需要高校教育要依托思政教育的特點,并尋找其融入創業教育的規律,進而因地制宜地制定融合策略和途徑,以期為培養時代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探索研究[J].才智,2015(5):67.

[2]李卓,蔡運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0(6):33-34.

作者:任菲 黃璐 單位:湖北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