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外科培訓基地教學模式探討
時間:2022-12-22 03:16:29
導語:顯微外科培訓基地教學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顯微外科技術是一項重要的外科基本技能,它改變了肉眼下手術方式,借助光學放大,增大了局部解剖的分辨率,擴大了手術適應證,減少了手術損傷,提高手術修復成功率,已廣泛應用于多個臨床外科專業。顯微操作技能的嫻熟程度是保證相關手術成敗的關鍵,因此顯微外科技能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培訓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一直是臨床教學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蘇州大學附屬無錫九院作為以手外科為特色的三級骨科醫院,被中華顯微外科學會授予顯微外科技能培訓基地,在教學實踐中該基地形成了從基地入培前準備、學員招募、理論培訓到分層次階梯式動物實訓,再到臨床病例實戰和結業后的人文激勵等,一整套的系統化的培訓模式,提高了臨床醫生顯微外科技能和臨床水平。
【關鍵詞】顯微外科;技能培訓;教學模式;外科;醫學教育;繼續教育
顯微外科技術是指借助于顯微鏡或放大鏡,應用精細的手術器械進行操作的技術,是近年來興起并不斷普及的一項重要外科基本技能[1];它已經廣泛應用于手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眼科、器官移植等諸多領域,該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整個外科的進步[2-6]。顯微外科技術不僅需要一套特殊的顯微外科器械和縫合材料,更需要手術者能熟練掌握在顯微鏡下進行精細操作的技能,普通的臨床醫生要掌握這項技能,需要接受規范而刻苦的培訓,否則很難勝任相關的臨床工作[7]。我院作為江蘇省唯一一所骨科專科三級醫院,以手外科、顯微外科為特色,設置床位979張,每年顯微外科手術5500余臺,年接受全國各地手外科進修醫生70余名,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2010年成為中華顯微外科學會授予的顯微外科培訓基地,依托基地為平臺,發揮醫院顯微外科手術量大的優勢,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顯微外科教學模式,報告如下。
1顯微外科技術培訓現狀
顯微外科技術是廣泛應用于手外科,同時涉及其他外科的一種臨床技能,顯微技術的優劣,往往是決定手術效果甚至成敗的關鍵[8],顯微外科相關手術大多數是急診,對醫生的精力、體力耗費大,服務對象多涉及工傷患者,基本層次不高,臨床醫生對從事此專業的熱情不高,國內專業從事顯微外科培訓的機構還不夠普及,加之近年,隨著工業科學技術的發展,顯微外科的最大需求專業手外科不處于巔峰狀態,這對從業醫師的主觀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但是,有遠見的醫院已將手外科從治傷向治病方向轉變。隨著矯形、皮瓣、先天性手畸形等專業的崛起,給顯微外科帶來了新的機遇和要求,我院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為了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顯微外科技術培訓基地及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技能培訓中心,肩負著為相關臨床外科培養具有較高顯微外科技能和臨床水平的專業醫務人員的重任。
2培訓基地教學模式
2.1入培前教育及準備。為了提高培訓質量,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每批學員入駐前,基地更新培訓大綱,更新部分培訓設備,根據以往學員的反饋更新部分帶教師資;對進入培訓基地的學員進行集中教育,內容包括介紹本培訓基地的設備設施,師資管理規定,培訓流程,考核標準等,每人發放操作手冊及并贈送一套顯微操作器械。2.2學員的招募標準。每年在醫學信息平臺學員招募信息和基本條件要求,主要對象是從事手外科顯微外科的醫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特別是來我院進修的手外科醫生,我院招收培養的手外科研究生必須進入基地培訓,這其中包括有顯微操作基礎者甚或零基礎者。2.3基礎理論培訓。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完備和扎實的理論知識是臨床操作技能學習的基礎,無論之前基礎如何,所有學員必須經過扎實的顯微外科基礎理論知識培訓,目的是使學員明確下階段學習的內容、方法和目標,教材以顧玉東院士的《顯微外科基本理論與操作》為基礎[9],基地老師編制了理論授課教程,嚴格規定只有通過規定學習的學員,并通過理論考核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實踐操作學習,為每位學員建立學習檔案,實行培訓效果精細化管理。2.4制定分層次培訓計劃。任何外科技能都是需要量的積累和刻苦訓練的,顯微外科操作學習曲線相對較長,基礎和悟性尤為重要,基地根據學員的工作經歷和顯微外科操作基礎不同,有零基礎的也有具有一定基礎的,分層次制定相對個體化的培訓計劃[10],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提高培訓效果和效率。2.5階梯式實驗室操作培訓。穩、準、輕、巧是對顯微外科醫生的培訓要求,在顯微鏡下的操作有著特殊的方法和要求,因此技術的培訓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11]。第一階段要在紗布上訓練顯微鏡下的眼手配合加縫合,打結動作規范,在視野的同一平面完成,要習慣精細動作的操作,正確的進針角度,打結,力道等等,熟練掌握血管吻合的規范化程序,稱為模擬訓練,這個過程枯燥而艱辛,需要訓練學員堅韌的心理素質,達到本階段目標后進入下階段。第二階段使用離體的雞小翼(雞翅尖),先解剖出血管,進行1~2mm直徑血管的吻合,吻合通暢率80%~90%為達標。