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探究
時間:2022-07-03 09:22:46
導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促進經濟轉型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面臨很多困囿,其教育目標和定位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偏差,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機制等也不夠完善靈活。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成因,準確定位創新創業教育,健全體制機制,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質量,培養高水平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新常態;高職教育;創新創業
一、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目前,我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保持在世界前列,在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工業4.0和高鐵建設等方面,我國都有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不過,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大部分創新技術仍是對發達國家已有技術的模仿,缺少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科研技術人員工資收入低,不少企業往往急功近利,做的是微創新或模仿、抄襲其他企業的熱門技術,很少愿意在科研上加大經費投入。另外,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各大企業生存和發展都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而我國經濟已經走過人口紅利期,不能再依托勞動力密集型、擴大生產規模等粗放型方式發展,必須建立創新創業發展新思路。實現新常態下轉型升級,需要從傳統經濟向以創新創業為基礎的經濟模式轉換。而創新創業驅動積極發展能否真正落實,取決于能否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培養出能夠促進科學技術創新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高職院校是為社會企業培養勝任生產、管理、研發和技術等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教育機構,只有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才能滿足新常態下的社會人才崗位需求,讓廣大擁有較強動手和技術能力的人才進入到新型崗位中,將“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智造”,促進經濟發展。
二、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囿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囿主要體現在創新創業課程內容、教育模式、眾創空間創業基地建設和師資隊伍等方面。其中,以下幾點尤為突出:(一)對創業教育認知不清晰。首先,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不足。多數高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本身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一定的誤解。創新創業教育只是被當作在校學生的一門就業指導課程的某些章節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簡單介紹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基本上也是照本宣科,沒有在教育教學中真正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不少教師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認為這不過是政績工程,以致學生只能從教材中了解一些簡單的注冊公司和管理企業的方法,而教材本身的內容并不是科學的創新創業理論。沒有充足的創新創業設施和實踐條件作為保障,沒有真正富有創業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習,難免會泯滅學生的創業熱情,使學生質疑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設計不完善。高職院校基本都缺少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更談不上科學地對創新創業課程進行頂層設計,也無法提出能夠解決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脫節問題的方案。大部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及實訓實踐教育沒能有機結合,與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和市場瞬息萬變的形勢脫鉤,課程內容一成不變,教師不去設計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教材談不上與時俱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需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求教學模式和課程內容的靈活應變,這樣才能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現有的課程不僅內容枯燥,而且缺少實踐平臺的支撐和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無異于紙上談兵,難以使學生認同。(三)創新創業教學條件不完善。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主要由高職院校承擔,沒有形成社會各界相互協同合作的局面,教學條件不完善。其一,高職院校當前的教學條件無法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大多數院校沒有制定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政策,也無法保障國家政策落實到位。其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水平不高,甚至很多院校的創新創業教師由輔導員兼職。其三,普遍缺少實訓器材和配套基地建設,經費保障不完善,這些都是制約高職院校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另外,各地政府下發給高職院校的促進創新創業的政策文件很多,但給予院校落實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條件不足,社會行業企業對創新創業政策響應不積極,缺少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氛圍。(四)缺少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機制。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與政府機構及社會行業企業協同不足。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學生能夠真正介入社會實踐,做到這一點,除了需要院校自身努力外,更要在全社會構建起符合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特點的協同機制。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多個社會主體積極參與,而不同主體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和行為特點,如果缺乏協同機制,就會導致各個主體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協同積極性不足。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已經投資建設了眾創空間或創業實踐基地,但企業卻普遍不信任大學生創業,同時高職院校沒有建立起多方協同的人才培養制度,導致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問題上難以與企業達成共識。近年來,高職院校通過建設眾創空間實踐基地來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希望在特色專業定位和教育改革方向上能夠結合創新創業教育。但是,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由學校大學生就業指導部門主導,其制定的教育文件很難符合二級學院教學特點,更不能促進社會企業協同,大多數指導工作無法落到實處,具體表現為:其一,高職院校沒有完善創新創業教育主體部門的責任和義務,沒有讓二級學院作為主體承擔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工作,其他行政部門和二級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難以各司其職。