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時間:2022-12-22 02:56:06
導語:高校機械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針對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堅持“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的機械類專業“廣譜式”12345創新創業教育生態模式和制訂“三層次一鏈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規劃,闡述“三全育人”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對機械類專業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著理論參考價值和實踐借鑒意義。
關鍵詞:廣譜式;三全育人;創新創業
1引言
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越發強烈[1-2]。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需要。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諸多弊端[3],比如單學期開設,片面以部分精英學生的參賽培養代替創新意識的培養,以企業講座代替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僅由公共課教師講解,缺乏與專業的融合。面向部分學生而非全體學生,難以很好地培養和發揮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潛能。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思維,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成長特點,因材施教,重點規劃。本文堅持“立德樹人、三全育人”,面向整個機械類專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生態模式構建和課程規劃,闡述“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機械類專業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途徑與方法,對于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創新的精神、意識、能力,有著理論參考價值和實踐借鑒意義。
2堅持“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模式構建和課程建設
堅持“立德樹人、三全育人”,關注基礎激發、進階培養、精英教育,注意專創融合,建立面向全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模式,打造特色創業教育課程。2.1機械類專業“廣譜式”12345創新創業教育團隊生態模式構建。機械類專業“廣譜式”12345創新創業教育生態模式的內涵為:一個核心目標即堅持立德樹人,培育具備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兩支專業化隊伍包括校內專業化隊伍和校外導師隊伍;三層次一鏈式課程包括基礎激發模塊、專業進階模塊、實踐精英教育;四個實踐支撐平臺包括創新創業教育技術中心、創新開放實驗室、科技協會和創業園;五位一體教育體系包括協同管理、課程教育、實踐實訓、孵化落地、第三網絡課堂。2.2機械類專業“三層次一鏈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機械類專業“三層次一鏈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課程四個學期共計64個學時(包含課內和課外),大一下學期進行24學時基礎教育;大二進行進階教育,學生參加第二課堂大賽獲獎可作為課程考核評價指標之一,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大賽,將創新作為一種習慣,使創業成為一種精神;在大三上學期系統開展創新創業實訓、路演、答辯,進行精英化教育。
3“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
機械類專業從思想、時間、空間三個維度,做好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探索“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機械類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形式、途徑與方法。3.1全員育人:在思想上達成共識,促進學生全員參與。(1)分析現狀找問題。分析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從跟跑到領跑,形成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特色,杜絕把創新創業教育從狹義上理解為精英教育或者培養創業者,盡量做到廣譜性。(2)竭力做好頂層設計。鑒于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頂層意志,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團隊,實施“每月一例會”制度,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主動融入機制專業發展的大局,主動下好創新創業教育這盤棋。(3)理清思路統籌規劃。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壓實創新創業教育團隊和全院師生責任,形成多級聯動局面,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關注第二課堂和第三網絡課堂建設,積極開放創新實驗室,成立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創業園。(4)激發師生創新動力。在全院開展思想動員,促使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全校上下的自覺行動。將參賽獲獎作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考核環節之一,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各類大賽,并舉辦豐富的校內比賽,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以賽促創”,調動教職員工的創新創業激情,鼓勵教師到國內外重點高校訪學進修,增強教師的專業技能。3.2全程育人:在時間上打造四個學期通道,做到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1)低年級階段注重啟蒙教育。通過大一上學期的專業介紹、學生社團等系列活動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在大一下學期進行啟蒙教育,開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可利用“ESB創新創業翻轉課堂法”進行24學時—7個項目—20個任務的“創新創業教育基礎”模塊學習。(2)中高年級進階和精英教育。學校和社會全力提供政策、制度、經費、平臺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如各類創意競賽、學術科技競賽、科研訓練、科研指導幫扶、創業大賽、創業政策咨詢、項目落地孵化等,幫助部分拔尖人才將創造潛能轉化為成果,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激勵更多學生加入創造大軍。(3)畢業后堅持“繼續再教育”。成立創新創業技術中心,建設網絡在線課程,為畢業生提供互相交流和自主學習的平臺,對學生進行持續的、長期的、終身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生畢業后在學歷教育、科學研究和就業創業等方面需要學校幫助解決的,學校將鼎力支持,做助力學生不斷實現“創造”的堅強后盾。3.3全方位育人:在空間上營造環境,三大課堂融合建設,做到全方位覆蓋。(1)利用第一課堂這一主渠道進行理論傳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廣泛采用啟發式、翻轉課堂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式,在考核環節適當減少客觀題數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2)發揮第二課堂的重要陣地作用。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在大二學年把創新專家、企業家和杰出校友請進來現身說法,開展系列講座,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創新的榜樣和力量;引導學生到社會大課堂開展調查研究、參觀考察和志愿服務等,了解社會各領域的需求和“痛點”,觸發創新靈感;組織創新創業大賽,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3)打造第三課堂網絡空間。打造創新創業教育的網絡陣地,堅持“內容為王”,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將課程建到實處,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避免流于形式。
4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能夠極大地提高機械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高校堅持“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構建“廣譜式”12345創新創業教育生態模式,制訂“三層次一鏈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規劃,從思想、時間、空間三個維度探索“三全育人”視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方案,使學生成為具有“武松打虎”精神的勇士,對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有著積極的理論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畢津銘,王惠.推進“雙創”教育深化高校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J].大學教育,2020(11):166-168.
[2]張苗玲,張桃.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國際公關,2020(12):42-43.
[3]操顏艷.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科教文匯,2020(1):10-12.
作者:王鳳云 吳善國 單位:1.煙臺大學機電汽車工程學院 2.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3.煙臺大學黨委統戰部
- 上一篇: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分析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構建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