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教育研究
時間:2022-08-12 03:41:46
導語: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提高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出了創新教育理論、強化實踐教育、加強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等創新教育實踐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滿足目前社會對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要求。
關鍵詞:木材科學與工程,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理念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意識得到了很大鍛煉[1],使得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創新實踐能力強的人才成為企業需求的目標[2,3],故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4]。因此,加強創新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大學生創業與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都要求比較高,注重實踐和應用,但也存在部分問題。對此,本文結合西南林業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際情況,從創新教育理論、強化實踐教育、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堅持“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探討了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的新模式,以加強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創新教育實踐體系,大力提升人才培養的能力。
1創新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是工科專業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之一[5]。我校對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一些改進,但比較側重實踐教學方面,對其具體實施方法還缺乏系統深入的闡述,就當今形勢,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部分還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在實驗教學方面。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現有的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模式,其中部分內容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由于實驗課的上課學生數量較多、實驗儀器數量不足,實驗課多是附屬于理論課,實驗課時較少,所以,一般在上課時,一組有多個人,會造成“一人動手,多人旁觀”的局面;而且,實驗內容比較陳舊,沒有及時更新,缺乏創新性,容易使學生對實驗過程失去興趣;另外,各實驗課程之間沒有連貫性,相互獨立,相互之間沒有交叉,不能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導致實驗資源難以得到綜合利用。其次,在實踐教學的平臺建設方面。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習基地和實驗室建設,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滿足不了學生的實踐教學需求,而且由于缺少平臺或者企業的支持、幫助,使得一些研究成果只能在實驗室中完成,而沒有辦法在企業生產中得到驗證。最后,實習方面。實習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到實踐中鍛煉和培養能力的活動[6]。但由于實驗設備數量較少,實習質量很難保證。而且,實習基地不穩定,實習經費不足,時間較短,所以,在實習過程中學生不能自己動手實踐,實習效果得不到保證。
2創新教育實踐模式的改革措施
基于上述在創新教育實踐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特提出以下五項改革措施。2.1創新教育理論。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的的教育[7]。通過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培養他們發現和認識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了解新方法,從而具備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培養出創新型優秀人才[8]。我國陶行知先生1934年就提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由此,創新思想離我們很近,它并不神秘。準確恰當的理論對創新實踐有必要的指導作用,只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創新教育才能成功[9]。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積極發現和培養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2.2強化實踐教育。創新教育更加注重人的各方面發展,它是以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等素質以及創新人才為目標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普及性的一種教育,也是每一個學生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強化專業的實踐教育,對培養學生的“雙創”能力極其重要,建立融校內模擬與校外實踐于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10,11]。應該立足專業,突出實踐求創新,以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為導向,改進實踐教學方式,探索新型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大學生“雙創”興趣和能力。鼓勵學生采取團隊合作、自主研究與實驗等方式,開展實踐創新,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2.3加強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學校應該加強與工廠、企業的合作,加強對校外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簽訂相關合作協議,讓理論課教學和實踐得到延伸和拓展。通過校外實習基地平臺,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期間有機會進入企業,除了看到、了解國內外的先進設備和技術,還能熟悉企業的管理模式,讓學生接觸到真實的職業場景,從而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深化,提高學生的專業修養與就業競爭力??梢哉f,校外實踐教學是校內實踐教學的一種有益補充,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陣地[12]。校外實踐能使學生接觸到真實的工作環境,認識更多的儀器設備,掌握更新、更先進的專業知識,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2.4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學校應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創造條件,為學生的創新研究提供優良的硬、軟環境,并教導學生利用周末和課余時間,可以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究,或者參與到指導教師的科研工作中。可以鼓勵學生從2年級開始參加科技創新活動,通過參加相關專業教師的科研活動或申報大學生創新項目,獲取到進行科學研究的機會,并能夠在科研項目中提升自身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科研促進教學,科研是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實踐運用的過程。所以,積極開展學校每年兩次的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實驗改革,讓一部分學生走進教授實驗室,提前進入由導師主導的研發課題小組。學院可以開放全部實驗室,提供實驗器材,在實驗室主任、導師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2.5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產、學、研相互結合,是高校單位的一大辦學特色。學與研相互結合,能夠獲得新的知識領域和教學方法,學與產相互結合,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種實戰的環境,使學生接觸到課堂之外的更多的新設備和新技術[13,14]。對于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來說,老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指導學生,通過開展一些具體的科研工作或者舉辦科技創新活動,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高等學校,應發揮學校本身的人才與技術優勢,不斷加強與相關生產企業的合作、聯系,建立獨特的校企密切合作、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教育體系,可以讓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得到更大的增強。在產、學、研緊密合作的過程中,高校為合作的企業提供了相關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升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及市場的競爭力[15]。企業也可以提供出一定的專項資金給學校和學生,以填補高??蒲薪涃M不足的現象。從而使得學??蒲辛α哭D變成了相關企業的生產力,加深了學校與企業的相關關系,保證了校企的密切合作。所以,“產學研”相結合是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的重要基礎。
3結語
本文針對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模式的研究,有助于促進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發揮創新實踐教學作用,加深了對“學用結合學以實為貴”學校辦學理念的理解,強化了濃厚的校園創新文化氛圍,提升了創新人才梯隊建設水平,強化了專業學習和學風建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實現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作者:秦 磊 秦秀娟 楊 燕 邱 堅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上一篇:影視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聯探析
- 下一篇:鋼琴教學審美教育應用研究