本階段教育學員要重視對血管的解剖,不能只重吻合而不重解剖,只有良好的解剖才能事半功倍。第三階段進行活體大鼠0.5~1mm直徑血管的吻合,大白鼠股動脈一般直徑在0.5~1mm左右,對0.5mm的血管吻合通暢率要求在60%~70%為達標[12],最后達到能熟練吻合0.3mm直徑的鼠尾動靜脈。本階段經常會遭受失敗和挫折,對學員的耐心和毅力是很大的考驗,對他們的進步要予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每一個階段的培訓,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毅力和刻苦訓練,正確方法掌握后就是熟能生巧的過程,作為培訓中心老師的嚴格考核尤為重要,每階段達標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培訓,教學中的指導和鼓勵,對培養學員的信心至關重要。通過循序漸進的反復訓練,學員們逐漸掌握了顯微外科基本操作的技巧和技術要點,從而保證了從實驗室到臨床的成功過渡。2.6臨床實踐操作。所有的培訓目的都是臨床實戰,不僅是檢驗前期培訓效果,也是讓學員收獲成功喜悅的重要一環[13];基于我院專科特色,臨床上有足夠量的顯微外科手術病例,經過實驗室操作考核過關的學員,只要肯吃苦耐勞,都有非常充足的實戰機會,接受一對一帶教的臨床病例手術操作,每位學員培訓期間至少完成50例以上的各種顯微外科相關手術,不僅學習了圍術期管理,也能提升專業自信,更重要的是,保障其培訓結束后能獨立開展相關臨床工作,贏得專業地位。在臨床實踐中可能會發現自身實戰中還存在的技術短板,還可以再返回實驗室有目的的進行專項培訓提高,然后再進入臨床[14]。2.7畢業和人文激勵。自信永遠是成功之母,也是努力向前的不竭動力。順利完成培訓的學員由培訓基地發放結業證書,將各期學員刻苦訓練的場景張貼在培訓中心展板上留作紀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培訓基地還動態收集結業學員回原單位開展工作取得的成績等信息,寄發賀信表彰,并用這些例證激勵后來的學員,以激發他們的專業自信心和專業自豪感,將來在顯微外科領域做出自己的貢獻。
3總結
顯微外科培訓基地的宗旨是為醫院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嚴謹的課程設置,嚴格的帶教和考核,是保障學員技術質量的根本,而同時在培訓的每一個階段,基于顯微外科的特點,學員心理素質的培養不容忽視,貫穿始終,心如止水,戒驕戒躁的意志品質,是成為一名優秀外科醫師的基本素質[15]。當然,愛崗敬業,熱愛本專業,這是一切的源動力,這都需要在培訓中潛移默化地灌輸。本基地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的從入培前準備、學員招募、理論培訓到實驗室實訓,再到臨床實戰等一整套的培訓模式,提高了臨床醫生顯微外科技能和臨床水平,為推動顯微外科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培訓基地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侯春林.從事顯微外科40年回顧--學習、繼承、發展、創新[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7,40(1):4-5.
[2]李志鵬.顯微外科手術結合術后放療治療脊髓髓內膠質瘤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4):70-72.
[3]羅灝.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8):93-95.
[4]孫宇一,張哲,張新明.顯微外科技術治療骨科創傷修復188例臨床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2):96-97.
[5]劉瑞鵬,李華陽.顯微外科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7):90-91.
[6]管清霞.顯微外科手術治療斜視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8):64-65.
[7]謝蟪旭,李龍江.顯微外科手術教學方法改進的探討[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7,39(1):53-54.
[8]談偉強,胡艷艷,張丁叮,等.針對臨床醫生開展顯微外科技術培訓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6):5-7.
[9]顧玉東.顯微外科基本理論與操作[M].2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9-10.
[10]曹烈虎,牛云飛,魏強,等.階梯式顯微外科技能實訓教學和考核模式的教學設計與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1):28-39.
[11]林煌.傳統教學引入PBL模式結合在研究生顯微外科教學培養中的探索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9):43-44.
[12]楊蓊勃,蔣純志.手、顯微外科臨床實習的教學體會[J].醫學研究雜志,2017,46(7):194-196.
[13]李雷,巨積輝,侯瑞興.手外科新入培專科醫師的帶教與培養[J].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2019,3(1):84-86.
[14]林煌.TBL顯微外科教育模式分析和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4):53-54.
[15]何曉清,徐永清.超級顯微外科介紹[J].創傷外科雜志,2017,19(1):1-4.
作者:糜菁熠 芮永軍 呂彩霞 單位:蘇州大學附屬無錫九院手外科/科教科
- 上一篇:成教生偶像崇拜和心理資本關系探究
- 下一篇:基于新發展理念的成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