其二,高職院校管理者和二級學院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認識上的差異,教學模式和評估機制等難以將校級管理和二級學院教學較好地結合起來。其三,許多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缺乏長遠的系統制度設計,基本上都是過于重視創業率和成功率等片面指標,造成很多拔苗助長的創業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度設計,將多個主體高效協同起來,優化和整合各個主體的資源,形成社會協同的創新創業教育完善機制,是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五)創新創業教育考核評價不健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考核評估還沒有建立起科學的制度,更多是將普通專業評估和指標構建直接套用在創新創業教育上,主要表現為:其一,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估直接照搬專業課程評估,將傳統評估中的課程設計、過程質量評價、聽課制度、督導制度和考試成績分析等直接移植到創新創業教育中,漠視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工作。其二,高職院校管理層直接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等同于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成績,陳舊的、政績工程式的評價機制漠視了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客觀性和復雜性,評估結果基本缺少可信度,以致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推進十分緩慢。
三、新常態下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
新常態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貫徹、準確解讀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文件,結合高職教育規律,轉變教育理念,設計和完善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路徑。(一)準確定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因此,不能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簡單結合。高職院校要轉變教育理念,給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足夠的課時和師資保障,將其覆蓋高職教育全流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高職院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真正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必修課中,創新課程內容以適應經濟發展新趨勢,要正確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將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使他們真正掌握創新創業的精髓,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高職院校不能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就業指導課程的附庸,以免使創新創業教育處于尷尬境地,甚至與其他專業課程教育互不相關。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應該落在第二課堂的實踐鍛煉上,這樣才能滿足經濟新常態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二)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切實有效的體制機制建設能夠保障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設計、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學分認定制度。學生可通過學科競賽、社會服務活動、創新創業實踐等方式,借助權威機構評價獲取學分。同時,高職院校可設立專業學分與創新創業教育學分轉換標準,允許參加創業的學生免修或免試專業課程,以便集中精力保證創業成功率。其二,實行彈性專業制,參加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可以適當延長畢業年限,也可以跨專業或跨學院學習,簡化創業學生修改專業或轉學院的手續,同時也為學生離校創業提供便利。其三,設立學生創新創業專項經費,用于獎勵在創新創業競賽或實踐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也可以讓學生將畢業設計替換為創新創業項目。(三)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應注重開發面向所有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加強學生創新創業培訓的多元化學習。在專業教育中,高職院校教師要設計能夠滿足學生參與的創新創業競賽或實踐實訓知識內容。可以定期舉辦一定數量的面向學生的創新創業座談會,邀請知名創業公司的企業家或高水平工程師來校與學生進行現場溝通交流。可借鑒國外同類高職院校的辦學經驗,與本地域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根據本地經濟結構和自身辦學特色設計創新創業課程。加強實訓實踐課程和創新創業競賽指導工作的落實,促進以賽代教、以賽促教工作水平的提升。創新創業教材不能拘泥于現狀,而應與時俱進,做到淺顯易懂,能夠在實際層面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創新創業教育要覆蓋學生在校學習的所有階段,按照不同學生和不同學科開設創新創業基礎課和提升課、拓展課、競賽輔導課、實訓實踐課等,并根據各學院的專業特色設計企業管理、法律法規、心理素質教育、融資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對創新創業有幫助的選修課程。(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高職院校要積極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在教師的工作業績考核、職稱評定、創新創業項目審批和立項、專項培養經費、大賽指導經費等方面給予傾斜,吸引校外研究員和企業高級工程師等“雙師型”教師參與到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制定專門的兼職企業導師政策,建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創新創業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也要有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教師只有對創新創業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才能結合個人工作經驗教好學生。
總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既要營造好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和教學條件,為學生提供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動手實踐機會,也要給予政策激勵和教育質量保障,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保駕護航。創新創業教育是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趨勢的戰略舉措,也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并付諸實踐,真正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鐘燕瑾.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困境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7(3).
[2]王清,徐鋼濤.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模式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6(15).
[3]薛浩,薛志謙.創新創業教育與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融合[J].教育與職業,2016(6).
[4]冉小平.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
[5]徐春雨,方晨.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路徑探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1).
[6]張愛梅.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反思[J].教育與職業,2016(6).
作者:曹艷艷 單位:重慶能源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變革與發展
- 下一篇:班主任生命意識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